分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8978 阅读:5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7:53
一种分料机构,包括气缸固定座(1)、安装在气缸固定座(1)上的上气缸(2)和下气缸(3)、与下气缸活塞杆连接的顶料块(4),气缸固定座(1)设有尾段下落竖直通道(11)、与尾段下落竖直通道(11)下端垂直贯通的进料槽(12)、与尾段下落竖直通道(11)的上部垂直贯通的上气缸活塞杆伸缩通道(13),顶料块(4)在下气缸活塞杆处于推进状态时位于进料槽(12)内以堵住尾段下落竖直通道(11),所述的顶料块(4)在下气缸活塞杆处于缩进状态时退离进料槽(12)以使尾段下落竖直通道(11)畅通。该分料机构便于尾段振动盘内的螺钉尾段快速而准确的输送至焊接转盘机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焊机的组成部件,具体讲是一种用于螺钉自动对焊机的分料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较为常见的对焊机在对螺钉的头部段和尾段进行焊接时,头部段和尾段一般通过水平对接的方式进行焊接。也就是说在焊接时,需人工将头部段和尾段分别水平放置在对焊机的工作台上,使头部段和尾段对接准确,并利用对焊机的左右夹紧气缸的推力来压紧位于电极和压板之间的头部段和尾段。 现有技术的对焊机在操作时存在以下问题因需要人工放置头部段和尾段并进行水平对接,人工参与因素较多,水平对接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焊接完成的螺钉的头部段和尾段出现对接误差,影响产品质量,另外焊接时左右夹紧气缸会推压压板,如提前启动焊接操作,则会使人工放置存在的危险性较大,较难保障操作者的人身安全;每焊接完一个螺钉后,都需人工重新放置新的头部段和尾段,使得每台对焊机需至少配备一名操作者,且整个过程操作者需时刻停留在对焊机旁,人工成本较高,工作效率较低,大大降低了整机的自动化程度。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研发了一种专门用于焊接螺钉头部段和尾段的螺钉自动对焊机,该螺钉自动对焊机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焊接转盘机构、尾段振动盘、头部段振动盘、电极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固定座(1)、按上下位置依序安装在气缸固定座(1)上的上气缸(2)和下气缸(3)、与下气缸活塞杆连接且位于气缸固定座(1)下端的顶料块(4),所述的气缸固定座(1)设有尾段下落竖直通道(11)、与尾段下落竖直通道(11)下端垂直贯通的进料槽(12)、与尾段下落竖直通道(11)的上部垂直贯通的上气缸活塞杆伸缩通道(13),所述的顶料块(4)在下气缸活塞杆处于推进状态时位于进料槽(12)内以堵住尾段下落竖直通道(11),所述的顶料块(4)在下气缸活塞杆处于缩进状态时退离进料槽(12)以使尾段下落竖直通道(11)畅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增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州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