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成形感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8712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7:24
一种电磁成形感应器,屏蔽罩安放在位于水冷结晶器上表面的绝缘板上;在屏蔽罩的上表面安放有定位板,成形感应器位于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保温套位于所述成形感应器的内环中;卡子固定在成形感应器的外圆周表面;所述屏蔽罩的中心孔、成形感应器的中心孔与保温套的中心孔同轴;籽晶位于所述屏蔽罩的中心孔内,该籽晶的下端与真空室内的抽拉杆连接,母材位于保温套内,该母材的上端与真空室内的同步杆连接,并且所述籽晶与母材合金均与成形感应器的中心孔同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彻底消除坩埚污染对合金成分和组织的影响,制备出较理想的定向全片层组织,并提高了成形感应器的定位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加工技术,具体是一种制备钛铝基合金试样的电磁成形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钛铝基合金试样的成形感应器中加载高频电流,使放入成形感应器中的金属试样产生感应电流,使得试样熔化。与此同时,感应磁场和感应电流共同作用在熔体表面,产生一个指向熔体内部的电磁压力。当作用在熔体表面的电磁压力、熔体表面张力形成的压力与静压力达到动态平衡时,即可稳定约束成形一定直径的金属试样。此时,将下端浸入液态金属冷却液中的金属试样以一定的速度向下抽拉,即可获得电磁成形定向凝固试样。另外,通过改变成形感应器和屏蔽罩等相关参数,可以获得不同直径的电磁成形定向凝固试样。研究表明,电磁成形过程是一个线圈加热能力与约束成形能力相互耦合作用的动态稳定过程,其中,成形感应器参数、热力比和固/液界面位置等是决定电磁成形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这就涉及到电磁成形过程中材料性状、成形感应器形状、屏蔽罩插入深度及抽拉速度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调节其中一个参数,其他的参数也要做相应的变化,才能保证电磁成形过程的顺利进行。这就决定了电磁成形过程中液态熔区维持动态稳定的参数范围较窄,无法在较大范围内独立调节熔体温度和抽拉速度这两个定向凝固过程中所关注的关键参数,这也是电磁成形技术长期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电磁成形过程中成形感应器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而剧烈晃动,且在反复装卸过程中感应线圈容易松动,不利于电磁成形过程的控制和稳定成形。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钛铝基合金中的Ti元素与坩埚发生的界面反应、感应线圈易松动,不利于电磁成形过程的控制和稳定成形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磁成形感应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磁成形感应器包括保温套、成形感应器、定位板、屏蔽罩、绝缘板和卡子;屏蔽罩安放在位于水冷结晶器上表面的绝缘板上;在屏蔽罩的上表面安放有定位板,成形感应器位于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保温套位于所述成形感应器的内环中;卡子固定在成形感应器的外圆周表面;所述屏蔽罩的中心孔、成形感应器的中心孔与保温套的中心孔同轴;籽晶位于所述屏蔽罩的中心孔内,该籽晶的下端与真空室内的抽拉杆连接,母材位于保温套内,该母材的上端与真空室内的同步杆连接,并且所述籽晶与母材合金均与成形感应器的中心孔同轴。所述成形感应器包括成形感应器内环、感应线圈和感应线圈固定架;感应线圈固定在感应线圈固定架的内表面,并被套装在所述成形感应器内环的外圆表面。所述保温套为锥形圆环;该保温套外表面的斜度与成形感应器内环的内表面的斜度相问。为了防止成形感应器的反复装卸造成感应线圈松动,降低电磁成形过程中成形感应器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而剧烈晃动,本专利技术在原有成形感应器外增加了感应线圈固定架,即在感应线圈外侧用牙托粉和牙托水制成感应线圈固定架将感应线圈固定在一起,同时使感应线圈固定架包裹形成的成形感应器外径与水冷结晶器外径相同,并用螺钉将四个卡子呈十字对称安装,同时将成形感应器、定位板、屏蔽罩和绝缘板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于水冷结晶器的固定底座上。该感应线圈固定架提高了成形感应器的定位精度,同时降低了电磁成形过程中成形感应器的晃动所造成的成形的不稳定,避免了成形感应器反复装卸造成感应线圈的松动,从而使得电磁成形过程的控制更加精确。另外,在成形感应器内,增加了保温套。其中,保温套的外形尺寸根据实验需要进行加工,即在保证保温套外表面倾角与成形感应器内壁相吻合的前提下,使保温套具有不同的下端外径、高度和壁厚。高度和壁厚可以调节保温套的保温能力。下端外径可以调节保温套相对于成形感应器的高度,通过调节保温套的下端外径和高度能够改变熔体中温度场峰值的位置。由于保温套不影响成形感应器内磁场的强度和分布,因此,增加不同型号的保温套能够在不影响电磁力的前提下,较大范围内的调节线圈的加热能力。本专利技术将籽晶装在真空室的抽拉杆上,将相同直径的母材装在同步杆上,并保证籽晶、母材、保温套、成形感应器、屏蔽罩和真空室内的抽拉杆同轴,同时保证母材下端面与籽晶上端面的间隙为l-3mm。调节籽晶和母材的高度,使籽晶上端面距成形感应器内环顶端的距离为成形感应器内环高度的1/3 1/2,使在加热过程中籽晶和母材同时熔化。当调节好籽晶和母材的高度后,关闭定向凝固设备的真空室门并抽真空至6X 10_3Pa后,随后充入高纯氩气作为保护气体。将10KHz-50KHz的交变电流通入成形感应器中,以阶梯增加电压的方式增加交变电流的电压,至籽晶和母材同时熔化,并使熔体在电磁力的作用下约束成高度为10-20mm的圆柱状熔区。待熔区高度稳定后保温10-30分钟,然后以5_50 μ m/s的速度从上至下抽拉,进行电磁成形定向凝固实验。最终实现Ti-47A1合金的电磁成形定向凝固,从而获得成分为Ti-47A1的Y-TiAl合金定向全片层组织。本专利技术对现有的电磁成形技术进行了改进,在现有的成形感应器外增加了线圈固定装置,较大程度上消除了电磁成形过程中由于成形感应器的晃动所造成的不稳定因素,从而使得电磁成形过程的控制更加精确,同时避免了成形感应器反复装卸引起感应线圈的松动,并提高了成形感应器的定位精度。另外,在成形感应器内环内增加不同外形尺寸的保温套,由于保温材料不影响成形感应器内磁场的强度和分布,所以,增加保温套可以在不改变电磁力的前提下,较大范围的调节线圈的加热能力。在5 μ m/s-50 μ m/s的抽拉速度下制备出无污染的钛铝基合金定向全片层组织。利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彻底消除坩埚污染对合金成分和组织的影响,制备出较理想的定向全片层组织。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成形感应器的示意图。图3是成形感应器内环的主视图。图4是成形感应器内环的俯视图。图5是保温套的示意图。图6是屏蔽罩的示意图。图7是卡子的主视图。图8是卡子的俯视图。图中I.母材合金2.熔区3.保温套 4.卡子 5.成形感应器6.定位板 7.屏蔽罩8.绝缘板 9.螺钉 10.法 兰11.籽晶 12.水冷结晶器13.高频电源14.成形感应器内环15.感应线圈16.感应线圈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是一种制备钛铝基合金定向全片层组织的电磁成形装置,用于制备直径为12mm的Τ -47Α1试样。实施例一中的电磁成形装置包括保温套3、成形感应器5、定位板6、屏蔽罩7、绝缘板8和卡子4。屏蔽罩7安放在位于水冷结晶器12上表面的绝缘板8上。在屏蔽罩7的上表面安放有定位板6,成形感应器5位于所述定位板6的上表面。保温套3位于所述成形感应器5的内环中。四个卡子4呈十字对称置于成形感应器的外圆周表面,同时使该卡子水平板的下表面与成形感应器的上表面贴紧,并通过螺钉9与水冷结晶器12的法兰10连接。所述屏蔽罩7的中心孔、成形感应器5的中心孔与保温套3的中心孔同轴。籽晶11位于所述屏蔽罩7的中心孔内,该籽晶11的下端与真空室内的抽拉杆连接,母材I位于保温套3内,该母材的上端与真空室内的同步杆连接,并且所述籽晶11与母材合金I均与成形感应器5的中心孔同轴。如图2所示。所述成形感应器5包括成形感应器内环14、感应线圈15和感应线圈固定架16。感应线圈15固定在感应线圈固定架16的内表面,并被套装在所述成形感应器内环14的外圆表面。所述成形感应器5中,成形感应器内环14为锥形圆环,采用紫铜制成;所述成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成形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套、成形感应器、定位板、屏蔽罩、绝缘板和卡子;屏蔽罩安放在位于水冷结晶器上表面的绝缘板上;在屏蔽罩的上表面安放有定位板,成形感应器位于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保温套位于所述成形感应器的内环中;卡子固定在成形感应器的外圆周表面;所述屏蔽罩的中心孔、成形感应器的中心孔与保温套的中心孔同轴;籽晶位于所述屏蔽罩的中心孔内,该籽晶的下端与真空室内的抽拉杆连接,母材位于保温套内,该母材的上端与真空室内的同步杆连接,并且所述籽晶与母材合金均与成形感应器的中心孔同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玉俊沈军熊义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