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皿放置转移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7910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培养皿放置转移架,包括主体框架,主体框架包括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和不少于两根的主体支柱,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分别设置于主体支柱的两端。一般情况下,培养皿多采用圆形结构设计,因此,主体框架采用圆环做为其构成组件。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之间设置有活动支柱,第二圆环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用于支撑培养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培养皿放置转移架,通过采用圆环以及支柱的结构构成,其结构简单,在能够保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装载多组培养皿的同时,还能够将全部装载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培养皿同时转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实验室用品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培养皿放置转移架
技术介绍
培养皿是实验室常用的耗材器皿之一,具有使用量大和使用频率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和细菌培养,同时还起着盛载器皿的作用。根据材质不同,培养皿可分为玻璃培养皿和塑料培养皿。现有技术中,由于缺少便于操作、简易实用同时具有集合转移和存放功能的培养皿盛放器具,导致了实验室中培养皿存放的不规范。如此,实验过程中培养皿的转移也不甚方便,因而导致培养皿的破损率较 高(特别是玻璃培养皿),降低了培养皿的使用效率,培养皿的转移不方便对实验的开展有一定的限制性。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具有转移和存放功能的培养皿盛放器具,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实现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培养皿放置转移架,该培养皿放置转移架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放置培养皿,同时还便于培养皿转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培养皿放置转移架,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包括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和不少于两根的主体支柱,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第二圆环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支柱的两端;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第二圆环之间可拆卸地设置有活动支柱;所述第二圆环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培养皿的支撑架。优选地,所述主体支柱为三根,三根所述主体支柱与一根所述活动支柱围绕所述第一圆环均匀分布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二圆环设置有向所述第一圆环方向凹陷的凸点,所述第一圆环上与所述凸点对应的部位具有卡接槽;所述活动支柱的一端为套环,所述活动支柱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球体,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凸点处,所述卡接球体能够卡接于所述卡接槽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圆环上还设置有提拉部。优选地,所述提拉部为梯形结构,所述提拉部的下底端与所述第一圆环连接。优选地,所述提拉部的上底端的中间部位为挂槽结构。优选地,本技术还包括结构圆环,所述结构圆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第二圆环之间的所述主体支柱上。优选地,所述主体支柱的高度为205mm至245mm。优选地,所述主体框架为不锈钢主体框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培养皿放置转移架,用于放置培养皿,同时还能够便于多个培养皿的同时转移,包括主体框架,主体框架为用于放置培养皿的核心部件,其结构为主体框架包括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和不少于两根的主体支柱,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分别设置于主体支柱的两端。一般情况下,培养皿多采用圆形结构设计,因此,主体框架采用圆环做为其构成组件。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用于连接主体支柱,从而构成圆柱形的主体框架,以便于培养皿的放置。为了避免培养皿在放置于培养皿放置转移架上出现滑落的情况,本技术特别在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之间可拆卸地设置有活动支柱。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当不少于三根的支柱均匀分设于圆环上,相邻的两根支柱之间的弧度小于IH,于此,与圆环直径相同(或者略小于圆环直径)的培养皿放置于主体框架中时,能够被支柱挡住,无法从两根支柱之间的缝隙处滑落。第二圆环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培养皿的支撑架,能够保证培养皿放置于培养皿放置转移架中。本技术提供的培养皿放置转移架,通过采用圆环以及支柱的结构构成,其结构简单,在能够保证本技术同时装载多组培养皿的同时,还能够将全部装载于本技术中的培养皿同时转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培养皿放置转移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圆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虚线框中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圆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虚线框中的放大图;图I至图5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第一圆环I ;卡接槽Ia ;第二圆环2;凸点2a;主体支柱3 ;活动支柱4 ;提拉部5 ;结构圆环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为提供一种培养皿放置转移架,该培养皿放置转移架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将培养皿层叠放置,同时还便于培养皿转移。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I、图2和图4,其中,图I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培养皿放置转移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圆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圆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培养皿放置转移架,用于放置培养皿,同时还能够便于多个培养皿的同时转移,包括主体框架,主体框架为用于放置培养皿的核心部件,其结构为主体框架包括第一圆环I、第二圆环2和不少于两根的主体支柱3,第一圆环I与第二圆环2分别设置于主体支柱3的两端。一般情况下,培养皿多采用圆形结构设计,因此,主体框架采用圆环做为其构成组件。第一圆环I和第二圆环2用于连接主体支柱3,从而构成圆柱形的主体框架,以便于培养皿的放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使得主体框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主体框架采用金属结构设计,一般选取 材料为铝合金、不锈钢等。圆环(包括第一圆环I和第二圆环2)与主体支柱3之间采用焊接连接,从而保证了本技术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使得培养皿放置转移架在放置或者同时转移过个培养皿时具有较高的工作可靠性。为了避免培养皿在放置于培养皿放置转移架上出现滑落的情况,本技术特别在第一圆环I和第二圆环2之间可拆卸地设置了活动支柱4。活动支柱4配合主体支柱3在圆环上均匀分布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当不少于三根的支柱均匀分设于圆环上,相邻的两根支柱之间的弧度小于I η,于此,与圆环直径相同(或者略小于圆环直径)的培养皿放置于主体框架中时,能够被支柱挡住,无法从两根支柱之间的缝隙处滑落。当然,活动支柱4采用可拆卸的结构设计,是为了能够将培养皿放入至培养皿放置转移架中,然后安装好活动支柱4之后,又能够保证培养皿不发生滑落。第二圆环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培养皿的支撑架,能够保证培养皿放置于培养皿放置转移架中。本技术提供的培养皿放置转移架,通过采用圆环以及支柱的结构构成,其结构简单,在能够保证本技术同时装载多组培养皿的同时,还能够将全部装载于本技术中的培养皿同时转移。具体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主体支柱3为三根,三根主体支柱3与一根活动支柱4围绕第一圆环I均匀分布设置。此外,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主体支柱3可以设置为多跟,全部的主体支柱3以保证培养皿能够放入、同时又能够配合活动支柱4保证培养皿不滑落为原则进行设置。例如,当主体支柱3为四根时,可以将四根支柱均匀设置于第一圆环I的半圆上,在第一圆环I的另外的半圆上设置活动支柱4。请结合图2和图4,参考图3和图5,其中,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圆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虚线框中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圆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虚线框中的放大图。在本实施例中,活动支柱4与主体框架之间的具体连接结构为第二圆环2设置有向第一圆环I方向凹陷的凸点2a,第一圆环I上与凸点2a对应的部位具有卡接槽Ia ;活动支柱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养皿放置转移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包括第一圆环(1)、第二圆环(2)和不少于两根的主体支柱(3),所述第一圆环(1)与所述第二圆环(2)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支柱(3)的两端;所述第一圆环(1)与所述第二圆环(2)之间可拆卸地设置有活动支柱(4);所述第二圆环(2)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培养皿的支撑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高琼李金刚汤永禄荣晓椒李国瑞马宏亮陈溢郑亭李朝苏杨文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