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47742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该系统包括微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A、海水淡化膜装置和纳滤膜装置B;微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A和海水淡化膜装置依次连接构成一个循环回路,微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A与纳滤膜装置B依次连接构成另一个循环回路。该系统为全流程过滤分离系统,以微滤膜过滤装置代替传统的板框压滤机,较好的改善了过滤效果;整个系统通过串联、并联方式将4个膜装置连接起来形成循环回路,可以连续运行,也使得膜使用寿命较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膜污染、膜孔堵塞的现象,运行成本低,可以实现资源回收及零排放,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约有213个锰矿区、保有储量达5. 6亿吨,占世界第二位,分布于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主要集中在桂西南地区、湘-黔-川三角地区、贵州遵义地区、辽宁朝阳地区、滇东南地区、湘中地区、湖南永州-道县地区和陕西汉中-大巴山地区,这8个地区的锰矿保有储量合计4. 63亿吨,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82%,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锰矿业的重要原料基地。随着电解金属锰产品的延伸,如四氧化三锰、金属锰锭、锰铝合金等深加工产品的 发展,电解金属锰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前景广阔。锰矿行业主要是通过电解锰的形式得到金属锰,但是在制备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含锰废水、各类生产制程废水和废液,主要含有锰(Mn)、铬(Cr)、固体悬浮物(SS)、氨氮(NH3-N)、色度等污染物,其中锰含量彡1600mg/L,氨氮含量> 1000mg/L,电导率(EC)S 10000 μ s/cm,远远超过了国家污水排放标准(猛一级标准2mg/L,氮氨二级标准30mg/L, EC ( 1000 μ s/cm),如果直接排放,将会严重污染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A、海水淡化膜装置和纳滤膜装置B;所述的微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A和海水淡化膜装置依次连接构成一个循环回路,所述的微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A与纳滤膜装置B依次连接构成另一个循环回路;所述的微滤膜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含锰废水原水罐、微滤膜过滤装置和微滤膜装置淡水罐;所述的纳滤膜装置A包括纳滤膜过滤装置A、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和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纳滤膜过滤装置A分别与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以及所述的微滤膜装置中的微滤膜装置淡水罐连接;所述的海水淡化膜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海水淡化膜过滤装置和海水淡化膜装置浓水回收罐,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昌宏林楚佳张峰林敏张临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