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椭圆机的踏杆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733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椭圆机的踏杆连接结构,包括有踏杆,踏杆前端部与椭圆机的摇动扶手铰接,踏杆后端部与椭圆机的飞轮非中心处铰接,所述的踏杆后端部通过万向节与椭圆机的飞轮非中心处铰接。所述的踏杆后端部连接有一U形的连接件,连接件两端部通过螺钉与踏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万向节一端被夹紧固定于连接件内侧与踏杆端部之间,万向节另一端与飞轮固定连接。这样,即使踏杆的尺寸精度不高,也可保证踏杆与摇动扶手、飞轮的铰接部位能够与连接轴同轴线,保证了椭圆机的整体使用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健身器材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椭圆机的踏杆的连接结构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椭圆机的踏杆一般通过连接轴与椭圆机前端的摇动扶手下端部、椭圆机后端的飞轮铰接,但是由于考虑到成本因素,踏杆及其它连接件的尺寸精度都较为有限,所以在安装踏杆时,经常存在踏杆铰接部与连接轴之间并不是严格的同轴,这样就造成铰接的位置容易产生磨损,久而久之各部件就会产生松动,或者产生摩擦噪声,同时也影响椭圆机的整体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使椭圆机踏杆连接牢固,使用效果佳的椭圆机踏杆连接结构。为实现本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椭圆机的踏杆连接结构,包括有踏杆,踏杆前端部与椭圆机的摇动扶手铰接,踏杆后端部与椭圆机的飞轮非中心处铰接,所述的踏杆后端部通过万向节与椭圆机的飞轮非中心处铰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踏杆后端部连接有一 U形的连接件,连接件两端部通过螺钉与踏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万向节一端被夹紧固定于连接件内侧与踏杆端部之间,万向节另一端与飞轮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的踏杆通过万向节与所述的飞轮进行连接,这样,即使踏杆的尺寸精度不高,也可保证踏杆与摇动扶手、飞轮的铰接部位能够与连接轴同轴线,保证了椭圆机的整体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I、踏杆;2、螺钉;3、连接件;4、万向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根据图I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椭圆机的踏杆连接结构,包括有踏杆1,踏杆I前端部与椭圆机的摇动扶手铰接,踏杆I后端部与椭圆机的飞轮非中心处铰接,其关键是所述的踏杆I后端部通过万向节4与椭圆机的飞轮非中心处铰接。 所述的踏杆I后端部连接有一 U形的连接件3,连接件3两端部通过螺钉2与踏杆I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万向节4 一端被夹紧固定于连接件3内侧与踏杆I端部之间,万向节4另一端与飞轮固定连接。使用时,先将万向节4通过连接件连接到踏杆I的后端部,再将万向节4另一端与 飞轮连接,随后再将踏杆I前端部与摇动扶手通过连接轴铰接。权利要求1.一种椭圆机的踏杆连接结构,包括有踏杆,踏杆前端部与椭圆机的摇动扶手铰接,踏杆后端部与椭圆机的飞轮非中心处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杆后端部通过万向节与椭圆机的飞轮非中心处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椭圆机的踏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杆后端部连接有一 U形的连接件,连接件两端部通过螺钉与踏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万向节一端被夹紧固定于连接件内侧与踏杆端部之间,万向节另一端与飞轮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椭圆机的踏杆连接结构,包括有踏杆,踏杆前端部与椭圆机的摇动扶手铰接,踏杆后端部与椭圆机的飞轮非中心处铰接,所述的踏杆后端部通过万向节与椭圆机的飞轮非中心处铰接。所述的踏杆后端部连接有一U形的连接件,连接件两端部通过螺钉与踏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万向节一端被夹紧固定于连接件内侧与踏杆端部之间,万向节另一端与飞轮固定连接。这样,即使踏杆的尺寸精度不高,也可保证踏杆与摇动扶手、飞轮的铰接部位能够与连接轴同轴线,保证了椭圆机的整体使用效果。文档编号A63B22/04GK202682671SQ20122033808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吴银昌 申请人:宁波昌隆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椭圆机的踏杆连接结构,包括有踏杆,踏杆前端部与椭圆机的摇动扶手铰接,踏杆后端部与椭圆机的飞轮非中心处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杆后端部通过万向节与椭圆机的飞轮非中心处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银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昌隆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