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椭圆机的步距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7326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椭圆机的步距调节装置,包括有通过铰接件连接的踏杆和摇动扶手,所述的铰接件与摇动扶手之间通过调节杆连接;调节杆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孔,调节杆下端与铰接件固定连接,调节杆上端插入摇动扶手下端内部,摇动扶手上设置有锁紧旋钮,锁紧旋钮与调节杆上的调节孔卡定。这样,使用者就可根据自身情况对调节杆的有效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摇动扶手整体的有效长度进行调节,最终对椭圆机的步距进行调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健身器材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椭圆机的步距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椭圆机主要由机架、飞轮、踏杆及摇动扶手构成,踏杆上设置踏板,踏杆两端分别于飞轮及摇动扶手铰接,使用者通过腿部或/和手部推动摇动扶手及踏杆运动使飞轮产生转动。其不足是其运动步距不可调节,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身高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椭圆机 调节运动步距的椭圆机步距调节装置。为实现本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椭圆机的步距调节装置,包括有通过铰接件连接的踏杆和摇动扶手,所述的铰接件与摇动扶手之间通过调节杆连接;调节杆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孔,调节杆下端与铰接件固定连接,调节杆上端插入摇动扶手下端内部,摇动扶手上设置有锁紧旋钮,锁紧旋钮与调节杆上的调节孔卡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相邻两个调节孔之间的距离均为10mm-20mm。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的铰接件与摇动扶手之间通过调节杆连接;调节杆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孔,调节杆下端与铰接件固定连接,调节杆上端插入摇动扶手下端内部,摇动扶手上设置有锁紧旋钮,锁紧旋钮与调节杆上的调节孔卡定。这样,使用者就可根据自身情况对调节杆的有效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摇动扶手整体的有效长度进行调节,最终对椭圆机的步距进行调节。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I、摇动扶手;2、锁紧旋钮;3、调节杆;31、定位孔;4、铰接件;5、踏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根据图I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椭圆机的步距调节装置,包括有通过铰接件4连接的踏杆5和摇动扶手1,所述的铰接件4与摇动扶手I之间通过调节杆3连接;调节杆3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孔31,调节杆3下端与铰接件4固定连接,调节杆3上端插入摇动扶手I下端内部,摇动扶手I上设置有锁紧旋钮2,锁紧旋钮2与调节杆3上的调节孔31卡定。所述的相邻两个调节孔之间的距离可选取15mm。调整椭圆机步距时,仅需松开锁紧旋钮2,将调节杆3调至适当距离,然后旋紧锁紧旋钮2,使其端部与调节杆3上的定位孔31 卡定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椭圆机的步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通过铰接件连接的踏杆和摇动扶手,所述的铰接件与摇动扶手之间通过调节杆连接;调节杆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孔,调节杆下端与铰接件固定连接,调节杆上端插入摇动扶手下端内部,摇动扶手上设置有锁紧旋钮,锁紧旋钮与调节杆上的调节孔 卡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椭圆机的步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两个调节孔之间的距离均为10mm-20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椭圆机的步距调节装置,包括有通过铰接件连接的踏杆和摇动扶手,所述的铰接件与摇动扶手之间通过调节杆连接;调节杆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孔,调节杆下端与铰接件固定连接,调节杆上端插入摇动扶手下端内部,摇动扶手上设置有锁紧旋钮,锁紧旋钮与调节杆上的调节孔卡定。这样,使用者就可根据自身情况对调节杆的有效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摇动扶手整体的有效长度进行调节,最终对椭圆机的步距进行调节。文档编号A63B22/04GK202682667SQ201220337910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吴银昌 申请人:宁波昌隆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椭圆机的步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通过铰接件连接的踏杆和摇动扶手,所述的铰接件与摇动扶手之间通过调节杆连接;调节杆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孔,调节杆下端与铰接件固定连接,调节杆上端插入摇动扶手下端内部,摇动扶手上设置有锁紧旋钮,锁紧旋钮与调节杆上的调节孔卡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银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昌隆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