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椭圆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3001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椭圆机结构,包括有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阻尼装置,设置在阻尼装置上方的车头装置,以及设置在机架、车头装置和阻尼装置之间的摇踏装置。所述机架后部的后支管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导轨,所述的摇踏装置包括有滑动管、脚踏管和摇杆;所述的滑动管前端与阻尼装置转动连接,后端与导轨滑动连接,脚踏管前端与摇杆下端转动连接,后端与滑动管转动连接。该椭圆机结构精简、紧凑,各部件连接牢固,使用过程中上肢与下肢同时运动、全身协调运动,能够在运动中锻炼上肢、下肢肌肉和身体协调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椭圆机结构
本技术属于室内健身器械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身体素质大幅降低,锻炼身体的意识逐渐提高,常常会选择去健身馆或在家里购置健身器材进行健身;健身车或动感单车受到广大健身爱好者的热捧,健身者通过踩踏健身车脚蹬驱动车轮旋转来消耗体内多余能量达到减肥健身的目的。而后出现的椭圆机由于上下肢可同时进行运动,增强了运动强度,健身效果更佳倍受欢迎。现有的椭圆机结构较为复杂,部件繁多,组装麻烦,其转动连接的部件较多而容易产生松动,使用寿命较短,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精简、紧凑,各部件连接牢固,使用时上下肢都能得到锻炼的椭圆机结构。为实现本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椭圆机结构,包括有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阻尼装置,设置在阻尼装置上方的车头装置,以及设置在机架、车头装置和阻尼装置之间的摇踏装置。所述的机架包括有底管、前支管、后支管、带轮安装管和飞轮安装座;所述底管的前端部焊接有一个前连接座,底管的后端部焊接有一个后连接座,所述前支管、后支管通过螺钉分别连接在前连接座、后连接座上;所述的带轮安装管垂直焊接在底管的前部,带轮安装管朝向机架前方的侧面与底管之间焊接有一个前加固管,带轮安装管朝向机架一侧的侧面与底管之间还焊接有一个侧加固管,带轮安装管的上端部焊接有一个连接板,连接板上方焊接有一个车头管连接头,车头管连接头向机架后方倾斜且与水平面之间成70度夹角;所述的飞轮安装座固定焊接在底管的后部上方,飞轮安装座由两块左右对称设置的钢板构成,每块钢板自下而上包括第一壁面、第二壁面、第三壁面和第四壁面,所述第一壁面与底管焊接固定,第二壁面与第一壁面相互垂直,第三壁面与第二壁面之间形成160度的夹角,第四壁面与第二壁面平行,所述第三壁面上端朝机架外侧倾斜;飞轮安装座上端连接有一个开口朝下的U形的加固杆,加固杆两端部分别与两个钢板的第四壁面上端部固定焊接,加固杆的上端部与带轮安装管之间焊接有一个横管。所述的前加固管和侧加固管保证了带轮安装管与底管连接的稳固性,带轮安装在带轮安装管上侧加固管的一侧。所述的横管和加固杆配合,一方面增加了飞轮安装座上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横管上用以安装刹车装置及阻力调节件,用以调节飞轮的转动阻力。所述的底管和带轮安装管均为端面呈矩形的钢管,所述的车头管连接头端面由一个弧形边和两个成锐角的直边构成,且三个边之间平滑过渡;所述的横管为端面呈正方形的钢管;所述的加固杆为钢筋。所述加固杆采用实心的钢筋,所占空间小,在起到加固作用的同时又不会阻碍飞轮、带轮等部件的安装。所述前支管前端焊接有两个滚轮座,滚轮座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滚轮,前支管两端套接有两个前支座;前支管端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的前连接座包括有一体连接的两个壁面,两个壁面分别与前支管的上端面和一个侧腰面配合,前连接座通过四枚螺钉与前支管的侧腰面连接。所述的滚轮便于椭圆机的移动,前支管端面为等腰梯形,结构稳固,同时方便其与前连接座的牢固连接。所述的后支管两端套接有两个端盖,后支管两端下部安装有两个支脚;所述后支管为圆管,所述后连接座为端面呈弧形的钢板,后连接座通过四枚螺钉与后支管连接;所述后支管上连接有两个导轨,两个导轨以底管为中线左右对称设置。前支管和后支管均通过螺钉连接,拆解后机架部分占据空间小,方便包装运输。另外圆管形的后支管便于导轨的连接。所述的车头装置包括有车头管以及安装在车头管上的扶手和控制面板;所述的车头管下端部套接在车头管连接头上,车头管端面形状与车头管连接头一致;车头管和车头管连接头之间通过三组螺钉连接,三组螺钉分别穿过车头管并通过螺纹连接在车头管连接头的三个端面上,所述每组螺钉包括有两个;另外车头管上与车头管连接头连接处套设有一个塑料材质的车头管罩盖;车头管中部沿机架左右方向焊接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摇杆连管,所述摇杆连管贯穿车头管并与车头管焊接固定;所述扶手焊接在车头管上部,扶手包括有第一管段以及依次一体连接在第一管段两端的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第一管段中间固定焊接在车头管上朝机架前方的一侧,第二管段垂直于第一管段且朝机架后方延伸,第三管段与第二管段圆弧过渡连接且其末端朝机架前上方延伸,并且两侧的第三管段的延长线形成10度的夹角;所述的车头管上端部焊接有一个面板安装座,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四枚螺钉固定连接在面板安装座上。所述的车头管需要承受从摇杆传递过来的较大的扭力,故其与车头管连接头之间通过三组螺钉来进行连接固定;且车头管端面的形状与车头管连接头一样,都由一个弧形边和两个成锐角的直边构成,这样能够保证车头管与车头管连接头之间不产生晃动,保证使用寿命。所述的摇踏装置包括有滑动管、脚踏管和摇杆;所述的滑动管前端与阻尼装置转动连接,后端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的滑动管前端连接有一个前连接头,前连接头后端一体连接有一个方管形的插接头,插接头与滑动管前端插接并通过螺栓连接;前连接头两侧分别连接有两个轴承,轴承内圈与阻尼装置上的滑动管连接头配合;所述滑动管的后端部焊接有一个U形的滑轮连接头,滑轮连接头的开口朝向滑动管后方;滑轮连接头上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中心穿设有一个套筒,滑轮两侧与套筒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滑轮连接头通过两个螺钉与套筒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滑轮连接头上方设有一个配合罩住滑轮及滑轮连接头上部的滑轮上罩,滑轮连接头下方设有一个与滑轮上罩配合卡接并罩住滑轮连接头下部的滑轮下罩;所述滑轮上罩和滑轮下罩分别通过螺钉与滑动管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管后部上方设有一个脚踏管连接筒,脚踏管连接筒两端固定插设有两个轴套;脚踏管连接筒通过一个连接筒安装管与滑动管连接,连接筒安装管与脚踏管连接筒、滑动管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脚踏管连接筒与滑动管相互垂直。所述的滑动管前端与插接头插接后通过螺栓连接,这样在前连接头安装时,可以先将之与阻尼装置上的滑动管连接头连接固定后,再与滑动管连接,避免安装前连接头过程中滑动管产生损伤。另外在椭圆机保证运输过程中,滑动管可单独拆解下来,通过轴承连接的前连接头则连接在滑动管连接头上,方便了用户的自行组装。所述的滑轮通过套筒、轴承的配合安装在滑轮连接头上,结构稳固,另外滑轮上罩与滑轮下罩配合,避免了滑轮连接位置被杂物缠绕,也改善了滑动管的整体外观造型,结构新颖。所述的脚踏管前端与摇杆下端转动连接,后端与滑动管上的脚踏管连接筒转动连接;所述脚踏管前端焊接有一个摇杆连接头,摇杆连接头通过轴承与摇杆连接;摇杆连接头外设有两个左右相互扣合的铰接头罩盖,铰接头罩盖通过螺钉与脚踏管连接;脚踏管后端部焊接有一个滑动管连接杆,滑动管连接杆上连接有一个踏板安装板,踏板安装板上方通过螺钉连接有一个塑料材质的踏板;所述的踏板安装板外侧下方设有一个侧板体,侧板体与踏板安装板一体连接,侧板体套在滑动管连接杆上并焊接固定,踏板安装板下表面也与滑动管连接杆焊接;所述滑动管连接杆的端部为转动插接头,踏板安装板内侧下方设有两个螺钉连接板,螺钉连接板与踏板安装板一体连接,两个螺钉连接板位于转动插接头两侧且与转动插接头%5部平齐;所述转动插接头芽过脚踏管连接筒且与脚踏管连接筒转动连接,转动插接头端部通过螺钉连接有一个固定板,且固定板两端通过螺钉与两个螺钉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椭圆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阻尼装置,设置在阻尼装置上方的车头装置,以及设置在机架、车头装置和阻尼装置之间的摇踏装置;所述的机架包括有底管、前支管、后支管、带轮安装管和飞轮安装座;所述底管的前端部焊接有一个前连接座,底管的后端部焊接有一个后连接座,所述前支管、后支管通过螺钉分别连接在前连接座、后连接座上;所述的带轮安装管垂直焊接在底管的前部,带轮安装管朝向机架前方的侧面与底管之间焊接有一个前加固管,带轮安装管朝向机架一侧的侧面与底管之间还焊接有一个侧加固管,带轮安装管的上端部焊接有一个连接板,连接板上方焊接有一个车头管连接头,车头管连接头向机架后方倾斜且与水平面之间成70度夹角;所述的飞轮安装座固定焊接在底管的后部上方,飞轮安装座由两块左右对称设置的钢板构成,每块钢板自下而上包括第一壁面、第二壁面、第三壁面和第四壁面,所述第一壁面与底管焊接固定,第二壁面与第一壁面相互垂直,第三壁面与第二壁面之间形成160度的夹角,第四壁面与第二壁面平行,所述第三壁面上端朝机架外侧倾斜;飞轮安装座上端连接有一个开口朝下的U形的加固杆,加固杆两端部分别与两个钢板的第四壁面上端部固定焊接,加固杆的上端部与带轮安装管之间焊接有一个横管;所述的底管和带轮安装管均为端面呈矩形的钢管,所述的车头管连接头端面由一个弧形边和两个成锐角的直边构成,且三个边之间平滑过渡;所述的横管为端面呈正方形的钢管;所述的加固杆为钢筋;所述前支管前端焊接有两个滚轮座,滚轮座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滚轮,前支管两端套接有两个前支座;前支管端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的前连接座包括有一体连接的两个壁面,两个壁面分别与前支管的上端面和一个侧腰面配合,前连接座通过四枚螺钉与前支管的侧腰面连接;所述的后支管两端套接有两个端盖,后支管两端下部安装有两个支脚;所述后支管为圆管,所述后连接座为端面呈弧形的钢板,后连接座通过四枚螺钉与后支管连接;所述后支管上连接有两个导轨,两个导轨以底管为中线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的车头装置包括有车头管以及安装在车头管上的扶手和控制面板;所述的车头管下端部套接在车头管连接头上,车头管端面形状与车头管连接头一致;车头管和车头管连接头之间通过三组螺钉连接,三组螺钉分别穿过车头管并通过螺纹连接在车头管连接头的三个端面上,所述每组螺钉包括有两个;另外车头管上与车头管连接头连接处套设有一个塑料材质的车头管罩盖;车头管中部沿机架左右方向焊接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摇杆连管,所述摇杆连管贯穿车头管并与车头管焊接固定;所述扶手焊接在车头管上部,扶手包括有第一管段以及依次一体连接在第一管段两端的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第一管段中间固定焊接在车头管上朝机架前方的一侧,第二管段垂直于第一管段且朝机架后方延伸,第三管段与第二管段圆弧过渡连接且其末端朝机架前上方延伸,并且两侧的第三管段的延长线形成10度的夹角;所述的车头管上端部焊接有一个面板安装座,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四枚螺钉固定连接在面板安装座上;所述的摇踏装置包括有滑动管、脚踏管和摇杆;所述的滑动管前端与阻尼装置转动连接,后端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的滑动管前端连接有一个前连接头,前连接头后端一体连接有一个方管形的插接头,插接头与滑动管前端插接并通过螺栓连接;前连接头两侧分别连接有两个轴承,轴承内圈与阻尼装置上的滑动管连接头配合;所述滑动管的后端部焊接有一个U形的滑轮连接头,滑轮连接头的开口朝向滑动管后方;滑轮连接头上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中心穿设有一个套筒,滑轮两侧与套筒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滑轮连接头通过两个螺钉与套筒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滑轮连接头上方设有一个配合罩住滑轮及滑轮连接头上部的滑轮上罩,滑轮连接头下方设有一个与滑轮上罩配合卡接并罩住滑轮连接头下部的滑轮下罩;所述滑轮上罩和滑轮下罩分别通过螺钉与滑动管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管后部上方设有一个脚踏管连接筒,脚踏管连接筒两端固定插设有两个轴套;脚踏管连接筒通过一个连接筒安装管与滑动管连接,连接筒安装管与脚踏管连接筒、滑动管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脚踏管连接筒与滑动管相互垂直;所述的脚踏管前端与摇杆下端转动连接,后端与滑动管上的脚踏管连接筒转动连接;所述脚踏管前端焊接有一个摇杆连接头,摇杆连接头通过轴承与摇杆连接;摇杆连接头外设有两个左右相互扣合的铰接头罩盖,铰接头罩盖通过螺钉与脚踏管连接;脚踏管后端部焊接有一个滑动管连接杆,滑动管连接杆上连接有一个踏板安装板,踏板安装板上方通过螺钉连接有一个塑料材质的踏板;所述的踏板安装板外侧下方设有一个侧板体,侧板体与踏板安装板一体连接,侧板体套在滑动管连接杆上并焊接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椭圆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阻尼装置,设置在阻尼装置上方的车头装置,以及设置在机架、车头装置和阻尼装置之间的摇踏装置; 所述的机架包括有底管、前支管、后支管、带轮安装管和飞轮安装座;所述底管的前端部焊接有一个前连接座,底管的后端部焊接有一个后连接座,所述前支管、后支管通过螺钉分别连接在前连接座、后连接座上;所述的带轮安装管垂直焊接在底管的前部,带轮安装管朝向机架前方的侧面与底管之间焊接有一个前加固管,带轮安装管朝向机架一侧的侧面与底管之间还焊接有一个侧加固管,带轮安装管的上端部焊接有一个连接板,连接板上方焊接有一个车头管连接头,车头管连接头向机架后方倾斜且与水平面之间成70度夹角;所述的飞轮安装座固定焊接在底管的后部上方,飞轮安装座由两块左右对称设置的钢板构成,每块钢板自下而上包括第一壁面、第二壁面、第三壁面和第四壁面,所述第一壁面与底管焊接固定,第二壁面与第一壁面相互垂直,第三壁面与第二壁面之间形成160度的夹角,第四壁面与第二壁面平行,所述第三壁面上端朝机架外侧倾斜;飞轮安装座上端连接有一个开口朝下的U形的加固杆,加固杆两端部分别与两个钢板的第四壁面上端部固定焊接,加固杆的上端部与带轮安装管之间焊接有一个横管; 所述的底管和带轮安装管均为端面呈矩形的钢管,所述的车头管连接头端面由一个弧形边和两个成锐角的直边构成,且三个边之间平滑过渡;所述的横管为端面呈正方形的钢管;所述的加固杆为钢筋; 所述前支管前端焊接有两个滚轮座,滚轮座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滚轮,前支管两端套接有两个前支座;前支管端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的前连接座包括有一体连接的两个壁面,两个壁面分别与前支管的上端面和一个侧腰面配合,前连接座通过四枚螺钉与前支管的侧腰面连接; 所述的后支管两端套接有两个端盖,后支管两端下部安装有两个支脚;所述后支管为圆管,所述后连接座为端面呈弧形的钢板,后连接座通过四枚螺钉与后支管连接;所述后支管上连接有两个导轨,两个导轨以底管为中线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的车头装置包括有车头管以及安装在车头管上的扶手和控制面板;所述的车头管下端部套接在车头管连接头上,车头管端面形状与车头管连接头一致;车头管和车头管连接头之间通过三组螺钉连接,三组螺钉分别穿过车头管并通过螺纹连接在车头管连接头的三个端面上,所述每组螺钉包括有两个;另外车头管上与车头管连接头连接处套设有一个塑料材质的车头管罩盖;车头管中部沿机架左右方向焊接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摇杆连管,所述摇杆连管贯穿车头管并与车头管焊接固定;所述扶手焊接在车头管上部,扶手包括有第一管段以及依次一体连接在第一管段两端的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第一管段中间固定焊接在车头管上朝机架前方的一侧,第二管段垂直于第一管段且朝机架后方延伸,第三管段与第二管段圆弧过渡连接且其末端朝机架前上方延伸,并且两侧的第三管段的延长线形成10度的夹角;所述的车头管上端部焊接有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