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位运动康复器,包括有连接装置(1)、手臂支撑架(2)和运动装置(3),连接装置(1)下面装有运动装置(3),上面装有手臂支撑装置(2),其特征在于:在连接装置(1)上面还装有上体支撑装置(4),所说的上体支撑装置(4)由上体支撑芯杆(41)、支撑套筒(42)、插杆(43)和上体托垫组成,上体支撑芯杆(41)的下端与连接装置(1)连接,上端与支撑套筒(42)套合,其上体支撑芯杆(41)的上端有数个支撑芯杆定位孔(46),支撑套筒(42)上有一对相对的定位插孔(47),支撑芯杆(41)上的支撑芯杆定位孔(46)与支撑套筒(42)上的一对相对的定位插孔(47),能够在不同位置上重合,可以调节上体支撑装置(4)处在不同高度,插杆(43)用来固定其高度位置,在支撑套筒(42)的上端装有上体托垫,上体托垫由支撑座(44)和支撑座软垫(45)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用于健康人或上肢失去了一侧应有功能的人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低位运动康复器。
技术介绍
现在各种运动方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对疾病的恢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最普遍的运动器械方面有跑步机,拉力器、自行车式运动器械等。都对人们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还有一种运动叫爬行运动,中央电视台的“中华医药”曾经对此做过介绍,对大脑和心脏很有好处。正是由于看到了爬行这一运动的内在的特殊性,在爬行运动时大脑 和心脏都处于相对低位,对大脑和心脏的供血非常有利,于是各种爬行运动器的专利技术也随之产生,如申请号为201120069879. 7爬行锻炼机。但这些用于爬行的器械都是为有着健康的上、下肢的人使用的,但是由于外伤、中风、及心血管病等原因有些人的一侧上肢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对于这些人上述这些运动器械是不能用的,本技术就是为解决这些人的康复运动而设计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康复器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侧上肢失去了的功能的人也可使用的低位运动康复器。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低位运动康复器,包括有连接装置、手臂支撑装置和运动装置,连接装置下面装有运动装置,上面装有手臂支撑装置,在连接装置上面还装有上体支撑装置。所说的上体支撑装置由上体支撑芯杆、支撑套筒、插杆和上体托垫组成,上体支撑芯杆的下端与连接装置连接,上端与支撑套筒套合,其上体支撑芯杆的上端有数个支撑芯杆定位孔,支撑套筒上有一对相对的定位插孔,支撑芯杆上的支撑芯杆定位孔与支撑套筒上的一对相对的定位插孔,能够在不同位置上重合,可以调节上体支撑装置处在不同高度,插杆用来固定其高度位置,在支撑套筒的上端装有上体托垫,上体托垫由支撑座和支撑座软垫组成。所说的手臂支撑装置是由支撑芯和支撑套及插件组成,支撑芯的上面设有手柄,支撑芯上有数个高度调节孔,支撑套上有一对高度调节插孔,支撑芯上的高度调节孔与支撑套上的高度调节插孔,在不同位置上的重合,能够调节手臂支撑装置的不同高度,插杆用来固定其高度位置。所说的连接装置是由横连接杆和纵连接杆呈T型构成,上体支撑装置的下部连接在纵连接杆上。所说的连接装置下面装的运动装置是三个滚轮。所说的滚轮是万向轮。所说的手柄是纵向的,位置靠近连接装置的纵向的中部。所说的手柄是横向的或竖向的,竖向时手柄的下方装有臂托。所说的滚轮是通过滚轮轴和滚轮轴承连接到连接装置上的横连接杆和纵连接杆上。所说的臂托5的上层采用柔软材料。本技术可使用于健康人或上肢失去了一侧应有功能的人群,能在家中使用也能在街道和其他公共场所锻炼使用,远离了爬行形态的不雅形象,非常实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手柄在竖向时的示意图。图中,I、连接装置,2、手臂支撑装置,3、运动装置,4、上体支撑装置,5、臂托,11、纵连接杆,12、横连接杆,21、手柄,22、支撑套,23、插件,24、支撑芯,25、高度调节孔,26、高度调节插孔,31、滚轮,32、滚轮轴承,33、滚轮轴,41、支撑芯杆,42、支撑套筒,43、插杆,44、支撑座,45、软垫,46、支撑芯杆定位孔,47、定位插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该低位运动康复器包括有连接装置I、手臂支撑装置2和运动装置3,连接装置I下面装有运动装置3,上面装有手臂支撑装置2,在连接装置I上面还装有上体支撑装置4。上体支撑装置4由上体支撑芯杆41、支撑套筒42、插杆43和上体托垫组成,上体支撑芯杆41的下端与连接装置I连接,上端与支撑套筒42套合,其上体支撑芯杆41的上端有数个支撑芯杆定位孔46,支撑套筒42上有一对相对的定位插孔47,支撑芯杆41上的支撑芯杆定位孔46与支撑套筒42上的一对相对的定位插孔47,能够在不同位置上重合,可以调节上体支撑装置4处在不同高度,插杆43用来固定其高度位置。在支撑套筒42的上端装有上体托垫,上体托垫由支撑座44和支撑座软垫45组成。在图中双点划线表示上体托垫旋转了 180度时的位置。图中还显示手臂支撑装置2,是由支撑芯24和支撑套22及插件23组成,支撑芯24的上面设有手柄21,支撑芯24上有数个高度调节孔25,支撑套22上有一对高度调节插孔26,支撑芯24上的高度调节孔25与支撑套上的高度调节插孔26,在不同位置上的重合,能够调节手臂支撑装置2的不同高度,插杆23用来固定其高度位置。此高度调节方式与上体支撑装置4方式相同,以上高度调节方式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如螺旋锁紧等方式。图中还显示在连接装置下面装的运动装置3是三个一般滚轮31。图2是一种低位运动康复器的俯视图。在图中看到的手柄21是纵向的,位置靠近连接装置I的纵向的中部。这样能增加使用时的稳定性。但是手柄21也可以是横向的或竖向的,竖向时手柄21的下方装有臂托5,这样一方面可以把体位降的更低,还能增加舒适性。图中可以清楚看到连接装置I是由横连接杆12和纵连接杆11呈T型构成,上体支撑装置4的下部连接在纵连接杆11上。上体托垫在朝左一侧。图3是一种低位运动康复器的侧视图。图中可以从侧面看到上体支撑装置4和手臂支撑装置2及链接装置I的相对位置,并能看到支撑芯杆41和支撑套筒42及插件43的组成情况,图中插件43把支撑套筒42固定在上体支撑芯杆上41的第2个孔46上。支撑芯杆上41的第4个孔46处在了未被遮挡的位置。在图3中的运动装置3是一般滚轮31,是通过滚轮轴33和滚轮轴承32连接到连接装置上I的横连接杆12和纵连接杆11上;实际上此处也可以使用万向滚轮等。图4是手柄21在竖向时的示意图。图中显示在手臂支撑装置2的手柄21的下边装有一个臂托5,臂托5的上层采用柔软材料。为了增加私密性还可以在连接装置I的前面安装一个大的弧形的或方圆型的较深颜色透明罩。这样避免了别人看清你是谁,免去了和不愿打招呼人说话的麻烦,同时还增加了安全性。使用时使用者把上体托垫调向上肢失去了应有的功能的一侧,这一侧的肩膀压在上体托垫上,手握手柄21,既可以起支撑作用又可以控制方向,推动一种低 位运动康复器就可以用其锻炼了。一种低位运动康复器能在家中使用也能在街道和其他公共场所锻炼使用,这样使上肢一侧失去了应有的功能的人也能进行类似的爬行运动了。权利要求1.一种低位运动康复器,包括有连接装置(I)、手臂支撑装置(2)和运动装置(3),连接装置(I)下面装有运动装置(3),上面装有手臂支撑装置(2),其特征在于在连接装置(I)上面还装有上体支撑装置(4),所说的上体支撑装置(4)由上体支撑芯杆(41)、支撑套筒(42)、插杆(43)和上体托垫组成,上体支撑芯杆(41)的下端与连接装置(I)连接,上端与支撑套筒(42 )套合,其上体支撑芯杆(41)的上端有数个支撑芯杆定位孔(46 ),支撑套筒(42 )上有一对相对的定位插孔(47),支撑芯杆(41)上的支撑芯杆定位孔(46)与支撑套筒(42)上的一对相对的定位插孔(47),能够在不同位置上重合,可以调节上体支撑装置(4)处在不同高度,插杆(43)用来固定其高度位置,在支撑套筒(42)的上端装有上体托垫,上体托垫由支撑座(44)和支撑座软垫(45)组成。2.按照权利要求I所说的低位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手臂支撑装置(2)是由支撑芯(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位运动康复器,包括有连接装置(1)、手臂支撑装置(2)和运动装置(3),连接装置(1)下面装有运动装置(3),上面装有手臂支撑装置(2),其特征在于:在连接装置(1)上面还装有上体支撑装置(4),所说的上体支撑装置(4)由上体支撑芯杆(41)、支撑套筒(42)、插杆(43)和上体托垫组成,上体支撑芯杆(41)的下端与连接装置(1)连接,上端与支撑套筒(42)套合,其上体支撑芯杆(41)的上端有数个支撑芯杆定位孔(46),支撑套筒(42)上有一对相对的定位插孔(47),支撑芯杆(41)上的支撑芯杆定位孔(46)与支撑套筒(42)上的一对相对的定位插孔(47),能够在不同位置上重合,可以调节上体支撑装置(4)处在不同高度,插杆(43)用来固定其高度位置,在支撑套筒(42)的上端装有上体托垫,上体托垫由支撑座(44)和支撑座软垫(45)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徐胜军,焦守春,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