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织护套,尤其是一种利用单面圆筒编织机编成的一种透气、柔软且符合人体工学的单面针织护套。
技术介绍
市面可常见有用于手肘、膝盖及脚踝等人体可弯曲部位的护套,为了配合弯曲的部分,护套也大多会利用编织方法或组织变化(如半针、全针或不出针等编法)或运用材质特性而使该护套形成局部较长或较短而达到弯曲的功用,但效果不佳且穿戴后易脱落。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292406的身体护套之改良构造(三)中,揭示一种利用双面圆筒编织机所编织的圆筒形护套,其于该护套之中段位置设有一弯折部,利用其纬向的弹性纱的编织而形成该弯折部,使其可贴合于手肘、膝盖及脚踝等部位,以达到运动或医疗等功用。 然而,运用双面圆筒编织机制成的护套具有下列缺点I.该护套于配戴时易令使用者感到厚重堆叠的不适感。2.该弯折部易产生凹凸的皱褶,触感不佳。3.该护套的制程繁杂缓慢,且耗费时间长。4.夏天穿戴令使用者产生厚重及不透气感。故本技术的技术设计人再度构思一种针织护套,希冀改善身体护套之改良构造(三)中所具有的缺失,予使用者一种更加舒适方便且具有多功能的护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单面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面针织护套,其经向编织的材质是一针织纱线,其纬向编织的材质是一包夹弹性纱,其特征在于:该单面针织护套由一单面圆筒编织机循环编织而成,且包括一第一织部、一第二织部与一弯折部,该第一织部凭借该单面圆筒编织机以圆形编织方式以一方向进行织线动作,至该弯折部时该包夹弹性纱以反向编织至该弯折部一侧的一第一临界线处后,即回转向下并与该第一织部同向编织至该弯折部另一侧的一第二临界线位置,而后再度回转反向进行编织,如此反复编织使该弯折部侧视呈扇形,最后该单面圆筒编织机与该第一织部同向编织而形成该第二织部,其中该弯折部由较窄的编织范围而逐渐加宽至一宽度后再渐缩的方式反复编织而连接至该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