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悬垂性好,防起皱透风T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5183 阅读:197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1-25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物悬垂性好,防起皱透风T恤,包括T恤本体(1),所述T恤本体(1)的肩、胸、腋各处均设有透风孔(2),所述透风孔(2)的周围面料为PU人造革,所述透风孔(2)的形状为圆形,所述T恤本体1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所述织物织造规律为1-0/5-6的双面经编织物,底纱采用FDY84D/36F涤纶长丝和氨纶丝,面纱采用75D/144F涤纶低弹丝和氨纶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T恤的肩、胸、腋各处均设有透风孔,使得T恤整体透风排汗功能增强,穿着凉爽舒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织物悬垂性好,防起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T恤,尤其涉及一种织物悬垂性好,防起皱透风T恤,属于服装领域。
技术介绍
一般的T恤是没有透风的结构的,夏天穿起来十分闷热,透风排汗效果差,不舒月艮。且织物易起皱,悬挂后容易收缩,悬垂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透风性能较好、织物悬垂性好,防起皱的织物悬垂性好,防起皱透风T恤。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织物悬垂性好,防起皱透风T恤,包括T恤本体,所述T恤本体的肩、胸、腋各处均设有透风孔,所述透风孔的周围面料为PU人造革,所述透风孔的形状为圆形,所述T恤本体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织造规律为1-0/5-6的双面经编织物,底纱采用FDY84D/36F涤纶长丝和氨纶丝,面纱采用75D/144F涤纶低弹丝和氨纶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由于T恤的肩、胸、腋各处均设有透风孔,使得T恤整体透风排汗功能增强,穿着凉爽舒适。2、本技术在普通编织物的基础上添加氨纶长丝,并按1-0/5-6规律织造而成,制成的织物悬垂性好,防起皱,还具有弹性足,伸缩强度好,表面绒感饱满和有富贵感。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T恤本体I透风孔2。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织物悬垂性好,防起皱透风T恤,包括T恤本体1,所述T恤本体I的肩、胸、腋各处均设有透风孔2,所述透风孔2的周围面料为PU人造革,所述透风孔2的形状为圆形。所述T恤本体I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织造规律为1-0/5-6的双面经编织物,底纱采用FDY84D/36F涤纶长丝和氨纶丝,面纱采用75D/144F涤纶低弹丝和氨纶丝。权利要求1. 一种织物悬垂性好,防起皱透风T恤,包括T恤本体(I ),其特征在于所述T恤本体(O的肩、胸、腋各处均设有透风孔(2),所述透风孔(2)的周围面料为人造革,所述透风孔(2)的形状为圆形,所述T恤本体(I)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织造规律为1-0/5-6的双面经编织物,底纱采用FDY84D/36F涤纶长丝和氨纶丝,面纱采用75D/144F涤纶低弹丝和氨纶丝。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织物悬垂性好,防起皱透风T恤,包括T恤本体(1),所述T恤本体(1)的肩、胸、腋各处均设有透风孔(2),所述透风孔(2)的周围面料为PU人造革,所述透风孔(2)的形状为圆形,所述T恤本体1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所述织物织造规律为1-0/5-6的双面经编织物,底纱采用FDY84D/36F涤纶长丝和氨纶丝,面纱采用75D/144F涤纶低弹丝和氨纶丝。本技术由于T恤的肩、胸、腋各处均设有透风孔,使得T恤整体透风排汗功能增强,穿着凉爽舒适。本技术织物悬垂性好,防起皱。文档编号D04B21/00GK202680524SQ20122030031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李磊, 孙波, 朱红杰 申请人:江苏省振新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物悬垂性好,防起皱透风T恤,包括T恤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T恤本体(1)的肩、胸、腋各处均设有透风孔(2),所述透风孔(2)的周围面料为PU人造革,所述透风孔(2)的形状为圆形,所述T恤本体(1)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织造规律为1?0/5?6的双面经编织物,底纱采用FDY84D/36F涤纶长丝和氨纶丝,面纱采用75D/144F涤纶低弹丝和氨纶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孙波朱红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振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电信] 2015年02月08日 22:27
    起皱,缝料被缝纫后,缝料在送料方向发生的皱缩,称为起皱。缝料在垂直于送料方向发生的皱缩,称为横起皱。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