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接开关的负荷转换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4208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分接开关的负荷转换开关,具有对每一相无功地接通的持续主触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在于:借助一个活动的轨形的持续主触点接通负荷转换开关的一侧A或B的各固定的持续主触点,所述活动的持续主触点仅在其相应的终端位置中与负荷引出线的相对应的持续主触点形成电连接并且此外仅设置一个唯一的用于操作的转向装置,其纯粹压紧地接通相应的固定的持续主触点的各自弹性铰接的多个接触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分接开关的负荷转换开关,具有对每一相无功地接通的持续主触点。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早已公开了在分接开关的负荷转换开关上设置两个持续主触点,它们在静止的运行中引导负荷转换开关的相应接通的一侧A或B的持续电流并且因此减轻负荷转换开关原来的开关触点的负担。在每次转换的开始、即负荷转换开关每次操作的开始,迄今引导电流的第一持续主触点打开,电流被转换到负荷转换开关的开关触点上;在整个负荷转换结束后,另一持续主触点闭合并又接收持续电流。这种类型的具有对每一相无功地接通的持续主触点的负荷转换开关的结构设计 已由DE 103 12 176 B3公开,其中,每个持续主触点对具有一个共同的、导电的持续主触点,其可向两个不同的终端位置偏转并且因此交替地在静止运行中跨接相应持续主触点对。为此在负荷转换开关的内部设置一个中心延伸的转换轴,借助其可操作活动的导电的且构造为跨接触点的持续主触点。每个持续主触点对包括第一和第二持续主触点,它们彼此电绝缘。第一持续主触点中的一个与负荷转换开关的一侧A电连接并且另一个与负荷转换开关的另一侧B电连接。两个第二持续主触点与负荷转换开关的一个共同的负荷引出线持续连接,因为活动的持续主触点的接触面构造成球形的,使得接触面在该持续主触点围绕其轴承偏转时始终与两个持续主触点对的与负荷引出线电连接的两个第二持续主触点接触,该接触以滑动或滚动形式进行。因此,活动的持续主触点与负荷引出线形成永久的电连接——这与活动的持续主触点的位置无关。与此相反,这样构造活动的持续主触点的两个分别设置在它们下方的接触面,使得所述接触面仅在活动的持续主触点偏转到其两个终端位置之一中时与相对应的固定的第一持续主触点发生接触。活动的持续主触点的操作通过操作接片进行,该操作接片具有长形孔形式的引导装置并且通过固定元件铰接。转向曲柄的操作销延伸在引导装置中,转向曲柄又围绕旋转点支承。转向曲柄在其自由端部上具有轮廓,该轮廓由滚轮嵌接部以及位于滚轮嵌接部之间的锁定轮廓构成。因此,在DE 103 12 176 B3中在功能上需要两个彼此相继接通的用于操作持续主触点的曲柄驱动装置,它们因结构而受公差制约并且转向曲柄的引导在本来的转换期间纯粹通过设置在驱动盘端面上的摩擦锁定轮廓的小的扇形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出一种用于分接开关的负荷转换开关,在其中,持续主触点对在各个电压承载构件之间具有提高的介电的耐压强度,同时机械结构更加简单。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I的特征的用于分接开关的负荷转换开关得以解决。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专利技术特别有利的扩展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在于借助一个活动的轨形的持续主触点接通负荷转换开关的一侧A或一侧B的各固定的持续主触点,所述活动的持续主触点仅在其相应的终端位置中与负荷引出线的相对应的持续主触点形成电连接并且此外仅设置一个唯一的用于操作的转向装置,其纯粹压紧地接通相应的固定的持续主触点的各自弹性铰接的多个接触片。因此恰恰不像现有技术中那样在整个转换过程期间通过活动的可偏转的持续主触点的至少一个局部区域使负荷引出线与该持续主触点电连接,而仅是在转换的各终端位置中如此。承载电流的构件之间的空间距离、尤其是活动的持续主触点的接触面和未接通一侧的相对应的固定的持续主触点的接触片之间的距离在静止运行中通过构造成轨形的活动的持续主触点显著增大,因为活动的持续主触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构造得更细并且因此在承载电压的构件之间具有更大的耐压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活动的轨形的持续主触点可仅通过一个唯一的转向装置操作、即偏转。为此设置一个包括两个单盘的驱动盘,两个单盘分别具有彼此错开120°的多个滚轮嵌接部,所述滚轮嵌接部根据转换方向可与设置在活动的持续主触点的摇臂上的操作滚轮嵌 接,以便因此使该持续主触点偏转到其相应的终端位置中,从而纯粹压紧地接通相应的固定的持续主触点的各自弹性铰接的多个接触片。此外,操作滚轮在整个转换期间平稳地沿相应驱动盘的外端面保持接触地滚动。因此在中间位置恰恰不发生摩擦锁定,而是在相应驱动盘的端面轮廓上实现容易的连续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轨形的活动的持续主触点构造成可更换的。由此在触点磨损的情况下可简单地维护或更换轨形的活动的持续主触点。附图说明下面借助附图举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如下图I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持续主触点的负荷转换开关的示意性透视图,其中,为更清晰起见省略了对说明本专利技术不一定必要的构件和开关元件;图2a至2c也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持续主触点的负荷转换开关在不同转换位置上的示意性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该负荷转换开关的支承元件是底座I,其为每一相容纳和支承活动的持续主触点和用于操作持续主触点的元件。图I仅示出一个这种完整的持续主触点2。与其共同作用的固定的持续主触点对3、4固定在未示出的油箱的内壁上,该油箱包围整个负荷转换开关。为此,为每一相都设置三个接触支座5、6、7。在左侧设置第一固定的持续主触点对3,它包括设置在下侧的各固定的第一持续主触点8,它们与负荷转换开关的一侧A电连接;并且包括设置在它们上方的各固定的第二持续主触点9,它们通向负荷转换开关的共同的负荷引出线。可以看出,每一固定的持续主触点8或9包括许多单个的接触片8. I或9. I。每一接触片8. I或9. I固定在弹簧摇臂28或29上,所述弹簧摇臂围绕轴30或31弹性可旋转地支承。借助仅示意示出的接触弹簧10或11,接触片8. I或9. I本身又弹性铰接在相应的弹簧摇臂28或29上。第二固定的持续主触点对4位于右侧,其完全类似地包括设置在下侧的各固定的第一持续主触点12,它们与负荷转换开关的另一侧B电连接;并且包括设置在它们上方的各固定的第二持续主触点13,它们通向共同的负荷引出线。在此,每个固定的持续主触点12或13都包括许多单个的接触片12. I或13. I,它们在此完全类似地通过仅示意示出的接触弹簧14或15各自弹性铰接在弹簧摇臂32或33上,弹簧摇臂本身围绕轴34和在该图中不可见的轴35可旋转地支承。各固定的持续主触点9和13设置在第一导电的接触支座5上并且构成共同的负荷引出线。各固定的持续主触点8设置在第二接触支座6上并且与负荷转换开关的一侧A连接,并且与其电绝缘的各固定的持续主触点12设置在第三接触支座7上并且与负荷转换开关的一侧B连接。此外,设置一个共同的导电的并且构造为接触轨的活动的持续主触点16,其在上部区域在其左侧具有接触面17,该接触面对应于各固定的持续主触点9 ;以及在其右侧具有接触面18,该接触面对应于各固定的持续主触点13。所述活动的持续主触点在其下部区域在左侧具有在该图中不可见的接触面19,该接触面对应于各固定的持续主触点8 ;以及在右侧完全类似地具有接触面20,该接触面本身对应于各固定的持续主触点12。活动的轨形的持续主触点16还具有轴承21,该轴承与未详细示出的容纳部共同作用,使得活动的持 续主触点16在负荷转换开关的纵轴线上可围绕轴承21偏转。有关图2的说明更详细描述了持续主触点16的偏转过程。两个接触面17和18并非如现有技术已知的那样构造成球形的,以使它们在活动的持续主触点16围绕其轴承21偏转时始终与固定的持续主触点9和13保持接触;而是构造成直线轨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阿尔布雷希特C·多布勒K·赫普夫尔M·雅塔C·科茨S·雷科普夫
申请(专利权)人:赖茵豪森机械制造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