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及金属回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4396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2:36
一种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其具备:对含有金属的被处理物进行燃烧处理的回转炉、经由连接部与所述回转炉连接并从在所述回转炉中经燃烧处理的所述被处理物的熔融物中通过利用电的加热处理来分离金属的电炉、和向所述电炉供给还原剂的还原剂供给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从被处理物中回收金属的回转窑及使用了该回转窑的金属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回转窑,已知有具备对含有金属的被处理物进行燃烧处理的回转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该回转窑通过使家电等的基板在回转炉内边回转边燃烧而使其熔融,使熔融物由回转炉的出口落入熔渣冷却装置。熔渣冷却装置通过将熔融物用水冷却并进行破碎,从而形成碎块。该碎块通过磁选矿装置等,分成金属的碎块和熔渣的碎块。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8-1390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以往的回转窑中,必须将一次熔融的被处理物冷却,将碎块搬送至其它装置并将金属与熔渣分开,是低效的。此外,必须将一次加热的被处理物冷却,从能量效率的方面考虑,也必须改善。进而,在上述那样的磁选矿法中,金属的回收率存在限度,有时无法从被处理物中充分地回收金属。根据以上情况,要求从被处理物中高效地回收金属,同时提高回收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从被处理物中高效地回收金属、同时能提高回收率的回转窑。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回转窑具备对含有金属的被处理物进行燃烧处理的回转炉、经由连接部与回转炉连接并从在回转炉中经燃烧处理的被处理物的熔融物中通过利用电的加热处理来分离金属的电炉、和向电炉供给还原剂的还原剂供给机构。根据该回转窑,电炉能够从在回转炉中经燃烧处理的被处理物的熔融物中通过利用电的加热处理进一步分离金属。由此,能够回收被处理物的熔融物中含有的金属。此外,由于电炉与回转炉经由连接部而连接,所以被处理物在回转炉中经燃烧处理后,不需要冷却工序或向下一处理装置移动的工序等,立即作为熔融物投入到电炉中。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从被处理物中回收金属。进而,由于不需要将从回转炉排出的被处理物的熔融物进行冷却的工序,所以能够将回转炉中的由燃烧处理产生的热有效利用于电炉中的加热处理,能够提高能量效率。此外,由于还原剂供给机构能够向电炉中供给还原剂,所以可以通过使电炉内的熔融物中包含的金属氧化物进行还原反应,回收更多的金属。根据以上情况,可以高效地从被处理物中回收金属,同时提高回收率。此外,在回转窑中,电炉也可以配置在回转炉的出口的下方,投入与连接部非接触地落下的被处理物。在回转炉中经燃烧处理而排出的被处理物的熔融物不与连接部接触,直接落到下方而投入电炉中。例如,在从回转炉中排出的熔融物沿连接部的内壁投入到电炉中的情况下,熔融物的热被连接部的内壁夺走,导致固化、附着。另一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回转窑,能够将回转炉中的由燃烧处理产生的热不被其它构件夺走地向电炉中供给。由此,用于金属回收的能量效率进一步提高。此外,在回转窑中,电炉具备投入被处理物的熔融物的投入部、将被处理物的熔融物通过电进行加热处理的电极、和将被处理物的熔融物排出的电炉用排出口,投入部、电极、及电炉用排出口可以在规定的方向上按投入部、电极、电炉用排出口的顺序配置。由此,从投入部投入到电炉中的被处理物的熔融物在从电极附近通过被充分加热而分离出金属后,从电炉用排出口排出。由此,金属的回收效率提高。 此外,在回转窑中,电炉配置在回转炉的出口的下方,从回转炉的回转轴线方向看的情况下,也可以配置在回转炉的回转方向的下游侧。由于经燃烧处理的被处理物的熔融物在回转炉回转的状态下排出,所以在回转炉的出口处,相比回转轴线的正下方的位置从回转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落下。由于电炉配置在回转方向的下游侧,所以连接部也成为与该电炉的位置匹配的构成。由此,尽管因回转而落下位置发生偏移,被处理物的熔融物也能够在不与连接部的内壁等接触的情况下向电炉中投入。此外,在回转窑中,回转炉也可以具有将通过燃烧处理从被处理物中分离的金属经由周面壁而排出的回转炉用排出口。由此,也能够将在回转炉中的燃烧处理的阶段中分离的纯度高的金属在投入电炉的前阶段从回转炉用排出口回收。金属回收方法使用上述的回转窑,从含有金属的被处理物中回收金属。通过使用上述的回转窑,可以从被处理物中高效地回收金属,同时提高回收率。此外,在金属回收方法中,具体而言,将Au、Ag、Cu、Pd、Pb、Sn中的任一种作为金属回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属回收方法中,作为含有金属的被处理物,以废电子基板、电线废料、或将铜、金、银中的任一种熔炼时的熔渣作为原料。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从被处理物中高效地回收金属,同时提高回收率。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回转窑的构成的简略截面图。图2是表示电炉的简略的构成的截面图。图3是沿图2所示的III-III线的截面图。图4是沿图2所示的IV-IV线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从由回转炉投入到由熔渣排出口排出为止的期间电炉内的熔渣的浓度与滞留时间的关系的图表。图6是关于表示回转窑的效果的实验结果的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所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回转窑的构成的简略截面图。如图I所示那样,回转窑I具备回转炉2、二次燃烧室3、衔接滑槽(连接部)4和电炉6。回转窑I是使用回转炉2和电炉6将含有金属的被处理物W分离成熔渣和金属,并将金属回收的装置。含有金属的被处理物W例如为家电等的基板、或电线废料、铜金银渣等。此外,它们中含有的金属、即能够通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回转窑I回收的金属是Cu、Au、Ag、Pb、Sn或Pd等。回转炉2通过将被处理物W进行燃烧处理而使其熔融。回转炉2呈圆筒状,其内壁用耐火材料内衬。回转炉2可以通过来自燃烧器10的热风,将被处理物W在1400 1500°C下进行燃烧处理。该回转炉2被在基座上固定的支撑部(未图示)可回转地支撑,同时通过驱动装置进行回转。该回转炉2使回转轴线倾斜地设置,由此,边使投入回转炉2内的被处理物W燃烧,边使其从较高侧的入口 2a向较低侧的出口 2b流动。在回转炉2的入口 2a侧设置用于投入被处理物W的投入滑槽7和用于将投入的被处理物W推入回转炉2中的投入推料机8。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回转窑I中,不需要进行利用加入添加剂等的成分调整。由于不进行成分调整,所以可防止熔渣S的增加。为了防止耐火材料的损伤,通过将回转炉2进行水膜冷却来保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回转窑I的燃烧处理温度为1400 1500°C的高温,耐火材料的损伤大,通过加入添加剂等进行成分调整来降低被处理物W的熔融点也是有效的方法,但这种情况下,熔渣S增加。因此,尽可能在不使用添加剂的情况下使其燃烧,耐火材料通过将回转炉2进行水膜冷却来保护。·在回转炉2中,经燃烧处理的被处理物W的熔融物通过比重差分离成熔渣S和金属Ml。此外,被处理物W中的可燃物被热分解而气化。从被处理物W中分离出的金属Ml变成熔融状态或半熔融状态而积存在下层侧。熔融的金属Ml的表面被充分量的熔渣覆盖。由此,可防止熔融的金属Ml的氧化。回转炉2按照能够通过放液(tapping)法将熔融的金属Ml经由圆筒状的周面壁2c取出的方式构成。具体而言,回转炉2具有能够将积存在回转炉2的底部的熔融的金属Ml经由周面壁2c落到下方而排出的放液用喷嘴(排出口)9。放液用喷嘴9安装在回转炉2的周面壁2c上。具体而言,利用回转炉2持续规定时间熔融运转后,在放液用喷嘴9配置在规定位置(底部以外的位置)的时刻使回转炉2停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铁山一州阿川隆一矢野正和藤川充由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