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德明专利>正文

物件内部成形管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430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物件内部成形管路的方法,其主要是藉由将预先制设成形具通道的管路件设置于模具内,于铸料填入模具内的过程中,同时令冷却液于管路件内流通降低管路的温度,据以确保管路件不致为铸料的高温所破坏,得以形成一内部具管路的物件,并彻底解决常用于物件内以钻设方式所造成的诸多缺陷。(*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更具体而言,其主要是将管路件设置于模具内,于铸料填入模具内的过程中,同时令冷却液于管路件内流通降温,据以确保管路件不致为铸料的高温所破坏,而得以形成一内部具管路的物件。目前产业上,对于在物件内形成通道、管道的方法中,不外乎是以钻孔方式直接形成,此种制设方式对于直线性的通道制设而言尚不成问题,但对于具有曲度或弯折的非直线性通道的制设而言,则需耗费较多的制程方得以达成;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该物件10内不规则通道11的制设,是分成多次以交错钻设连通方式所形成,以图中所示的型态而言,其是至少需经10次以上的钻设,再将不适用的穿设口12填封,方得以成形该通道11。请参阅图2所示,此为目前于钻头13内制设成形通道14的方式,由于钻头13的表面以螺旋状凹设成形有钻纹,因此并无法直接于钻头13上钻设通道,而必须分成多次以交错连通方式制设,再将不适用的穿设口l5填封所形成。然而,于上述物件内的非直线状通道制造方法中不难发现,非直线性的通道钻设形成,不仅制设程序繁杂(包括多次的钻设、填封),且容易破坏物件的结构强度(因物件内会有多处无谓的穿设孔),所以显然并非最理想的制造方法。因此若能直接于物件内成形管路、通道,且不需钻设破坏物件的强度,则必能解决上述常用制设方式的严重缺陷。所以,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其主要是将管路件设置于模具内,于铸料填入模具内的过程中,同时令冷却液于管路件内流通降温,据以确保管路件不致为铸料的高温所破坏,而得以形成一内部具管路的物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下列步骤A.预先制设成形一具通道的管路件,且于管路件上设一液料注入口及一液料流通口,据使液料得于液料注入口处注入管路件内及自液料流通口处流出;B.令管路件设置定位于成形物件模具内的预定位置,并将铸料填入模具内形成物件;在此同时,令液料自液料注入口处注入管路件内部并自液料流通口处流出,藉液料于管路件内流通而降低管路件的温度;C.于物件冷却成形后,退除模具取出物件,即形成一内部具管路的物件。综上所述,本案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揭露的构造,由于操作实施时,其主要是将管路件设置于模具内,于铸料填入模具内的过程中,同时令冷却液于管路件内流通降温,据以确保管路件不致为铸料的高温所破坏,而得以形成一内部具管路的物件,可彻底解决常用于物件内以钻设方式所造成的缺陷。图1是常用于物件内制设非直线状通道的示意图;图2是常用于钻头内制设非直线状通道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于物件内制设非直线状通道的成形方法示意图(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于物件内制设非直线状通道的成形方法示意图(二);图5是图4的成品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号部分10.物件11.通道 12.穿设口13.钻头14.通道 15.穿设口20.管路件 21.液料注入口22.液料流通口30.模具40.物件 41.通道现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3、图4、图5所示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包括有下列步骤A.可依实际的需求预先制设成形一具通道的管路件20,且于管路件20上开设一供冷却液填注的液料注入口21及一供冷却液流出的液料流通口22,藉此使冷却液得于液料注入口21处注入管路件20内并自液料流通口22处流出,而形成一管路件20内冷却液得以流动的状态;其中该冷却液的流速及流量的控制,可藉增设一流量控制器作调节控制;B.令管路件20设置定位于成形物件模具30内的预定位置,并将铸料31填入模具30内据以形成物件40;在铸料31灌注的同时,令冷却液自液料注入口21处注入管路件20内部并自液料流通口22处流出,藉冷却液于管路件20内流通而降低管路件20的温度,其中该冷却液的流量及流速可藉流量控制器调节,据以,调节控制物件40冷却成形的时间及状态;C.于物件40冷却成形后,退除模具30取出物件40,即一次形成一内部具管路的物件40。其次,再将本专利技术的操作动作原理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以便对本专利技术的构造及特征能有更进一步的体会与认识。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管路形成方式可适用于各种需在物件内成形管路或通道的制设,其中特别适用于以高温铸料填灌于模具30形成物件40的制设;其中于管路件20中流通冷却液降温的主要目的,是在于保护管路件20不致为铸料的高温所破坏(变形、熔化)。该管路件20内的冷却液灌注,除可自液料注入口21处灌注管路件20内部再自液料流通口22处流出,形成一流动式的冷却液流,亦可将自液料流通口22处流出的冷却液料经降温冷却处理后,再藉液料注入口21灌注而形成一循环型态的冷却液流;另一方面,更可藉由一流量控制器对流入管路件20内的冷却液流量及流速作控制,据以,调节控制物件40冷却成形的时间及状态。请参阅图1、图6所示,此为同一型态的物件10、40分别以常用的钻设方式(如图1所示)及本专利技术于物件内管路形成方式(如图6所示)所构成的通道41、11,由图中的比较明显可知,以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于物件40内所形成的通道41,不仅无多余需填补的穿设口12,且通道41型态顺畅完美;另一方面,以本专利技术于物件内形成管路的制设方式,可达成一般常用以钻设方式所无法遂行的复杂管路制设,例如多层的环形管路,多处连通的复杂管路或于一主管路内设有多层次的次管路型态(同轴管路)……等,其可适用性相当广泛,且可彻底解决常用钻设方式所造成的缺陷。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下列步骤A,预先制设成形一具通道的管路件,且于管路件上设一液料注入口及一液料流通口,据使液料得于液料注入口处注入管路件内及自液料流通口处流出;B.令管路件设置定位于成形物件模具内的预定位置,并将铸料填入模具内形成物件;在此同时,令液料自液料注入口处注入管路件内部并自液料流通口处流出,藉液料于管路件内流通而降低管路件的温度;C.于物件冷却成形后,退除模具取出物件,即形成一内部具管路的物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其主要是藉由将预先制设成形具通道的管路件设置于模具内,于铸料填入模具内的过程中,同时令冷却液于管路件内流通降低管路的温度,据以确保管路件不致为铸料的高温所破坏,得以形成一内部具管路的物件,并彻底解决常用于物件内以钻设方式所造成的诸多缺陷。文档编号B22D19/00GK1249969SQ9911945公开日2000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谢德明 申请人:谢德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件内部成形管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下列步骤:A.预先制设成形一具通道的管路件,且于管路件上设一液料注入口及一液料流通口,据使液料得于液料注入口处注入管路件内及自液料流通口处流出;B.令管路件设置定位于成形物件模具内的预定位 置,并将铸料填入模具内形成物件;在此同时,令液料自液料注入口处注入管路件内部并自液料流通口处流出,藉液料于管路件内流通而降低管路件的温度;C.于物件冷却成形后,退除模具取出物件,即形成一内部具管路的物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谢德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