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123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1:43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机体、电池、盖体以及固定件。机体具有容置槽。电池沿移动轴移入容置槽或从容置槽移出。盖体可移动地组装至机体,且相对于容置槽在开启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固定件配置在盖体上。当盖体从开启位置朝向关闭位置移动时,盖体藉由固定件将电池推入容置槽。当盖体位于关闭位置时,固定件沿移动轴抵靠电池,以将电池固定在容置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电池固定结构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不断的演进,现今的高科技已带给人类相当多的便利性,并在这个信息快速累积的时代中,3C电子产品已成为工作或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产品。然,欲使3C电子产品获得机动性且方便操作,故3C电子产品的内部会装设电池乃为统一的设计,亦即将电池置入于3C电子产品内部的电池室,用以提供所需的电力。 以数码相机为例,为了方便使用者,故需藉由电池提供数码相机所需的电力,于是会在机体的内部设有容置槽以用来容置电池,并在机体上设有盖体,以利用盖体相对于机体移动,以盖合容置槽或将电池从容置槽中移出以利更换。此外,为避免电池在容置槽内产生晃动的情形而导致接触不良的结果发生,因此尚会在容置槽中额外设置一卡固结构,在电池置入容置槽内后以卡固结构将电池固定,以确保电池与机体之间的电性连接关系。惟此举让数码相机构件数量与制造成本上皆会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如何以较精简的构件及较低的成本完成上述将电池固定在容置槽内的效果,便成为值得相关人员予以探讨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具有较精简的结构以固定电池。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机体、一电池、一盖体以及一固定件。机体具有一容置槽。电池沿一移动轴移入容置槽或从容置槽移出。盖体可移动地组装至机体。盖体相对于容置槽在一开启位置与一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固定件配置在盖体上。当盖体从开启位置朝向关闭位置移动时,盖体藉由固定件将电池推入容置槽。当盖体位于关闭位置时,固定件沿移动轴抵靠电池,以将电池固定在容置槽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池具有多个第一端子及彼此相对的一连接面与一抵靠面。这些第一端子位于连接面上。当盖体位于关闭位置时,固定件抵靠在抵靠面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抵靠面与连接面分别垂直移动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第二端子,配置在容置槽内且分别对应第一端子。当盖体位于关闭位置时,些第一端子抵靠并电性连接第二端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盖体位于开启位置时,第二端子将电池沿移动轴推离容置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件与盖体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件具有一倒角。当盖体从开启位置朝向关闭位置移动时,电池的抵靠面位于倒角的移动路径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体具有位于容置槽顶部的一轨道,而盖体具有率禹接至轨道的一活动部。活动部沿轨道移动,以驱动盖体相对于机体滑动或转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轨道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对定位部。活动部分别干涉于定位部,以使盖体位于开启位置或关闭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轨道还具有一止挡部,沿与移动轴垂直的一方向卡掣于盖体,以使盖体定位于开启位置。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藉由滑动地设置在机体上的盖体,及设置在盖体上的固定件,以让盖体相对于机体的容置槽从开启位置朝向关闭位置移动时,能以固定件将电池推入机体的容置槽内,并在盖体移至关闭位置后,盖体上的固定件能沿与电池的移动轴相同的方向抵靠在电池上,以将电池固定在容置槽内。此举让电子装置无须另行设置用以固定电池的卡固结构,因而能以较精简的构件及较低的成本便达到所需的效用。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图2A与图2B分别显示图I的电子装置于组装电池时的局部示意图。图3A与图3B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中盖体相对于机体的移动不意图。图3C与图3D分别显示对应于图3A与图3B的局部放大图。图4A至图4D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中盖体相对于机体的移动不意图。图4E是图4D的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于盖体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B是图5A的电子装置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 电子装置110、210、310 :机体112、212、312、412 :容置槽120:电池122 :第一端子130、230、330、430 :盖体140、240、340、440 :固定件142 :倒角144 :表面150 :第二端子214、314、414 :轨道214a、214b、314a、314b、414a、414b :定位部232、332、432 :活动部312a:阶段330a :周缘331 :卡扣部BI :底部Kl :卡扣方向LI :移动轴Ml :第一路径M2 :第二路径P1、P3:开启位置 P2、P4:关闭位置SI :连接面S2 :抵靠面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图2A与图2B分别显示图I的电子装置于组装电池时的局部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I、图2A与图2B,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例如是一数码相机,其包括一机体110、一电池120,一盖体130以及一固定件140。机体110具有一容置槽112,而电池120例如是一锂电池,其沿一移动轴LI移入容置槽112或从容置槽112内移出。盖体130可移动地组装在机体110上,且盖体130相对于容置槽112在一开启位置Pl与一关闭位置P2之间移动,而固定件140配置在盖体130上。当盖体130从开启位置Pl朝向关闭位置P2移动时,盖体130藉由固定件140将电池120推入容置槽112。再者,当盖体130位于关闭位置P2,亦即盖体130完全封闭容置槽112时,固定件140会沿移动轴LI抵靠电池120,以将电池120固定在容置槽112内。基于上述,藉由设置在盖体130上的固定件140,电子装置100得以利用移动盖体130的动作而藉由固定件140将电池120顶入容置槽112内,并于盖体130组装至机体110而完全封闭容置槽112时,利用固定件140沿移动轴LI将电池120固定在容置槽112内。此举相较于目前需在容置槽另行设置卡固结构方能固定电池的结构而言,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100具有较精简的构件与较低的制造成本的优势。详细而言,请再参考图2A与图2B,电池120具有第一端子122及彼此相对的一连接面S I与一抵靠面S2,其中第一端子122位于连接面S I上。再者,电子装置100还包括第二端子150,设置在容置槽112内且分别对应电池120的第一端子122,而在本实施例中,电池120的抵靠面S2与连接面S I分别垂直移动轴LI。据此,当盖体130位于关闭位置P2时,固定件140会抵靠在抵靠面S2上,进而使电池120的连接面S I抵靠在容置槽112的底部B I而达到固定电池120的效果。在此同时,位于连接面S I的第一端子122亦会抵靠在第二端子150上,以使第一端子122与第二端子150呈相互电连接的状态,以达到电池120将电力提供至机体110的效果。此外,上述第二端子150实质上为金属弹片,因而当上述电池120的第一端子122抵靠于第二端子150会同时压缩第二端子150,故而当盖体130从关闭位置P2移动至开启位置Pl (即盖体130从机体110上卸除)时,电池120失去固定件140的抵靠力量,而使这些第二端子150利用其弹力沿着移动轴LI将电池120顶离容置槽112,进而方便使用者进行抽换电池120的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机体,具有一容置槽;一电池,沿一移动轴移入该容置槽或从该容置槽移出;一盖体,可移动地组装至该机体,且该盖体相对于该容置槽在一开启位置与一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以及一固定件,配置在该盖体上,当该盖体从该开启位置朝向该关闭位置移动时,该盖体藉由该固定件将该电池推入该容置槽,当该盖体位于该关闭位置时,该固定件沿该移动轴抵靠该电池,以将该电池固定在该容置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茹凌
申请(专利权)人: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