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空气冷却用单排管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0663 阅读:4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空气冷却用单排管束,包括基管和翅片,翅片设于基管上下两个表面,基管为带倒角的矩形扁管,基管和翅片间通过整体钎焊焊接在一起,翅片为蛇形,翅片上设有扰流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管为带倒角的矩形扁管,缩短了基管长度,节省了材料更加便于清洗,保证换热强度,带倒角的矩形扁管减小应力集中,不仅大幅度提高刚度,并防止冬季基管变形后出现冻裂现象;在传统的蛇形平翅片上开设扰流孔,利用扰流孔破坏单排管束换热时的层流状态,使翅片间冷空气保持在紊流状态下进行换热,破坏原有的边界层,增强冷空气的不断交换,使翅片侧对流换热强度大幅度增加,同时提高散热器换热效率,在相同的热负荷下节省了散热器的换热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空气冷却用单排管束,属于火力发电厂、化工和空分行业等空气冷却设备。
技术介绍
直接空冷系统的换热器是系统的主体部分,单排管管内为较高温度蒸汽等介质,其热量通过钎焊在单排管基管的翅片,传到单排管管外较低温度的空气中。其制造质量、运行性能及使用寿命是其研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由于换热器设备占空冷系统投资的一半左右,因此空冷换热装置的价格、传热能力与阻力性能的优劣及使用寿命的长短,对于空冷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的换热器基管为椭圆扁管,空气侧流动通道较长,阻力较大,基管横截面较大,造成原材料成本高;通道中空气多处于层流状态,易于积灰,增加系统的清洗次数;翅 片中落入的灰尘更容易影响到换热强度。单排管换热时会出现层流和紊流现象,层流时换热速率低,紊流时换热速率高,如何依靠紊流达到更高的换热效果是一直以来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空气冷却用单排管束,它的基管为带倒角的矩形扁管,缩短了基管长度,节省了材料更加便于清洗,保证换热强度,带倒角的矩形扁管减小应力集中,不仅大幅度提高刚度,并防止冬季基管变形后出现冻裂现象;在传统的蛇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空气冷却用单排管束,包括基管(1)和翅片(2),翅片(2)设于基管(1)的上下两个表面,其特征在于:基管(1)为带倒角的矩形扁管,基管(1)和翅片(2)间通过整体钎焊焊接在一起,翅片(2)为蛇形,翅片(2)上设有扰流孔(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平邢苍汉伯·汉博瑞格茨刘学李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艾斯特空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