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出口式太阳能集热器,它包括连箱、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真空管底架、真空管尾托和支架侧板,特征是:在连箱内通过聚安脂保温层水平固定有上集水管和下集水管,上集水管的出水口与下集水管的进水口作为集热器与换热器的交换口设置在连箱的一侧或两侧,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由外玻璃管、吸热玻璃管、隔离玻璃管和内玻璃管组成,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连箱、真空管底架、真空管尾托、支架侧板一起构成适合于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应用的太阳能集热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降低生产的难度、确保产品在运输途中的抗折断能力、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和完好率、适于批量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易于安装与维护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利用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将太阳能进行光热转换、具有独立的上、下水循环通道的侧出口式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介绍
在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中,如何高效率地收集太阳光并将其转变为热能是重要的一个技术关键。申请人的专利技术专利“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专利号=201010121560.4)”由于在真空管集热器的内部构建了独立的上、下水循环通道,能够产生强大的热虹吸效应,为分离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应用基础。作为一种新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应用而言,无论是在集热器的整体设计、连箱的内部结构,还是在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与上集水管、下集水管的联接等方面,都存在一个新的设计问题。 另外,申请人在对“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专利号201010121560. 4)”的开发应用过程中,发现其存在以下缺点I、外玻璃管、吸热玻璃管、隔尚玻璃管的顶部结构复杂,必须借助高级的灯工工艺方能生产,使得在制造上存在极大的难度,不利于批量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2、顶部的玻璃法兰热应力大,一般的流水线式的退火制度难以除去应力,使得产品达不到应有的成品率。3、上、下进出水的流入口、流出口与上、下集水管对接困难,不利于产品的安装与维护。4、下集水管的中间没有定位环,稍加震动内管容易折断,成为运输过程中的重大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生产的难度、确保产品在运输途中的抗折断能力、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和完好率、适于批量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易于安装与维护的侧出口式太阳能集热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侧出口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连箱、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真空管底架、真空管尾托和支架侧板,连箱、真空管底架和支架侧板联接在一起构成框架,在框架内并列放置有若干根竖向的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的上端插入连箱内,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的下端安装在真空管底架的真空管尾托上,特征是在连箱内通过聚安脂保温层水平固定有上集水管和下集水管,上集水管的进水口与下集水管的出水口作为集热器与换热器的交换口设置在连箱的一侧或两侧;在上集水管的下面加工有若干个上集水管孔,在上集水管孔内安放有上集水管硅胶圈,在下集水管的上下两面加工有若干个同轴的下集水管通贯孔,在下集水管通贯孔内安放有下集水管硅胶圈;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中的翻边管穿过下集水管上的下集水管硅胶圈,将翻边管的中部设置的流出口置于下集水管内,将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中的内玻璃管插入上集水管上的上集水管硅胶圈内; 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由外玻璃管、吸热玻璃管、隔离玻璃管和内玻璃管组成,夕卜玻璃管、吸热玻璃管的顶部和隔离玻璃管的翻边管呈同轴排列并经高温熔封在一起,在外玻璃管的底部设有真空排气孔,外玻璃管、吸热玻璃管之间的腔体通过真空排气孔进行抽真空处理形成封闭的真空腔体,在吸热玻璃管的外表面镀有太阳能选择性吸收镀膜,形成吸热体;吸热玻璃管和隔离玻璃管之间的夹层构成热工介质的受热通道(兼做热工介质的流出通道),内玻璃管从隔离玻璃管的中间插入,内玻璃管的底部与隔离玻璃管的底部熔结在一起;内玻璃管作为热工介质的流入通道,隔离玻璃管和内玻璃管之间的夹层构成隔热层,隔热层将受热通道和流入通道隔离,起到杜绝两通道进行热交换的作用;在内玻璃管的右端外壁套有一个起固定内玻璃管作用的定位固定环,在内玻璃管的中部套有一个防止内玻璃管折断的抗折环;起支撑定位作用的不锈钢支架抵在吸热玻璃管的内底部和隔离玻璃管的底部之间,用以固定隔离玻璃管;起支撑定位作用的不锈钢支架抵在外玻璃管的内底部和吸热玻璃管的外底部之间;在隔离玻璃管的翻边管的中部(即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的右端侧壁上)设有一个与受热通道相通的流出口,内玻璃管的管口作为流入口,全玻 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的流入口与上集水管相通,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的流出口与下集水管相通。在真空腔体内的不锈钢支架上固定有吸气剂,吸气剂为钡铝镍蒸散型吸气剂或锆石墨非蒸散型吸气剂。吸气剂通过高频感应的方法加热蒸散,蒸散后的气体在外玻璃管的内表面和吸热玻璃管的外表面形成吸气膜,用于吸收残余气体,使真空腔体长期维持较高的真空度,真空腔体内的真空度保持5*10_3Pa。热循环是这样进行的热工介质从上集水管的进水口流入,经上集水管将热工介质分配给各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的流入口进入流入通道,热工介质在进入流入通道的底部后充满受热通道,吸热玻璃管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后使受热通道中的热工介质的温度升高,在虹吸效应的驱动下,受热后的热工介质经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的流出口汇聚到下集水管内,再经下集水管的出水口流出。申请人:为使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进一步贴近实用,对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的结构进行了新的设计,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改进1、去除了顶部的玻璃法兰结构,改变了外玻璃管、吸热玻璃管、隔离玻璃管三者的封接方式,做到了易于封接与退火,降低了生产的难度,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2、将流出口设计在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的侧面,方便了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与连箱的连接,使得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的安装与传统的直插式安装方法一致,易于安装与维护。3、在内玻璃管的中间部分加设了抗折环,确保了产品在运输途中的抗折断能力,提高了产品的完好率。经过上述改直后,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真正成为加工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可靠、适合大规模生产的新型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I、由于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内部具有独立的上、下水循环通道,热媒在一个管程里的温差可达70 — 90度,能够产生强大的热虹吸效应,是理想的分离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器,可广泛应用于阳台式、壁挂式太阳能热水系统。2、采用了改进后的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降低了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生产的难度,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确保了产品在运输途中的完好率。3、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内水量少,热容小,热转换效率高,与其他真空管型集热器比较,能多提供30%左右的有用热水。4、设计了独特的连箱结构,方便了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与连箱的联接,使得真空管的安装与传统的直插式安装方法一致,易于安装与维护,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故障率低等特点。附图说明图I为实施例I的平面示意 图2为实施例I的内部结构示意 图3为实施例I的局部放大 图4为实施例I的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的剖面示意 图6为实施例3的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的剖面示意 图7为实施例4的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I : 一种侧出口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连箱I、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2、真空管底架3、真空管尾托4和支架侧板5,连箱I、真空管底架3和支架侧板5联接在一起构成框架,在框架内并列放置有若干根竖向的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2,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2的上端插入连箱I内,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2的下端安装在真空管底架3的真空管尾托4上,在连箱I内通过聚安脂保温层10水平固定有上集水管8和下集水管9,上集水管8的进水口 6与下集水管9的出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出口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连箱、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真空管底架、真空管尾托和支架侧板,连箱、真空管底架和支架侧板联接在一起构成框架,在框架内并列放置有若干根竖向的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的上端插入连箱内,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的下端安装在真空管底架的真空管尾托上,特征是:在连箱内通过聚安脂保温层水平固定有上集水管和下集水管,上集水管的进水口与下集水管的出水口作为集热器与换热器的交换口设置在连箱的一侧或两侧;在上集水管的下面加工有若干个上集水管孔,在上集水管孔内安放有上集水管硅胶圈,在下集水管的上下两面加工有若干个同轴的下集水管通贯孔,在下集水管通贯孔内安放有下集水管硅胶圈;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中的翻边管穿过下集水管上的下集水管硅胶圈,将翻边管的中部设置的流出口置于下集水管内,将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中的内玻璃管插入上集水管上的上集水管硅胶圈内;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由外玻璃管、吸热玻璃管、隔离玻璃管和内玻璃管组成,外玻璃管、吸热玻璃管的顶部和隔离玻璃管的翻边管呈同轴排列并经高温熔封在一起,在外玻璃管的底部设有真空排气孔,外玻璃管、吸热玻璃管之间的腔体通过真空排气孔进行抽真空处理形成封闭的真空腔体,在吸热玻璃管的外表面镀有太阳能选择性吸收镀膜,形成吸热体;吸热玻璃管和隔离玻璃管之间的夹层构成热工介质的受热通道,内玻璃管从隔离玻璃管的中间插入,内玻璃管的底部与隔离玻璃管的底部熔结在一起;内玻璃管作为热工介质的流入通道,隔离玻璃管和内玻璃管之间的夹层构成隔热层,隔热层将受热通道和流入通道隔离,起到杜绝两通道进行热交换的作用;在内玻璃管的右端外壁套有一个起固定内玻璃管作用的定位固定环,在内玻璃管的中部套有一个防止内玻璃管折断的抗折环;起支撑定位作用的不锈钢支架抵在吸热玻璃管的内底部和隔离玻璃管的底部之间,用以固定隔离玻璃管;起支撑定位作用的不锈钢支架抵在外玻璃管的内底部和吸热玻璃管的外底部之间;在隔离玻璃管的翻边管的中部设有一个与受热通道相通的流出口,内玻璃管的管口作为流入口,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的流入口与上集水管相通,全玻璃双通道真空管集热器的流出口与下集水管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艳频,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吴艳频,吴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