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烟气发生器,其炉体由隔墙分隔成连通的燃烧室沉降室,燃烧室底部设置有炉排,沉降室开设有出烟管,隔墙开设窗孔并在该窗孔中安装具有均布通孔的孔板,通孔周围延伸出挡片,生物质烟气中含有的火星撞击孔板后掉落至炉膛中继续燃烧,提高燃烧效率,同时,也阻挡了火星进入沉降室。对于不可燃杂质,也被孔板阻挡而不能进入沉降室。孔板将火星和不可燃杂质阻挡而不能进入沉降室,在沉降室内掉落的生物质灰不含有火星和不可燃杂质,提高生物质灰的纯度,有利于清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烧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生物质烟气发生器。
技术介绍
随着化石和矿物能源已知探明储量的日益减少,传统能源正在加速朝向枯竭的边缘。为了积极应付即将到来能源危机,人们找到了替代的可再生能源,而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绝色能源。正因为如此,近年来生物质燃料的开发、循环利用、生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生物质燃料的原料主要取之农林废弃物,取之不尽,通过一系列的深加工,通常生产出生物质颗粒或粉料,将两者分别进行燃烧后转化成生物质能源为工业提供了替代能源,不仅解决了农林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还减少了 CO2和有害气体向大气排放。 生物质原料,如农林废弃物、秸杆、木屑、树皮等,经燃烧设备燃烧后产生生物质热能,我们称之为生物质烟气。现有的生物质烟气发生器,在烟气从燃烧室运行至沉降室的过程中,会由于夹杂的火星带走部分热能,且火星掉落至沉降室后,会形成大量的灰渣块,不利于沉降室内生物质炭的清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燃烧效率的生物质烟气发生器。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质烟气发生器,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由隔墙分隔成连通的燃烧室沉降室,燃烧室底部设置有炉排,沉降室开设有出烟管,所述隔墙开设窗孔并在该窗孔中安装具有均布通孔的孔板,所述通孔周围延伸出挡片。进一步地,所述窗孔的下平面设计成斜面。所述燃烧室的内腔为圆筒形,其壁体设置有输送不同生物质燃料的至少两组进料管。所述燃烧室的壁体设置输送生物质颗粒进料的颗粒进料管和输送生物质粉料的粉料进料管。所述颗粒进料管自上至下地倾斜插入燃烧室壁体中。所述粉料进料管切向地插入燃烧室壁体中。所述燃烧室设置若干个送风孔,所述沉降室开设若干个配风孔。所述颗粒进料管连接螺旋进料器。所述粉料进料管连接给料器和风机。所述出烟管连接旋风除尘器。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隔墙的窗孔安装了鱼鳞式孔板,火星撞击孔板后掉落至炉膛中继续燃烧,提高燃烧效率,同时,也阻挡了火星进入沉降室。对于不可燃杂质,也被孔板阻挡而不能进入沉降室。孔板将火星和不可燃杂质阻挡而不能进入沉降室,在沉降室内掉落的生物质灰不含有火星和不可燃杂质,提高生物质灰的纯度,有利于清除。除了上述主要优越功能,还有其它特点I、选择进料。由于在炉体的壁体上设置了颗粒进料管和粉料进料管,实现了双料同时混合进料功能,也实现了切换选择进料功能。2、定量进料。生物质颗粒由螺旋进料器自动输送,输送量可根据炉膛的燃烧情况实时调节。3、烟气质量高。烟气出口连接旋风除尘器,能够将微小灰尘彻底除去,提高了烟气的干净程度。附图说明图I为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A向剖面图。 图3为孔板的侧视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具体描述。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燃烧器由炉体19、螺旋进料器17、风机18和旋风除尘器3组成。炉体19被隔墙6分成了燃烧室I和沉降室2,燃烧室I用于燃烧生物质燃料(如生物质颗粒、生物质粉料等),沉降室2用于将烟气中的大体积颗粒自然沉降。燃烧室I的内腔为圆筒形,燃烧室I的壁体插置有颗粒进料管11和粉料进料管13,实际生产中,可以仅采用颗粒进料也可以仅采用粉料进料,达到选择不同燃料的目的,当然,也可以将按颗粒与粉料按一定的配比混合后送料。颗粒进料管11位于粉料进料管13的上方。颗粒进料管11自上而下倾斜30度插入到燃烧室I壁体中,使颗粒燃料沿着倾斜管体溜入炉膛,落到炉排14上面。颗粒进料管11连接螺旋进料器17,螺旋进料器17不仅能实现自动给料,也能实现定量输送颗粒,有利于计划生产。燃烧室I开设若干个送风孔10,当处于颗粒燃烧状态时,为炉膛提供所需空气。粉料进料管13连接风机18,并在进口端设置给料器12,在风机18的鼓风作用下,将给料器12的粉料送入到炉膛内。燃烧室I下部作为炉膛,炉膛设置有炉排14,炉膛底部的灰室16开设清灰通道15。为了防止燃烧室I温度瞬间超过额定温度而发生爆炸,燃烧室I上部还设置有防爆门8。沉降室2的壁体开设若干配风孔5,主要为除尘器提供旋风压力,也为了提高自然沉降能力。沉降室2设置一出风口 4,并在该出风口 4连接出烟管,出烟管连接一旋风除尘器3,通过将灰尘除尘后,将干净的生物质烟气输送出去供利用。如图2所示,粉料进料管13壁体与燃烧室I内壁相切,当由风机18输送粉料入燃烧室I后,自形成旋风,使粉料均匀分散于火焰中,易于充分燃烧。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阻挡火星进入沉降室2,在隔墙6上端掏空出一窗孔,并在该窗孔安装一孔板7,孔板7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通孔的1/2周围延伸设置挡片20,挡片呈弯月形。孔板的光滑面(非挡片面)朝向燃烧室,当烟气通过孔板7时,火星撞击挡片而掉落,同时也阻挡了大直径颗粒进入沉降室2中,而较干净烟气通过网孔进入沉降室2。为了配合被阻挡的火星掉落至炉膛中,窗孔的下平面设计成斜面9(相当于隔墙6顶端设置一倾斜平面),火星掉落至此处,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落至炉排14中,继续参与燃烧,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由于燃烧室I的温度超过150度,孔板7需采用耐高温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选择颗粒或粉料的其中一种生物质燃料,或是按一定配比(颗粒比粉料为8 2)混合两种燃料,由螺旋进料器或风机向送料管输送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后,形成了生物质烟气,在经过孔板时,烟气被分割成小股烟气流,其中的火星和大直径颗粒与挡片碰撞,被阻挡后失去运动轨迹,在重力作用掉落,掉落的火星沿着隔墙的斜面滑落至炉膛中继续参与燃烧,而大直径颗粒被阻止进入沉降室,使较干净生物质烟气通过孔板后进入沉降室,进而将炭灰自然沉降,此时,通过配风孔通入空气,加大自然沉降效果,也为后续除尘器提供旋风 压力。生物质烟气进入旋风除尘器,将含有的微小灰尘去除,最终输出干净生物质烟气。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质烟气发生器,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由隔墙分隔成连通的燃烧室和沉降室,燃烧室底部设置有炉排,沉降室开设有出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开设窗孔并在该窗孔中安装具有均布通孔的孔板,所述通孔周围延伸出挡片。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孔的下平面设计成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内腔为圆筒形,其壁体设置有输送不同生物质燃料的至少两组进料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壁体设置输送生物质颗粒进料的颗粒进料管和输送生物质粉料的粉料进料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进料管自上至下地倾斜插入燃烧室壁体中。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进料管切向地插入燃烧室壁体中。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设置若干个送风孔,所述沉降室开设若干个配风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进料管连接螺旋进料器。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进料管连接给料器和风机。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烟管连接旋风除尘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烟气发生器,其炉体由隔墙分隔成连通的燃烧室沉降室,燃烧室底部设置有炉排,沉降室开设有出烟管,隔墙开设窗孔并在该窗孔中安装具有均布通孔的孔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烟气发生器,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由隔墙分隔成连通的燃烧室和沉降室,燃烧室底部设置有炉排,沉降室开设有出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开设窗孔并在该窗孔中安装具有均布通孔的孔板,所述通孔周围延伸出挡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厚春,马革,张湘波,刘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