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装置和增压缸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010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压装置和一种增压缸,该增压装置和增压缸均包括相互分隔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两个腔室内分别设置有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并且两个活塞通过活塞杆固定连接,两个活塞将两个腔室均分隔成无杆腔和有杆腔,其中,第一无杆腔与具有第一压力的增压介质连通,第二无杆腔与被增压介质连通,并且第二有杆腔和第二无杆腔连通,第一有杆腔和第一无杆腔不连通,以使得被增压介质具有大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因此在增压过程取得受力平衡后,被增压介质与增压介质的压力之比只取决于第一活塞与活塞杆的有效面积之比,因此能够大范围的对被增压介质进行增压。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增压装置和增压缸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介质的增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增压装置和一种增压缸。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大型工程机械、建筑设备等的发展,对例如液压油等工作介质进行增压越来越成为本领域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通常采用一种增压缸来实现对介质的增压。该增压缸主要包括连通增压介质的增压腔和两套被增压介质的被增压腔,并通过两腔之间的有效面积之比来实现被增压介质的增压。然而,由于采用这种方式,现有技术中的增压缸的增压范围较小,通常为一倍至数倍;而增压范围稍大的增压缸,或者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或者需要几级增压缸进行增压;从而使得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另外,由于两腔之间难以完全实现密封,所以难以实现性 质差异较大的介质之间的增压。例如使用气体对液体进行增压。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增压范围大的增压缸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压装置,该增压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并且能够对被增压介质进行实现高倍率的增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压缸,该增压缸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并且能够对被增压介质实现高倍率的增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包括相互分隔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能够沿所述第一腔室移动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能够沿所述第二腔室移动的第二活塞,并且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通过活塞杆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活塞将所述第一腔室分隔成第一无杆腔和第一有杆腔,该第二活塞将所述第二腔室分隔成第二无杆腔和第二有杆腔,其中,所述第一无杆腔与具有第一压力的增压介质连通,所述第二无杆腔与被增压介质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有杆腔和所述第二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一有杆腔和所述第一无杆腔不连通,以使得所述被增压介质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优选地,所述第二腔室上设置有用于输送所述被增压介质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无杆腔和所述第二有杆腔均与该第一接口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腔室上设置有用于输送所述增压介质的第二接口,该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无杆腔连通,并且所述第一腔室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油缸腔连通的第三接口,该第三接口用于输送润滑油脂。。优选地,所述增压缸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活塞和/或所述第二活塞的行程的行程检测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增压缸,所述增压缸包括缸筒和缸底,所述缸底将所述缸筒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能够沿所述第一腔室移动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能够沿所述第二腔室移动的第二活塞,并且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通过活塞杆固定连接,该活塞杆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缸底,其中,所述第一活塞将所述第一腔室分隔成第一无杆腔和第一有杆腔,该第二活塞将所述第二腔室分隔成第二无杆腔和第二有杆腔,其中,所述第一无杆腔与具有第一压力的增压介质连通,所述第二无杆腔与被增压介质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有杆腔和所述第二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一有杆腔和所述第一无杆腔不连通,以使得所述被增压介质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优选地,所述第二腔室上设置有用于输送所述被增压介质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无杆腔和所述第二有杆腔均与该第一接口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口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无杆腔相对应的所述缸筒上,并且所述第二有杆腔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腔室上设置有用于输送所述增压介质的第二接口,该第二接口 与所述第一无杆腔连通,并且所述第一腔室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油缸腔连通的第三接口,该第三接口用于输送润滑油脂。优选地,所述增压缸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活塞和/或所述第二活塞的行程的行程检测装置。优选地,所述行程检测装置包括指示杆和指示尺,所述指示尺固定在所述缸筒的端部,所述指示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塞上,所述指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缸筒的端部并能够沿所述指示尺移动。优选地,所述缸筒的端部固定有遮盖所述指示尺的防护罩。通过上述巧妙设计的技术方案,由于第二有杆腔和第二无杆腔相互连通,而第一有杆腔和第一无杆腔相互不连通,因此在增压过程取得受力平衡后,被增压介质的第二压力与增压介质的第一压力之比将取决于第一活塞的有效面积与活塞杆有效面积之比,而与第二活塞的有效面积无关,因此能够大范围的对被增压介质进行增压。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增压装置和增压缸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增压缸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 第一腔室 2 第二腔室3 第一活塞 4 第二活塞5 活塞杆6 缸筒8 行程检测装置9 防护罩11 第一无杆腔 12 第一有杆腔21 第二无杆腔 22 第二无杆腔61 管路62 缸底63密封件81 指示杆82指示尺A第一接口 B 第二接口C第三接口PO第一压力 Pl 第二压力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下面将结合图I主要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增压装置的一种优选 实施方式,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增压缸进行说明,该增压装置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选方式中的一体式增压缸外,还可以由两个独立的缸体对接而成。另外还可以不同于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能够实现二级增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增压装置还可以实现更多级的增压,例如采用依次串联多个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增压缸的方式实现。因此,只要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增压装置的构思下,即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结构,利用第一活塞和活塞杆的有效面积之决定增压倍数的方式,各种有别于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其他未提及实施方式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中。如图I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增压缸,增压缸包括缸筒6和缸底62,缸底62将缸筒6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腔室I和第二腔室2,第一腔室I内设置有能够沿第一腔室I移动的第一活塞3,第二腔室2内设置有能够沿第二腔室2移动的第二活塞4,并且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4通过活塞杆5固定连接,该活塞杆5可滑动地穿过缸底62,其中,缸筒6的两端可由端盖(未标识)封闭,从而能够实现第二活塞4能够与第一活塞4同时运动,即两个活塞能够通过活塞杆5传递力。其中,第一活塞3将第一腔室I分隔成第一无杆腔11和第一有杆腔12,该第二活塞4将第二腔室2分隔成第二无杆腔21和第二有杆腔22,其中,第一无杆腔11与具有第一压力PO的增压介质连通,即将第一无杆腔11作为增压腔,第二无杆腔21与被增压介质连通,并且第二有杆腔22和第二无杆腔21连通,即将第二无杆腔21和第二有杆腔22作为被增压腔室。并且在增压过程中,第一有杆腔12和第一无杆腔11不连通,以使得被增压介质具有大于第一压力PO的第二压力P1。其中为了分析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增压缸对被增压介质进行增压的原理,首先假设第一活塞3的有效面积为Al,第二活塞4的有效面积为A2,活塞杆5的有效面积为A3,其中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及的“有效面积”是该部件上有效的受力面积。因此,第一无杆腔11对第一活塞3的力为P0XA1,方向向左,第二无杆腔21对第二活塞4的力为Pl XA2,方向向右,除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装置包括相互分隔的第一腔室(1)和第二腔室(2),所述第一腔室(1)内设置有能够沿所述第一腔室(1)移动的第一活塞(3),所述第二腔室(2)内设置有能够沿所述第二腔室(2)移动的第二活塞(4),并且所述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4)通过活塞杆(5)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活塞(3)将所述第一腔室(1)分隔成第一无杆腔(11)和第一有杆腔(12),该第二活塞(4)将所述第二腔室(2)分隔成第二无杆腔(21)和第二有杆腔(22),其中,所述第一无杆腔(11)与具有第一压力(P0)的增压介质连通,所述第二无杆腔(21)与被增压介质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有杆腔(22)和所述第二无杆腔(21)连通,所述第一有杆腔(12)和所述第一无杆腔(11)不连通,以使得所述被增压介质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压力(P0)的第二压力(P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纯新刘权王启涛蒋浩中刘学俭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