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征鹏专利>正文

高炉炉渣粒化与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39324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炉渣粒化与余热回收装置,主要由溜渣口(1)、液渣斗(2)、速冷腔(3)、星形卸渣轮(9)、风冷腔(10)组成;速冷腔(3)又分为上部的粒化轮组部分和下部的水淬部分;速冷腔(3)与风冷腔(10)之间由星形卸渣轮(9)联结。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节约水资源的耗用,降低周边环境的污染,能够将绝大多数甚至全部的冷却水变为蒸汽得到利用,蒸汽冷凝水还可以继续回收利用;同时采用风冷获得的热循环空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余热。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继续采用了机械破碎和水淬工艺保证了颗粒渣的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保证有效地对液态高炉渣进行粒化,从而保证能够对液态高炉渣的热量进行充分有效的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技术,涉及炼铁
,特别涉及到一种高炉炉渣粒化与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钢铁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既是能耗大户也是污染物排放大户,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保证我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和条件。高炉渣是一种非常有利用价值的二次资源和二次能源,高炉每生产一吨生铁平均产出高炉渣约400公斤左右,炼铁过程中产生的液态高炉渣温度在1400°C以上,每吨渣的含热量约相当于60kg标煤的发热量。目前普遍采用水淬的方式粒化并冷却高温液态高炉渣,其耗水量大,污染周边环境,热量无法回收,大量高品质的余热资源被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炉炉渣粒化与余热回收装置,以达到有效回收、利用高温高炉渣的余热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高炉炉渣粒化与余热回收装置主要由溜渣口(I)、液渣斗(2)、速冷腔(3)、星形卸渣轮(9)、风冷腔(10)组成。溜渣口⑴位于该装置的顶部,其进口稍高连接高炉出铁场渣沟,出口稍低位于液渣斗(2)的上方;液渣斗(2)下部连接速冷腔(3);速冷腔(3)的下部安装星形卸渣轮(9)并连接于底部的风冷腔(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炉渣粒化与余热回收装置,主要由溜渣口(1)、液渣斗(2)、速冷腔(3)、星形卸渣轮(9)、风冷腔(10)组成。其特征在于溜渣口(1)位于该装置的顶部,其进口稍高连接高炉出铁场渣沟,出口稍低位于液渣斗(2)的上方;液渣斗(2)下部连接速冷腔(3);速冷腔(3)的下部安装星形卸渣轮(9)并连接于底部的风冷腔(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征鹏邱润强
申请(专利权)人:许征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