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氮氧化合物
,具体涉及到小分子凝胶。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以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作为胶凝剂形成的超分子凝胶备受研究者们关注。此类凝胶主要是指小分子有机胶凝剂(LMOGs)通过氢键、π-π堆积、范德华力、静电、配位、以及偶极等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将溶剂固定于其中所形成的一种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的物质形态。也就是说,小分子凝胶实质上是一类物理凝胶。正是由于这些弱相互作用,决定了小分子凝胶往往具有优于化学凝胶和聚合物凝胶的优异性能,例如对光、电、主客体、氧化/还原、剪切作用等的刺激响应性,因此,小分子凝胶被广泛应用于传感、药物缓释、分子器件、先进材料制备等领域。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弱相互作用,导致 了小分子凝胶的稳定性(如机械强度)远不如化学凝胶,例如凝胶的三维网络结构容易被破坏,机械强度普遍不高等,这些缺点都严重限制了小分子凝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此外,基于现代社会对环境和能源的要求日益提高,具有自修复或自愈合能力的材料受到研究者们强烈关注。此类材料在受到外界破坏后,可通过某种作用恢复其性能,此类材料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涂层材料、人造生物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愈合小分子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步骤组成:(1)合成式Ⅰ化合物在流速为0.6~0.8mL/s的氩气条件下,向二胺与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20~50的混合物中滴加浓度为0.06mol/L的胆固醇氯甲酸酯二氯甲烷溶液,胆固醇氯甲酸酯与二胺的摩尔比为1:2~20,过滤、洗涤、干燥,制备成式Ⅰ化合物,其反应方程式如下:式中n的取值为2或3或4或6;(2)合成式Ⅱ化合物将4?氯?7?硝基苯并?2?氧杂?1,3?二唑(NBD?Cl)与式Ⅰ化合物加入到四氢呋喃中,4?氯?7?硝基苯并?2?氧杂?1,3?二唑与式Ⅰ化合物、四氢呋喃的摩尔比为1:1~2:50~100,氩气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喻,许智燕,晏妮,彭军霞,张莎莎,刘凯强,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