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发酵有机肥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8602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秸秆发酵有机肥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A、用作物秸秆、树叶、杂草、锯末、酒糟、糠醛渣等有机废弃物做原料。先将原料水分控制在70%左右,如原料中水分较少,要用水浇湿浇透,保证水分适当;B、较长的作物秸秆如玉米秆、高梁杆需进行粉碎,(因原料太长,不便拌种和翻倒)C、每1000公斤干基原料用水浇湿浇透后可用5公斤菌液+1%的豆饼或尿素拌均,撒在原料中翻倒混匀,然后堆成宽2米、高1米长度不限的条形堆,用塑料布盖好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制作方便,抑制病虫害,改善土壤环境与酸碱度,有利于作物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秸杆发酵有机肥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肥料,主要含有氮、磷、钾元素,为泥土补充流失的营养 ,从而增加作物的产量,但是,随着化肥施用的频繁且单一的使用,给土壤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土壤在缺乏充足的有机质的条件下,土壤团粒结构难以形成,土壤粒子之间的粘附力减弱,而今减低了土壤的保水能力。当泥土无法保持充足的水分时,即使化肥质素高,也不易于化肥在有利的条件下释放养分。为解决长期使用单一化肥引发的问题,市场上出现了有机肥,有机肥中不仅含有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有机养分,有机肥是最全面的肥料。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I、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有机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状况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和缓冲 能力,为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2、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各种营养元素,为农作物提供营养。有机肥腐解后,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供能量和养料,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活性物质等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3、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有机肥含有养分多但相对含量低,释放缓慢,而化肥单位养分含量高,成分少,释放快。两者合理配合施用,相互补充,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还能促进土壤和化肥中矿质养分的溶解。有机肥与化肥相互促进,有利于作物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有机肥虽有上述优点,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有机肥、配方与制作工艺过于复杂,加入菌种的种类与方法导致成本过高,增加了农民的负担。鉴于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出现一种工艺简单,制作方便,抑制病虫害,改善土壤环境与酸碱度,有利于作物生长的一种秸杆发酵有机肥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制作方便,抑制病虫害,改善土壤环境与酸碱度,有利于作物生长的一种秸杆发酵有机肥的制造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秸杆发酵有机肥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A、用作物秸杆、树叶、杂草、锯末、酒糟、糠醛渣等有机废弃物做原料。先将原料水分控制在70%左右,如原料中水分较少,要用水浇湿浇透,保证水分适当; B、较长的作物秸杆如玉米杆、高梁杆需进行粉碎,(因原料太长,不便拌种和翻倒) C、每1000公斤干基原料用水浇湿浇透后可用5公斤菌液+1%的豆饼或尿素拌均,撒在原料中翻倒混匀,然后堆成宽2米、高I米长度不限的条形堆,用塑料布盖好即可; D、经过24小时堆内温度可达50°C左右,48小时温度可上升至70°C左右,经过几天的持续高温,堆温逐步下降,大约二周左右时间,发酵后的原料全部腐熟,原料中的虫卵、草籽及病源菌全被杀死,秸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堆体比刚堆时塌陷1/3或1/2,发酵后的原料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制作方便,抑制病虫害,改善土壤环境与酸碱度,增加肥料氮含量,有利于作物长势。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专利技术秸杆发酵有机肥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A、用作物秸杆、树叶、杂草、锯末、酒糟、糠醛渣等有机废弃物做原料。先将原料水分控制在70%左右,如原料中水分较少,要用水浇湿浇透,保证水分适当; B、较长的作物秸杆如玉米杆、高梁杆需进行粉碎,(因原料太长,不便拌种和翻倒) C、每1000公斤干基原料用水浇湿浇透后可用5公斤菌液+1%的豆饼或尿素拌均,撒在原料中翻倒混匀,然后堆成宽2米、高I米长度不限的条形堆,用塑料布盖好即可; D、经过24小时堆内温度可达50°C左右,48小时温度可上升至70°C左右,经过几天的持续高温,堆温逐步下降,大约二周左右时间,发酵后的原料全部腐熟,原料中的虫卵、草籽及病源菌全被杀死,秸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堆体比刚堆时塌陷1/3或1/2,发酵后的原料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 本专利技术制造方法采用如下配比配置 例I秸杆发酵有机肥,其中,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原料 植物原料 1000公斤 益生菌液 5公斤 豆饼10公斤 尿素10公斤。 例2秸杆发酵有机肥,其中,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原料 植物原料 1200公斤 益生菌液 8公斤 豆饼15公斤 尿素15公斤。 例3秸杆发酵有机肥,其中,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原料 植物原料 1100公斤 益生菌液 7公斤 豆饼12公斤 尿素12公斤。 制造方法用作物秸杆、树叶、杂草、锯末、酒糟、糠醛渣等有机废弃物做原料。先将原料水分控制在70%左右,如原料中水分较少,要用水浇湿浇透,保证水分适当。较长的作物秸杆如玉米杆、高梁杆需进行粉碎,(因原料太长,不便拌种和翻倒。)每1000公斤干基原料用水浇湿浇透后可用5公斤菌液+ 1%的豆饼或尿素拌均,撒在原料中翻倒混匀,然后堆成宽2米、高I米长度不限的条形堆,用塑料布盖好即可。经过24小时堆内温度可达50°C左右,48小时温度可上升至70°C左右,经过几天的持续高温,堆温逐步下降,大约二周左右时间,发酵后的原料全部腐熟,原料中的虫卵、草籽及病源菌全被杀死,秸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堆体比刚堆时塌陷1/3或1/2。发酵后的原料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此时秸杆等原料发酵过程全部完成,用这种方法发酵成的有机肥,可直接用于农作物做基肥使用,也可倒碎过筛,装袋 作为商品肥出售。权利要求1. 一种秸杆发酵有机肥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用作物秸杆、树叶、杂草、锯末、酒糟、糠醛渣等有机废弃物做原料; 先将原料水分控制在70%左右,如原料中水分较少,要用水浇湿浇透,保证水分适当; B、较长的作物秸杆如玉米杆、高梁杆需进行粉碎,(因原料太长,不便拌种和翻倒) C、每1000公斤干基原料用水浇湿浇透后可用5公斤菌液+1%的豆饼或尿素拌均,撒在原料中翻倒混匀,然后堆成宽2米、高I米长度不限的条形堆,用塑料布盖好即可; D、经过24小时堆内温度可达50°C左右,48小时温度可上升至70°C左右,经过几天的持续高温,堆温逐步下降,大约二周左右时间,发酵后的原料全部腐熟,原料中的虫卵、草籽及病源菌全被杀死,秸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堆体比刚堆时塌陷1/3或1/2,发酵后的原料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其中,包括如下步骤A、用作物秸秆、树叶、杂草、锯末、酒糟、糠醛渣等有机废弃物做原料。先将原料水分控制在70%左右,如原料中水分较少,要用水浇湿浇透,保证水分适当;B、较长的作物秸秆如玉米秆、高梁杆需进行粉碎,(因原料太长,不便拌种和翻倒)C、每1000公斤干基原料用水浇湿浇透后可用5公斤菌液+1%的豆饼或尿素拌均,撒在原料中翻倒混匀,然后堆成宽2米、高1米长度不限的条形堆,用塑料布盖好即可;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制作方便,抑制病虫害,改善土壤环境与酸碱度,有利于作物生长。文档编号C05G3/00GK102887751SQ201210427319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者曲田桂 申请人:青岛嘉禾丰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发酵有机肥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用作物秸秆、树叶、杂草、锯末、酒糟、糠醛渣等有机废弃物做原料;先将原料水分控制在70%左右,如原料中水分较少,要用水浇湿浇透,保证水分适当;B、较长的作物秸秆如玉米秆、高梁杆需进行粉碎,(因原料太长,不便拌种和翻倒)C、每1000公斤干基原料用水浇湿浇透后可用5公斤菌液+1%的豆饼或尿素拌均,撒在原料中翻倒混匀,然后堆成宽2米、高1米长度不限的条形堆,用塑料布盖好即可;D、经过24小时堆内温度可达50℃左右,48小时温度可上升至70℃左右,经过几天的持续高温,堆温逐步下降,大约二周左右时间,发酵后的原料全部腐熟,原料中的虫卵、草籽及病源菌全被杀死,秸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堆体比刚堆时塌陷1/3或1/2,发酵后的原料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田桂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嘉禾丰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