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林业生物
技术介绍
紫莖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原产中、南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在20世纪40年代由緬甸传入云南省临沧地区最南部的沧源、耿马等县,现已在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湖北、西藏等省区广泛分布,并随西南风向东、北蔓延。到目前为止,西南地区80%面积的土地都有紫茎泽兰分布,仅云南省的分布面积就达250多万公顷。由于紫茎泽兰的繁殖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在干旱贫瘠的荒坡隙地、墙头、岩坎、石缝均能生长,扩散速度约为60千米/年。然而紫茎泽兰具有较强的毒性,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牛羊中毒,严重破坏植被群落结构,影响生态环境、园林景观及农业生产,被称为植物界里的“杀手”、“头号入侵植物”。 开展紫茎泽兰的综合利用,实现变恶为宝,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野生资源的肆意蔓延,减轻紫茎泽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为此,国内外学者对紫茎泽兰的开发潜力进行了挖掘,如开发成刨花板、活性炭、饲料、有机肥、染料、杀虫剂等,但目前,还没有涉及利用紫茎泽兰制备轻基质的开发。专利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利用紫茎泽兰制备轻基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混料:将紫茎泽兰秸秆粉碎至长度在1cm以内的碎末,与肥料、促腐剂混合,加水搅拌均匀,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在60~65%;b、发酵:将步骤a混合好的物料堆成宽1.5~2米、高1~1.2米的堆体进行发酵,堆体温度达到60~70℃后持续7~15天,当堆体温度下降至≤40℃时将堆体摊开,干燥物料至含水量为20~40%,即得到轻基质;其中,发酵期间,每4~5天翻料一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华,郑伟,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市西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