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麦秸秆发酵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93316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02:41
一种麦秸秆发酵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赤玉土30‑50份、麦秸秆30‑50份、中药药渣3‑5份、砻糠灰3‑5份、微量元素肥料0.5‑2份、微生物菌剂0.5‑1份、发酵粉0.5‑2份;所述中药药渣中包括,丁香药渣35%、山茱萸药渣35%、玉竹药渣30%;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序:(1)玉米杆发酵;(2)中药药渣酶解;(3)粉碎;(4)混合;(5)制粒;(6)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麦秸秆发酵有机肥,采用赤玉土、麦秸秆、中药药渣、砻糠灰、微量元素肥料制成,配方合理,可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需求,同时充分利用了中药药渣,在利用废弃物的同时,提高了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麦秸秆发酵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农业种植大量、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有机质缺乏,氮、磷、钾比例失衡,农业病虫害处于较严重状态,农药尤其是剧毒农药被大量使用,并危及我国粮油及其食品的安全。大量使用麦秸秆、菜籽和甘蔗生产及加工废料生产的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会使水稻、油菜和甘蔗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质、氮、磷、钾、硅、铁等营养组分回归土地,改良土壤,恢复肥力,提高作物抗逆性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转型,具有现实的和战略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麦秸秆发酵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赤玉土、麦秸秆、中药药渣、砻糠灰、微量元素肥料制成,配方合理,可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需求,同时充分利用了中药药渣,在利用废弃物的同时,提高了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麦秸秆发酵有机肥,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赤玉土30-50份、麦秸秆30-50份、中药药渣3-5份、砻糠灰3-5份、微量元素肥料0.5-2份、微生物菌剂0.5-1份、发酵粉0.5-2份。所述中药药渣中包括,丁香药渣35%、山茱萸药渣35%、玉竹药渣30%。所述微量元素肥料为铜肥、锌肥、钼肥、钾肥、磷肥、钙肥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微生物菌剂为微生物产气剂、农药残留降解菌剂、光合菌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发酵粉是由豆饼、酵母菌按20-25:1的比例制成。所述一种麦秸秆发酵有机肥,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序:(1)麦秸秆发酵:取新鲜优质的麦秸秆,切制成2-3cm长,加入5-8倍清水浸泡,浸泡至含水量为55-65%后,取出后逐层堆放,每堆放一层在其表面均匀的喷洒发酵粉,用干草覆盖发酵,发酵8-10天后,得到发酵后的玉米秆;其中,发酵粉和麦秸秆的比例为0.5-1:100;(2)中药药渣酶解:选取丁香药渣、山茱萸药渣、玉竹药渣,混合后加入3-5倍的水,浸泡至含水量在70-80%后,取出置于容器内,加入纤维素酶,于50-60℃条件下,酶解1-2h,得到酶解后的中药药渣;其中,纤维素酶和中药药渣的比例为1:100;(3)粉碎:取发酵后的麦秸秆,酶解后的中药药渣分别置于烘干机内,于50-60℃条件下烘干至水分含量在10%以下,再分别置于粉碎机内,粉碎至100-120目,得到麦秸秆粉、中药药渣粉,备用;(4)混合:按重量份数,取微生物菌剂,加入8-10倍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得微生物菌剂水溶液;按重量份数,取麦秸秆粉、中药药渣粉置于混合机内,加入赤玉土、砻糠灰、微量元素肥料,匀速混合20-30min,混合的同时,向混合机内匀速喷洒微生物菌剂水溶液,得到湿混合物;(5)制粒:取湿混合物,置于摇摆制粒机内按粒径为3-5mm/粒,重量为0.1-0.2g/粒的标准制粒,得到颗粒物;(6)干燥:取颗粒物置于烘干机内,烘干至水分含量在8-10%,按3-5kg/袋包装,即得成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麦秸秆发酵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赤玉土、麦秸秆、中药药渣、砻糠灰、微量元素肥料制成,配方合理,可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需求,同时充分利用了中药药渣,在利用废弃物的同时,提高了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改良土壤,抑制土传病害,增强作物抗逆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其他营养成分。2、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中药药渣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问题,变废为宝,实现环保、能源、肥料的综合利用开发。3、本专利技术中,采用麦秸秆为主要成分,麦秸秆中富含纤维素,发酵后可被分解变成各种有机元素。4、本专利技术,添加了采用赤玉土、砻糠灰等成分,可修复改良污染土地,降低土壤盐碱危害。5、本专利技术中,适量的添加了微量元素肥料,可以有效增强肥料的营养成分。本专利技术的工艺优点在于:1、选择原料科学,生产工艺先进;2、原料来源广泛,加工艺线路短,产品易加工制造。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麦秸秆发酵有机肥,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赤玉土30-50份、麦秸秆30-50份、中药药渣3-5份、砻糠灰3-5份、微量元素肥料0.5-2份、微生物菌剂0.5-1份、发酵粉0.5-2份。实施例2所述中药药渣中包括,丁香药渣35%、山茱萸药渣35%、玉竹药渣30%。实施例3所述微量元素肥料为铜肥、锌肥、钼肥、钾肥、磷肥、钙肥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实施例4所述微生物菌剂为微生物产气剂、农药残留降解菌剂、光合菌剂中的任意一种。实施例5所述发酵粉是由豆饼、酵母菌按20-25:1的比例制成。实施例6所述一种麦秸秆发酵有机肥,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序:(1)麦秸秆发酵:取新鲜优质的麦秸秆,切制成2-3cm长,加入5-8倍清水浸泡,浸泡至含水量为55-65%后,取出后逐层堆放,每堆放一层在其表面均匀的喷洒发酵粉,用干草覆盖发酵,发酵8-10天后,得到发酵后的玉米秆;其中,发酵粉和麦秸秆的比例为0.5-1:100;(2)中药药渣酶解:选取丁香药渣、山茱萸药渣、玉竹药渣,混合后加入3-5倍的水,浸泡至含水量在70-80%后,取出置于容器内,加入纤维素酶,于50-60℃条件下,酶解1-2h,得到酶解后的中药药渣;其中,纤维素酶和中药药渣的比例为1:100;(3)粉碎:取发酵后的麦秸秆,酶解后的中药药渣分别置于烘干机内,于50-60℃条件下烘干至水分含量在10%以下,再分别置于粉碎机内,粉碎至100-120目,得到麦秸秆粉、中药药渣粉,备用;(4)混合:按重量份数,取微生物菌剂,加入8-10倍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得微生物菌剂水溶液;按重量份数,取麦秸秆粉、中药药渣粉置于混合机内,加入赤玉土、砻糠灰、微量元素肥料,匀速混合20-30min,混合的同时,向混合机内匀速喷洒微生物菌剂水溶液,得到湿混合物;(5)制粒:取湿混合物,置于摇摆制粒机内按粒径为3-5mm/粒,重量为0.1-0.2g/粒的标准制粒,得到颗粒物;(6)干燥:取颗粒物置于烘干机内,烘干至水分含量在8-10%,按3-5kg/袋包装,即得成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麦秸秆发酵有机肥,其特征在于: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赤玉土30‑50份、麦秸秆30‑50份、中药药渣3‑5份、砻糠灰3‑5份、微量元素肥料0.5‑2份、微生物菌剂0.5‑1份、发酵粉0.5‑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麦秸秆发酵有机肥,其特征在于: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赤玉土30-50份、麦秸秆30-50份、中药药渣3-5份、砻糠灰3-5份、微量元素肥料0.5-2份、微生物菌剂0.5-1份、发酵粉0.5-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麦秸秆发酵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药渣中包括,丁香药渣35%、山茱萸药渣35%、玉竹药渣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麦秸秆发酵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肥料为铜肥、锌肥、钼肥、钾肥、磷肥、钙肥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麦秸秆发酵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为微生物产气剂、农药残留降解菌剂、光合菌剂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麦秸秆发酵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粉是由豆饼、酵母菌按20-25:1的比例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一种麦秸秆发酵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序:(1)麦秸秆发酵:取新鲜优质的麦秸秆,切制成2-3cm长,加入5-8倍清水浸泡,浸泡至含水量为55-65%后,取出后逐层堆放,每堆放一层在其表面均匀的喷洒发酵粉,用干草覆盖发酵,发酵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利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市广元种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