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塑胶船,包括一片塑胶薄膜,该塑胶薄膜上设置有折痕,沿该折痕折叠该塑胶薄膜,该塑胶薄膜构成船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折叠式塑胶船,在一片塑胶模上预先设置折痕,然后沿折痕折叠就可以构成船只,由于塑胶模非常薄、非常轻,因此折成的船只也非常轻,由于塑胶模是一体的,因此折成的船只底部无漏水之虞,本发明专利技术真正实现了船体的轻质化,并且船体装配迅速,为人们旅游、探险提供了可靠的交通工具,本发明专利技术推进了船舶技术的进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
,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塑胶船。
技术介绍
木质船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木质船相对于金属材料的船体重量可以减轻很多,人们可以制作和使用独木舟,有的独木舟一个人就可以举起并从岸边移到水里,但是如果长距离搬运独木舟,仍然是非常吃力的事情。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旅游、探险等拓展人生体验的活动,旅游、探险使用的装备的多元化和轻质化是人们不懈的追求,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塑胶船可以折叠后像旅行包一样由个人远距离携带,真正实现了船体的轻质化,而且船体装配非常快捷简单,为人们的旅游、探险提供了可靠的交通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专利技术而学习。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折叠式塑胶船,该折叠式塑胶船在一片塑胶模上预先设置折痕,然后沿折痕折叠就可以构成船只,由于塑胶模非常薄、非常轻,因此折成的船只也非常轻,由于塑胶模是一体的,因此折成的船只底部无漏水之虞,本专利技术真正实现了船体的轻质化,并且船体装配迅速,为人们旅游、探险提供了可靠的交通工具。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塑胶船,包括一片塑胶薄膜,该塑胶薄膜上设置有折痕,沿该折痕折叠该塑胶薄膜,该塑胶薄膜构成船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塑胶薄膜设为上下两层塑胶薄模,上层塑胶薄模和下层塑胶薄膜通过加强筋壁结合在一起,上层塑胶薄模和下层塑胶薄膜中间的部分形成空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塑胶薄膜分为船体前段塑胶薄膜、船体中段塑胶薄膜和船体后段塑胶薄膜,该船体前段塑胶薄膜与该船体中段塑胶薄膜的结合部设为横向的折痕,该船体中段塑胶薄膜与该船体后段塑胶薄膜的结合部设为横向的折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船体前段塑胶薄膜上设置有至少两条纵向的折痕,该船体中段塑胶薄膜上设置有至少两条纵向的折痕,该船体后段塑胶薄膜上设置有至少两条纵向的折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船体前段塑胶薄膜的外侧设置有两条构成一定夹角且相交的直线折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船体后段塑胶薄膜的外侧设置有两条构成一定夹角且相交的直线折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船体中段塑胶薄膜的两侧边沿设为弧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塑胶薄膜上设置有纽扣式对接固定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塑胶薄膜构成船体外侧的一面上设置有绳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塑胶薄膜的厚度为O. 3mm至15_。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塑胶船,在一片塑胶模上预先设置折痕,然后沿折痕折叠就可以构成船只,由于塑胶模非常薄、非常轻,因此折成的船只也非常轻,由于塑胶模是一体的,因此折成的船只底部无漏水之虞,本专利技术真正实现了船体的轻质化,并且船体装配迅速,为人们旅游、探险提供了可靠的交通工具,本专利技术推进了船舶技术的进步。通过阅读说明书,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更好地了解这些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的特征和方面。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为本专利技术带折痕的双层塑胶薄膜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由塑胶薄膜折叠成的船只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折叠后携带该塑胶薄膜的折叠形状。图4为本专利技术双层塑胶薄膜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塑胶船包括一片塑胶薄膜11,塑胶薄膜11上设置有折痕,沿折痕折叠塑胶薄膜11,塑胶薄膜11构成船体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塑胶薄膜11设为上下两层塑胶薄模,上层塑胶薄模和下层塑胶薄膜通过加强筋壁结合在一起,上层塑胶薄模和下层塑胶薄膜中间的部分形成空腔。塑胶薄膜11分为船体前段塑胶薄膜111、船体中段塑胶薄膜112和船体后段塑胶薄膜113,船体前段塑胶薄膜111与船体中段塑胶薄膜112的结合部设为横向的折痕114,船体中段塑胶薄膜112与船体后段塑胶薄膜113的结合部设为横向的折痕115。船体前段塑胶薄膜111上设置有至少两条纵向的折痕116,船体中段塑胶薄膜上设置有至少两条纵向的折痕117,船体后段塑胶薄膜上设置有至少两条纵向的折痕118。船体前段塑胶薄膜111的外侧设置有两条构成一定夹角且相交的直线折痕119。船体后段塑胶薄膜113的外侧设置有两条构成一定夹角且相交的直线折痕120。船体中段塑胶薄膜112的两侧边沿设为弧线。塑胶薄膜11上设置有纽扣式对接固定装置。塑胶薄膜11构成船体外侧的一面上设置有绳索。塑胶薄膜11的厚度为O. 3mm至15mm。图3揭示了将本专利技术塑胶薄膜折叠成旅行包13的形状,以方便携带。图4揭示了本专利技术塑胶薄膜的结构,加强筋和上下两侧塑胶薄膜中间构成了气孔,因此本专利技术塑胶薄膜折成船体后,有更大的浮力。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举例而言,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以得到又一实施例。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 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塑胶船,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片塑胶薄膜,所述塑胶薄膜上设置有折痕,沿所述折痕折叠所述塑胶薄膜,所述塑胶薄膜构成船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式塑胶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薄膜设为上下两层塑胶薄模,上层塑胶薄模和下层塑胶薄膜通过加强筋壁结合在一起,上层塑胶薄模和下层塑胶薄膜中间的部分形成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塑胶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薄膜分为船体前段塑胶薄膜、船体中段塑胶薄膜和船体后段塑胶薄膜,所述船体前段塑胶薄膜与所述船体中段塑胶薄膜的结合部设为横向的折痕,所述船体中段塑胶薄膜与所述船体后段塑胶薄膜的结合部设为横向的折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塑胶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前段塑胶薄膜上设置有至少两条纵向的折痕,所述船体中段塑胶薄膜上设置有至少两条纵向的折痕,所述船体后段塑胶薄膜上设置有至少两条纵向的折痕。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塑胶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前段塑胶薄膜的外侧设置有两条构成一定夹角且相交的直线折痕。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塑胶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后段塑胶薄膜的外侧设置有两条构成一定夹角且相交的直线折痕。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塑胶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中段塑胶薄膜的两侧边沿设为弧线。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式塑胶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薄膜上设置有纽扣式对接固定装置。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式塑胶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薄膜构成船体外侧的一面上设置有绳索。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式塑胶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薄膜的厚度为O.3mm至 15mm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塑胶船,包括一片塑胶薄膜,该塑胶薄膜上设置有折痕,沿该折痕折叠该塑胶薄膜,该塑胶薄膜构成船体。本专利技术折叠式塑胶船,在一片塑胶模上预先设置折痕,然后沿折痕折叠就可以构成船只,由于塑胶模非常薄、非常轻,因此折成的船只也非常轻,由于塑胶模是一体的,因此折成的船只底部无漏水之虞,本专利技术真正实现了船体的轻质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塑胶船,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片塑胶薄膜,所述塑胶薄膜上设置有折痕,沿所述折痕折叠所述塑胶薄膜,所述塑胶薄膜构成船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涛,
申请(专利权)人:李恒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