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坯导向单元和具有整体连铸坯导向单元的连铸坯导向扇形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712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板坯或薄板坯连铸设备上的连铸坯导向单元,由至少两根连铸坯导辊(5a,5b)组成,它们构成共同作用的辊对,并彼此相对支承在辊于支架(4,7)中,其中,至少一个辊子支架(7)相对于对面的辊子支架(4)可移动设置在一共同的导向单元机架(2)上,可移动辊子支架通过一调整装置(10)与导向单元机架(2)连接,辊对的至少一根辊子(5a,5b)与转动传动装置(9a,9b)连接。为了通过低费用结构,对铸坯对称施加压下力,并确保共同作用的连铸坯导辊对中,以及实现降低投资和操作成本,提出仅设置一个中心保持在可移动辊子支架(7)和导向单元机架(2)上的调整装置(10),可移动辊子支架(7)上的导向装置(15a,16)与导向单元机架(2)上的对应导向装置(15b,16b)配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坯或薄板坯连铸设备上的连铸坯导向单元,由至少两个连铸坯导辊组成,它们构成共同作用的辊对,并彼此相对支承在辊子支架中,其中,至少一个辊子支架相对于对面的辊子支架可移动设置在一共同的导向单元机架上,可移动辊子支架通过一调整装置与导向单元机架连接,辊对的至少一根辊子与转动传动装置连接,以及涉及一种具有整体的连铸坯导向单元的连铸坯导向扇形段。
技术介绍
在连铸设备中,在结晶器和为板坯水平设置的出料辊道之间连铸坯导向装置的区域内,彼此相距在铸坯上并在连铸开始时在引锭杆上设置可调式和可传动的铸坯导辊。通过由这些铸坯导辊施加的压下力,确保将铸坯或引锭杆以预定的传送速度得到控制地通过连铸设备。所公开的在浇铸其横断面小到200mm×200mm的铸坯的钢坯连铸设备中,在连铸坯导向装置中彼此相距设置几个夹送辊机架,其中,共同作用的辊对的可调式和可传动的铸坯导辊支承在一回转臂上,它一方面与用于将铸坯导辊向铸坯压下的调整装置相连,另一方面可回转地支承在夹送辊机架中(DE-A3029990,DE-A2923108)。在AT-B332986中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板坯和薄板坯连铸设备的夹送辊机架。连铸坯导辊利用其辊颈支承在具有垂直导向装置的轴承座中,其导向装置与夹送辊机架上相应的对应导向装置共同作用并保持在压力缸上作为调整装置。由于两个轴承座独立彼此由压力缸加载,所以存在铸坯负荷不均匀和导向装置中连铸坯导辊倾斜的危险。为了在板坯连铸设备中的应用,AT-B335650和DE-A19745056中公开了一种由单个的连铸坯导向扇形段构成的连铸坯导向装置,其中,多个连续设置的辊组构成一结构单元(扇形段),它由一外弧形扇形段机架和一内弧形扇形段机架构成。内弧形扇形段机架利用其所有连铸坯导辊在其相对于外弧形扇形段机架的一定距离内可以移动。此外,至少一个连铸坯导辊,按AT-B335650为一边侧辊,按DE-A19745056为一内置辊构成传动的和可独立于其他辊调节的夹送辊。在AT-B335650的实施方式中,夹送辊的调整通过两个相互倾斜的调整压力缸进行,压力缸保持在一支承夹送辊的横向支架的边缘区域内,横向支架通过一平行导向系统与内弧形扇形段机架上的其他连铸坯导辊的辊子支架连接。这种解决方案结构复杂且花费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这些缺点,提供一种具有整体连铸坯导向单元的连铸坯导向单元和一种连铸坯导向扇形段,通过费用低的结构,对铸坯上施加对称压下力,并确保共同作用的连铸坯导辊对中。此外,尽量降低投资和操作成本。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目的由此得以实现,即仅设置一个中心保持在可移动辊子支架和导向单元机架上的调整装置,可移动辊子支架上的导向装置与导向单元机架上的对应导向装置配合。为了保证压下力沿铸坯和铸坯导辊的接触线对称分布,调整装置利用回转联杆固定在辊子支架和导向单元机架上。如果调整装置的两个回转联杆的连接线与力施加的作用线相吻合垂直于可移动连铸坯导辊的中轴线,这种效果会进一步改善。如果两个回转联杆的连接线与构成辊对的连铸坯导辊的中轴线相交,同样会达到这种效果。调整装置最好由一可调式液压缸构成。本专利技术有益的结构是,辊子支架上的导向装置和导向单元机架上的对应导向装置构成接触面,它们与调整装置的两个回转联杆的连接线平行定向。因此达到,确保力施加作用线与辊子支架的运动方向相一致。通过导向装置和对应导向装置的相应长度,避免导向单元机架中的辊子支架倾斜。如前面已经介绍过的,如果一传动的和可调式夹送辊与该扇形段中任意部位成为整体,在连铸坯导向扇形段上产生同样的问题部位,如在所述类型的一单独的连铸坯导向扇形段上。在依据权利要求7前序部分的一连铸坯导向扇形段中,所提出的目的由此得以实现,即仅设置一个中心作用于可移动辊子支架和内弧形扇形机架上的调整装置,可移动辊子支架上的导向装置与内弧形扇形机架上的对应导向装置配合。为了保证压下力沿铸坯和所调整的连铸坯导辊的接触线对称分布,调整装置利用回转联杆固定在辊子支架和内弧形扇形段机架上。如果调整装置的两个回转联杆的连接线与力施加的作用线相吻合并垂直于可移动连铸坯导辊的中轴线,这种效果会进一步加强。如果两个回转联杆的连接线与构成辊对的连铸坯导辊的中轴线相交,同样会达到这种效果。调整装置最好由一可调式液压缸构成。本专利技术有益的结构是,辊子支架上的导向装置和内弧形扇形段机架上对应导向装置构成接触面,它们与调整装置的两个回转联杆的连接线平行定向。因此达到,确保力施加作用线与辊子支架的运动方向相一致。通过导向装置和对应导向装置的相应长度,避免导向单元机架中的辊子支架倾斜。下面,借助一不受限制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示出带有整体夹送辊对一连铸坯导向扇形段的平行透视图,图2示出了图1的局部,其中示出了设置在内弧形扇形段机架上的可移动辊子支架。具体实施例方式在生产板坯形连铸坯的连铸设备上,在振动冷却的连铸结晶器中,连续形成带有尚为液态芯部和很薄坯壳的连铸坯。在设置在连铸方向上连铸坯结晶器后面的并具有数米曲率半径的连铸坯导向装置中,持续冷却下的连铸坯从基本上垂直转向水平,并在那里矫直。按两行设置的大量连铸坯导辊构成支承和引导铸坯的运输通道。几个连铸坯导辊构成夹送辊,并具有一电机驱动装置,以便保证连铸坯和连铸开始时引锭杆的输送速度得到控制。这种连铸设备例如已在DE-A19745056中公开。连铸坯导向装置由单个的连铸坯导向扇形段组成,如图1平行透视图所示。它由一外弧形扇形段机架1和一内弧形扇形段机架2构成,它们通过四个设置在扇形段机架角区内的可液压操纵的夹紧装置3a,3b,3c,3d彼此连接,这些夹紧装置可以使得内弧形扇形段机架2向外弧形扇形段机架1预先定位。因此,支承在连续设置的辊子支架4中的连铸坯导辊5可以根据连铸坯厚度尺寸或者连铸开始时根据引锭杆的厚度进行调整。每个连铸坯导辊5作为连续的多重支承辊或作为多个对中的辊子。彼此相对的连铸坯导辊5构成共同作用的辊对。辊子支架4固定在内弧形扇形段机架1或外弧形扇形段机架2上。辊子支架4然而也可以仅由直接固定在各自扇形段机架上的轴承套6构成。图2示出了图1局部,它示出了一设置在内弧形扇形段机架2上的并具有支承位置8的辊子支架7,在其支承位置8旋转接受一多重支承的并与传动装置9a连接的连铸坯导辊5a。以同样方式传动的连铸坯导辊5b相对设置在外弧形扇形段1中,在图1中通过与传动装置9a相对的传动装置9b驱动。被驱动的连铸坯导辊5b与相邻固定在外弧形扇形段机架1中的连铸坯导辊5一样,支承在固定的辊子支架4中。为相对被驱动的连铸坯导辊5a具有的可移动辊子支架7,一方面通过回转联杆11与可控制的压力缸10连接,另一方面通过回转联杆12支承在内弧形扇形段机架2上。两个回转联杆11,12确定连接线13,它与向连铸坯上力施加的作用线相吻合,在图2中与压力缸10的中轴线重合。由此,该连接线13与在被驱动的连铸坯导辊5a纵向延伸中心上的中轴线14相交。由此,保证沿连铸坯导辊和连铸坯接触线在连铸坯上均匀分布压力。导向装置15a,16与连接线13平行地固定在可移动辊子支架7两侧,它们与内弧形扇形段机架2上相应的对应导向装置15b,16b共同作用。导向装置15a设置在辊子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板坯或薄板坯连铸设备上的连铸坯导向单元,由至少两根连铸坯导辊(5a,5b)组成,它们构成共同作用的辊对,并彼此相对支承在辊子支架(4,7)中,其中,至少一个辊子支架(7)相对于对面的辊子支架(4)可移动设置在一共同的导向单元机架(2)上,可移动辊子支架(7)通过一调整装置(10)与导向单元机架(2)连接,辊对的至少一根辊子(5a,5b)与传动传动装置(9a,9b)连接,其特征在于,仅设置一个中心保持在可移动辊子支架(7)和导向单元机架(2)上的调整装置(10),辊子支架(7)上的导向装置(15a,16)与导向单元机架(2)上的对应导向装置(15b,16b)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古藤布伦纳
申请(专利权)人:沃斯特阿尔派因工业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T[奥地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