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止泻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6921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解毒止泻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它由对坐叶与辅料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对坐叶的性质,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此外,针对原剂型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将部分对坐叶制成速释的微丸,另一部分对坐叶制成缓释微丸,再将两种微丸填充制成胶囊,可使患者在溃结急慢性期同时服用,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能更有效地防治溃结复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药品技术的领域。
技术介绍
现代医学根据对慢性溃瘍性结肠炎(uleerativecolitis, UC)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采用抗炎、抗菌、抑制免疫反应等方法,常用的药物有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类、免疫抑制剂、抗感染药等。这些药物对治疗UC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又存在复发率高,治 疗效果不理想以及毒副作用严重等问题。中医认为该病属于“肠僻”、“痢疾”、“泄泻”等病症范畴,临床多用白头翁汤、香连丸等复方加减治疗,因其随证加减的灵活用药特点,在临床中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的优点,采用灌肠、口服、内服与灌肠合用等多种给药方式。直肠给药,起效快,能迅速缓解症状,疗效较好;口服给药,药物达到整体调节体质,而减轻结肠局部反应,防止复发的作用,而内服与灌肠合用则兼有两者的优势。但是不管中药复方还是神奇的苗药对于慢性结肠炎都有其固有的缺陷,即由于治疗UC的口服剂型多在上消化道吸收,而溃疡性结肠炎病灶散布于结肠各段,药物局部浓度较低,生物利用度低。而目前灌肠法给药的缺陷是药物分布于乙状结肠,分布不均匀,个体差异大,用药不便,患者顺应性较差,并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医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解毒止泻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对坐叶与辅料按照下述方法制备而成:①取对坐叶粉碎成最粗粉,用8?12倍量70?90%的乙醇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药渣用8?12倍水煎煮1?3次,每次1?2小时,滤过,合并提取液,滤液浓缩成稠膏;合并上述稠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粉,备用;②取①中部分粉末加入粉末重量10?30%的由柠檬酸:Na2CO3=5?15∶5?15混合得到的泡腾崩解剂,用60?80%乙醇制成18?24目的微丸,即得速释微丸;③取①中剩余粉末加入粉末重量5?15%果胶、2?8%瓜尔豆胶混匀后,用20?40%乙醇制成18?24目的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荣马静李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百花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