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茶调丸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6895 阅读:5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川芎茶调丸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白芷、细辛、半量甘草和处方量十二分之七的川芎粉碎;将羌活、防风与剩余川芎用渗漉法提取,收集漉液,并将漉液浓缩成稠膏;将薄荷与荆芥提取挥发油;剩余药渣加水煎煮,将煎煮液浓缩成稠膏,剩余甘草制成浸膏;然后将制得的稠膏、浸膏和相当于药粉重量98.2%-98.5%的药粉混合,加入饴糖,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制丸,并切成每3丸1.40-1.44g的药丸,然后搓成圆球形;先将药丸第一次微波干燥,用剩余药粉包衣后,再进行第二次微波干燥,最后将挥发油用药丸完全吸收,即得川芎茶调丸;制得药丸浓缩程度高,外观合格,外表无裂纹,药丸成圆球形,崩解时间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备方法,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川芎茶调丸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九册,标准编号为WS3-B-3546-98,用于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等症。处方为川芎120g白芷60g羌活60g细辛30g防风45g荆芥120g薄荷240g甘草60g。标准的制备方法为取川芎70g及白芷、细辛混合粉碎成细粉;剩余川芎及羌活、防风粉碎成粗粉,以70%乙醇作溶剂,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取薄荷、荆芥提取挥发油,药渣加水煎煮二次,各I. 5小时,煎液过滤,浓缩成稠膏;甘草半量用浸膏,半量用甘草粉;将以上各膏、粉、挥发油加适量蜂蜜或饴糖混勻,制丸,烘干,打光,即得。标准上药品规格为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g,每次服用量多,服用不方便。为了减少服用量,制 成每3丸相当于原生药3g,但是如果按照上述标准制备工艺进行制丸,由于产品丸粒直径大,浓缩程度高,制得的药丸外观不合格,表现为外表裂纹深,药丸不成圆球形,同时干燥时间长,干燥后崩解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通过控制适当的饴糖,改进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川芎茶调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a.将处方量的白芷、细辛、二分之一处方量的甘草和十二分之七处方量的川芎混合,粉碎,得药粉,备用;b.将处方量的羌活、防风和剩余川芎粉碎,用乙醇进行渗漉提取,收集漉液,将漉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8~1.30的稠膏;c.将处方量的薄荷与荆芥提取挥发油,备用;剩余药渣加水煎煮,收集煎煮液,将煎煮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8~1.30稠膏;d.将剩余甘草制成浸膏;e.将步骤b和步骤c所得稠膏、步骤d所得浸膏和相当于步骤a所得药粉重量98.2%~98.5%的药粉混合,加入饴糖,得混合物;f.?将步骤e制备的混合物制条,条子切成每3丸1.40~1.44g的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维菊程地英胡红英陈顺珍
申请(专利权)人: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