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储旭东专利>正文

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解剖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6737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解剖钢板,其包括第一锁定螺钉孔、板体等元件,第一锁定螺钉孔、第二锁定螺钉孔、第三锁定螺钉孔、第四锁定螺钉孔、第五锁定螺钉孔、第六锁定螺钉孔、交叠孔、第一半月板缝合孔、第二半月板缝合孔、第三半月板缝合孔都位于板体上,板体的形状为L形,第一半月板缝合孔、第二半月板缝合孔、第三半月板缝合孔位于第一锁定螺钉孔、第二锁定螺钉孔、第三锁定螺钉孔、第四锁定螺钉孔、第五锁定螺钉孔的上方,第六锁定螺钉孔的数量为四个且位于第一锁定螺钉孔、第二锁定螺钉孔、第三锁定螺钉孔、第四锁定螺钉孔、第五锁定螺钉孔的下方,交叠孔位于第六锁定螺钉孔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方便,固定牢靠,安全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的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解剖钢板
技术介绍
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是一种特殊关节内骨折,传统前外侧入路复位方法虽安全,但由于腓骨小头遮挡,无法显露后外侧髁骨折端,即使勉强显露,亦无法很好的复位,依靠传统空心钉、L型钢板或高尔夫钢板自前向后无法对塌陷骨块起有效的固定,后期容易出现骨折移位及关节面高度的丢失。后正中入路和后外侧入路解剖关系复杂,需显露血管神经,切断腓肠肌及胭肌,并需结扎膝下外侧动脉,易损伤神经及血管,对膝关节稳定结构有一定影响,且视野显露不清,内固定安装不方便,二次取内固定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解剖钢板,其安装方便,固定牢靠,安全有效。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解剖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锁定螺钉孔、第二锁定螺钉孔、第三锁定螺钉孔、第四锁定螺钉孔、第五锁定螺钉孔、第六锁定螺钉孔、交叠孔、第一半月板缝合孔、第二半月板缝合孔、第三半月板缝合孔、板体,第一锁定螺钉孔、第二锁定螺钉孔、第三锁定螺钉孔、第四锁定螺钉孔、第五锁定螺钉孔、第六锁定螺钉孔、交叠孔、第一半月板缝合孔、第二半月板缝合孔、第三半月板缝合孔都位于板体上,板体的形状为L形,第一半月板缝合孔、第二半月板缝合孔、第三半月板缝合孔位于第一锁定螺钉孔、第二锁定螺钉孔、第三锁定螺钉孔、第四锁定螺钉孔、第五锁定螺钉孔的上方,第六锁定螺钉孔的数量为四个且位于第一锁定螺钉孔、第二锁定螺钉孔、第三锁定螺钉孔、第四锁定螺钉孔、第五锁定螺钉孔的下方,交叠孔的数量为四个且位于第六锁定螺钉孔的下方,交叠孔由锁定钉孔与滑动加压孔交叠形成。优选地,所述第一锁定螺钉孔的直径、第二锁定螺钉孔的直径、第三锁定螺钉孔的直径、第四锁定螺钉孔的直径、第五锁定螺钉孔的直径都为3. 5mm,第六锁定螺钉孔的直径为4. 5mm,第一半月板缝合孔的直径、第二半月板缝合孔的直径、第三半月板缝合孔的直径者β为1mm。优选地,所述交叠孔的形状为葫芦形。优选地,所述第一锁定螺钉孔、第二锁定螺钉孔、第三锁定螺钉孔、第四锁定螺钉孔、第五锁定螺钉孔、第一半月板缝合孔、第二半月板缝合孔、第三半月板缝合孔位于一个头部区域内,第一锁定螺钉孔和第一半月板缝合孔同时还位于一个侧翼区域内;第六锁定螺钉孔位于一个颈部区域内,交叠孔位于一个体部区域内。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解剖钢板安装方便,固定牢靠,可以实现快速复位固定,安全有效。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解剖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胫骨平台安装头部螺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解剖钢板包括头部区域A、颈部区域B及体部区域C,头部区域A带有侧翼区域D,具体包括第一锁定螺钉孔I、第二锁定螺钉孔2、第三锁定螺钉孔3、第四锁定螺钉孔4、第五锁定螺钉孔5、第六锁定螺钉孔6、交叠孔7、第一半月板缝合孔8、第二半月板缝合孔9、第三半月板缝合孔10、板体11,第一锁定螺钉孔I、第二锁定螺钉孔2、第三锁定螺钉孔3、第四锁定螺钉孔4、第五锁定螺钉孔5、第六锁定螺钉孔6、·交叠孔7、第一半月板缝合孔8、第二半月板缝合孔9、第三半月板缝合孔10都位于板体11上,板体11的形状为L形,第一锁定螺钉孔I的直径、第二锁定螺钉孔2的直径、第三锁定螺钉孔3的直径、第四锁定螺钉孔4的直径、第五锁定螺钉孔5的直径都为3. 5mm,第六锁定螺钉孔6的直径为4. 5mm,第一半月板缝合孔8的直径、第二半月板缝合孔9的直径、第三半月板缝合孔10的直径都为1mm。第一半月板缝合孔8、第二半月板缝合孔9、第三半月板缝合孔10位于第一锁定螺钉孔I、第二锁定螺钉孔2、第三锁定螺钉孔3、第四锁定螺钉孔4、第五锁定螺钉孔5的上方,第六锁定螺钉孔6的数量为四个且位于第一锁定螺钉孔I、第二锁定螺钉孔2、第三锁定螺钉孔3、第四锁定螺钉孔4、第五锁定螺钉孔5的下方,交叠孔7的数量为四个(数量不限于本实施例,可以是一至五个)且位于第六锁定螺钉孔6的下方,交叠孔7由锁定钉孔与滑动加压孔交叠形成,交叠孔7的形状为葫芦形。第一锁定螺钉孔I、第二锁定螺钉孔2、第三锁定螺钉孔3、第四锁定螺钉孔4、第五锁定螺钉孔5、第一半月板缝合孔8、第二半月板缝合孔9、第三半月板缝合孔10位于头部区域A内,第一锁定螺钉孔I和第一半月板缝合孔8同时还位于侧翼区域D内。头部区域A为围关节解剖设计,头部区域A的顶端有三个半月板缝合孔(第一半月板缝合孔、第二半月板缝合孔、第三半月板缝合孔)。侧翼区域D跨过腓骨小头20上缘支撑胫骨平台后外侧髁,侧翼区域D的宽度为O. 8 cm至I. Ocm,长度为I. O cm至I. 2cm ;两排平行排列的第六锁定螺钉孔6位于颈部区域B内,交叠孔7位于体部区域C内。头部区域A的横向方向与体部区域C的水平方向间有五度的后倾角E。钢板头部及颈部均为锁定孔设计,钢板无需强行塑形致服贴,其解剖弧度满足了绝大部分患者,如图2所示,第一头部螺钉21、第二头部螺钉22、第三头部螺钉23均向胫骨平台后外侧髁方向设计,且第一头部螺钉21、第二头部螺钉22、第三头部螺钉23在侧面上呈交叉排列,避免螺钉相互切割碰撞。对后外侧髁骨折起加强支撑作用,第四头部螺钉24、第五头部螺钉25垂直钢板向内侧平台打入,对合并内侧平台骨折可与内侧平台固定螺钉行成交叉,增强稳定性。第一头部螺钉21至第五头部螺钉25的直径均为3. 5mm,长度为30至180mm。第一头部螺钉21、第二头部螺钉22、第三头部螺钉23、第四头部螺钉24、第五头部螺钉25分别穿过第一锁定螺钉孔I、第二锁定螺钉孔2、第三锁定螺钉孔3、第四锁定螺钉孔4、第五锁定螺钉孔5。第一半月板缝合孔、第二半月板缝合孔、第三半月板缝合孔有利于术后原位缝合半月板,有效保留半月板。第六锁定螺钉孔6使用的螺钉是直径为4. 5mm的锁定螺钉,呈平行两排排列,提供了较大的螺钉固定把持力量,有利于接骨板的稳固。交叠孔7由锁定钉孔与滑动加压孔交叠形成,可选择性使用皮质骨螺钉及锁定螺钉固定,在使用皮质骨螺钉时,可对骨折端产生轴向加压作用。交叠孔数可根据胫骨上段骨折位置,有一至五孔供选择。针对本专利技术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解剖钢板,专门设计了腓骨小头上入路方式,该入路方式的具体步骤如下紧贴外侧副韧带前缘切开皮肤至深筋膜,切口下段沿骨面剥离附着胫前肌群止点,直至腓骨小头关节面,屈膝六十度,继续沿腓骨小头关节面上缘向后侧剥离,将外侧副韧带及胭肌腱向后侧牵开,稍内旋内翻胫骨,即可显露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该入路方式简单安全,无需解剖血管神经,无血管神经肌腱损伤可能,对关节稳定性无影响,术中外侧平台显露完整,有利于骨折复位固定。该入路需配置专用的自前向后置入的解剖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钢板。本专利技术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解剖钢板的优点如下可经腓骨小头上入路显露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端,由前向后置入本专利技术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解剖钢板,放置简单,手术入路安全,出血少,需时少,无血管神经损伤风险;本专利技术钢板解剖设计无需塑形折弯;头部区 域为围关节固定部分,体部区域为胫骨固定部分,在处理平台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髁解剖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锁定螺钉孔、第二锁定螺钉孔、第三锁定螺钉孔、第四锁定螺钉孔、第五锁定螺钉孔、第六锁定螺钉孔、交叠孔、第一半月板缝合孔、第二半月板缝合孔、第三半月板缝合孔、板体,第一锁定螺钉孔、第二锁定螺钉孔、第三锁定螺钉孔、第四锁定螺钉孔、第五锁定螺钉孔、第六锁定螺钉孔、交叠孔、第一半月板缝合孔、第二半月板缝合孔、第三半月板缝合孔都位于板体上,板体的形状为L形,第一半月板缝合孔、第二半月板缝合孔、第三半月板缝合孔位于第一锁定螺钉孔、第二锁定螺钉孔、第三锁定螺钉孔、第四锁定螺钉孔、第五锁定螺钉孔的上方,第六锁定螺钉孔的数量为四个且位于第一锁定螺钉孔、第二锁定螺钉孔、第三锁定螺钉孔、第四锁定螺钉孔、第五锁定螺钉孔的下方,交叠孔的数量为四个且位于第六锁定螺钉孔的下方,交叠孔由锁定钉孔与滑动加压孔交叠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储旭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