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树华专利>正文

一种腓骨远端侧翼解剖接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1632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骨板,尤其涉及一种腓骨远端侧翼解剖接骨板。一种腓骨远端侧翼解剖接骨板,包括干体主板和侧翼主板,所述的干体主板上设有2~4锁定加压螺孔和0~4个锁定螺孔;所述的侧翼主板包括远端翼板和前侧翼板,通过与人体腓骨相吻合的骨板形状设计,安装后更贴合,对皮肤张力影响更小。同时在接骨板远端上设计有锁定螺孔,使得锁定螺钉呈多方向固定,同时通过前侧翼板及其螺孔的设计,使得固定时的螺钉由前侧往后侧固定,避开进入腓骨关节面,提高固定的强度,临床手术中应用方便,给患者减少了很多痛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骨板,尤其涉及一种腓骨远端侧翼解剖接骨板
技术介绍
踝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且为下肢关节最主要的负重关之一。外踝的长度和对位是踝关节整复中最重要的环节,其次者是对内踝及下胫腓韧带的修复。研究表明步态姿势中20%的向上力量由外踝吸收,故必须对腓骨作坚强内固定,恢复理想的外踝长度及正常外翻角,恢复腓骨远端与胫骨的解剖关系,保持下胫腓关节解剖结构。腓骨远端不仅与胫骨远端构成下胫腓关节,同时与距骨构成距腓关节,同时在其后下方有腓骨长短肌腱沟,在其末端有距腓前后韧带、跟腓韧带的起点,腓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不仅破坏了外踝的骨性结构的完整,同时影响韧带起止点的连续性。因此,腓骨远端骨折的解剖重建与踝关节稳定性的恢复极具相关性。所以踝部骨折的治疗要求解剖复位及坚强固定的要求更高,以 防止创伤性关节炎及退变性关节炎的发生,而外踝骨折的处理对踝关节的稳定性起关键作用。目前,治疗腓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繁多。克氏针、张力带、螺钉等缺乏对骨折远端的坚强固定,不能完全满足复位固定的要求。而普通接骨板虽然具有一定的固定强度,但必须塑形,影响了钢板的强度,并且较厚,皮肤缝合张力大,容易出现皮肤愈合延迟及感染等并发症,尤其对于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下胫腓联合以远的骨块或骨质疏松性粉碎性骨折,远端骨折仍难以满足固定的要求。现有的解剖型接骨板或普通锁定接骨板,因不具备螺钉多向固定对于远端粉碎性骨折或骨质密度降低者,使螺钉易于松动、把持力减弱,且螺钉易于进入关节腔内,造成临床应用困难,影响治疗效果,给患者造成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符合腓骨远端的解剖特点,有效固定的腓骨远端侧翼解剖接骨板。为实现本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腓骨远端侧翼解剖接骨板,包括干体主板和侧翼主板,所述的干体主板上设有2 4锁定加压螺孔和O 4个锁定螺孔;所述的侧翼主板包括远端翼板和前侧翼板,远端翼板上设有3 5个锁定螺孔和2 4个克式针孔,所述前侧翼板上设有2个锁定螺孔和2个克式针孔,所述的前侧翼板末端的倾斜面与远端翼板的最高点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80° 100°,所述的干体主板的中轴线和远端翼板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β为0° 30°。作为优选,所述前侧翼板上设有呈弧状的重建带。作为优选,所述的接骨板的材料为钢或钛合金薄板,厚度为Imm 4mm。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与人体腓骨相吻合的骨板形状设计,安装后更贴合,对皮肤张力影响更小。同时在接骨板远端上设计有锁定螺孔,使得锁定螺钉呈多方向固定,同时通过前侧翼板及其螺孔的设计,使得固定时的螺钉由前侧往后侧固定,避开进入腓骨关节面,提高固定的强度,临床手术中应用方便,给患者减少了很多痛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的B向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C-C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Γ4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实施例I一种腓骨远端侧翼解剖接骨板,包括干体主板I和侧翼主板2,所述的干体主板I上设有3个锁定加压螺孔3和2个锁定螺孔4 ;所述的侧翼主板2包括远端翼板6和前侧翼板7,远端翼板6上设有3个锁定孔4和4个克式针孔5,所述前侧翼板7上设有2个锁定孔4和2个克式针孔5。所述的前侧翼板7的倾斜面与远端翼板6的最高点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90°,所述的干体主板I的中轴线和远端翼板6中轴线之间的夹角β为30°。前侧翼板7设计成设有窄而薄呈弧状的重建带8,前侧翼板7处在腓骨远端前侧面的外侧。使得干体主板I和侧翼主板2与腓骨远端呈相吻合的弯曲形状相互匹配,更加贴合腓骨远端外表面,使得远端翼板6处在腓骨远端前侧面的外侧,前侧翼板7的末端可以很好的贴合在腓骨的前侧面上。前侧翼板7最末端的锁定孔设计呈固定时的螺钉方向由腓骨远端的前侧向后侧置入,起到腓骨远端前侧与后侧双皮质固定,避免螺钉进入腓骨远端关节面内。侧翼主板2上螺孔设计成置入螺钉后所有螺钉互不撞击的分布。接骨板的材料为钢或钛合金薄板,侧翼主板2的厚度为I. 2mm,干体主板I的厚度为I. 6_。在使用过程中,接骨板紧贴骨面,远端翼板6和前侧翼板7区腓骨远端解剖形态匹配,针对现有内固定接骨板的不足而设计的,用于腓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干体主板I根据骨折粉碎程度选择锁定螺钉或普通螺钉通过锁定加压螺孔3和锁定螺孔4进行双皮质的固定,腓骨的侧翼主板2根据骨折部位不同选择锁定或普通螺钉维持内固定的抗压及扭转力。通过锁定螺孔4的的设计使得腓骨远端呈多向性固定,以增强内固定的强度。能使腓骨维持在正常的解剖位置上,加强螺钉固定的强度,具有结构简洁、固定效果好的优点。前侧翼板7重建带可根据腓骨远端及骨折类型不同进行适当塑形。通过远端翼板6和前侧翼板7,增加远端螺钉置入数量,螺钉方向具有多方向性,通过前侧翼板7最末端螺钉孔设计使螺钉由前侧向后侧固定,双侧皮质固定,避免螺钉进入腓骨远端关节面内,增强骨折远端固定的抓持力;侧翼主板2比干体主板I的厚度明显要薄,以便减少切口缝合时张力低,减少皮下与骨面的张力;接骨板上设计有数枚细小缝合及克氏针临时固定,既能临时固定骨块或接骨板,又能缝合修补周缘软组织;外型美观,固定牢固,接骨板滞留期间生活质量影响小。实施例2一种腓骨远端侧翼解剖接骨板,包括干体主板I和侧翼主板2,所述的干体主板I上设有3锁定加压孔3,没有设置锁定孔4 ;所述的侧翼主板2包括远端翼板6和前侧翼板7,远端翼板6上设有3个锁定孔4和2个克式针孔5,所述前侧翼板7上设有2个锁定孔4和2个克式针孔5。所述的前侧翼板7末端的倾斜面与远端翼板6的最高点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100°,所述的干体主板I的中轴线和远端翼板6中轴线之间的夹角β为0°,此时干体主板I和远端翼板6在同一直线上。前侧翼板7设计成窄而薄呈弧状的重建带8,远端翼板6处在腓骨远端前侧面的外侧。使得干体主板I和侧翼主板2与腓骨远端呈相吻合的弯曲形状相互匹配,更加贴合腓骨远端外表面,使得远端翼板6处在腓骨远端前侧面的外侧,前侧翼板7的末端可以很好的贴合在腓骨的前侧面上。前侧翼板7最末端的锁定孔设计呈固定时的螺钉方向由腓骨远端的前侧向后侧置入,起到腓骨远端前侧与后侧双皮质固定,避免螺钉进入腓骨远端关节面 内。侧翼主板2上螺孔设计成置入螺钉后所有螺钉互不撞击的分布。接骨板的材料为钢或钛合金薄板,侧翼主板2的厚度为I. 6mm,干体主板I的厚度为2. 8mm。在使用过程中,接骨板紧贴骨面,放置与腓骨远端的外侧,与远端翼板6和前侧翼板7区腓骨远端解剖形态匹配,针对现有内固定接骨板的不足而设计的,用于腓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干体主板I根据骨折粉碎程度选择锁定螺钉或普通螺钉通过锁定加压螺孔3和锁定螺孔4进行双皮质的固定,腓骨的侧翼主板2根据骨折部位不同选择锁定或普通螺钉维持内固定的抗压及扭转力。通过锁定螺孔4的的设计使得腓骨远端呈多向性固定,以增强内固定的强度。能使腓骨维持在正常的解剖位置上,加强螺钉固定的强度,具有结构简洁、固定效果好的优点。前侧翼板7重建带可根据腓骨远端及骨折类型不同进行适当塑形。通过远端翼板6和前侧翼板7,增加远端螺钉置入数量,螺钉方向具有多方向性,通过前侧翼板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腓骨远端侧翼解剖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干体主板(1)和侧翼主板(2),所述的干体主板(1)上设有2~4锁定加压螺孔(3)和0~4个锁定螺孔(4);所述的侧翼主板(2)包括远端翼板(6)和前侧翼板(7),远端翼板(6)上设有3~5个锁定螺孔(4)和2~4个克式针孔(5),所述前侧翼板(7)上设有2个锁定螺孔(4)和2个克式针孔(5),所述的前侧翼板(7)末端的倾斜面与远端翼板(6)的最高点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80°~100°,所述的干体主板(1)的中轴线和远端翼板(6)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β为0°~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树华黄淑明郑荣宗吴泉州吕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兰树华黄淑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