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金属铸造方法有关,特别是关于。公知的解决方式有以预热模具的方式来降低金属液提早冷却的问题。然而,预热后的模具仍会有随时间的经过而降低温度的现象,且其预热后的温度并不可能达到接近全属铸液的温度(一般金属铸液的温度至少在800℃以上),因此,此方式并无法完全避免在浇铸的过程中,铸液产生提早冷却的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以感应加热铸液,将呈熔融状态的铸液由一浇铸装置的铸口注入,使其经由该浇铸装置的浇铸道而流入模具中,以使该铸液在浇铸完成后冷却成形为一预定形状的元件;本专利技术在该浇铸装置的外围设置一感应线圈,由对该感应线圈提供一预定电能,使之产生高频电磁波,直接刺激位于该浇铸装置内的该铸液的原子,使其产生激烈的碰撞与摩擦而加热,使该铸液保持在一预定的温度,以减少该铸液在浇铸过程中产生提早冷却的现象。本专利技术还包含有一离心装置,用以旋转该浇铸装置。当浇铸程序完成后,将该浇铸装置移离感应加热装置,使该感应加热装置停止对该铸液加热并将该模具放入冷却液中进行冷却。其中该浇铸装置各模具与中央浇铸道的距离为相等。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加热装置为利用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浇铸过程中持续对铸液加热的铸造方法,以感应加热铸液,将呈熔融状态的铸液由一浇铸装置的铸口注入,使其经由该浇铸装置的浇铸道而流入模具中,以使该铸液在浇铸完成后可冷却成形为一预定形状的元件;其特效在于:在该浇铸装置的外围设置一感应线圈,由对该感应线圈提供一预定电能,使之产生高频电磁波,直接刺激位于该浇铸装置内的该铸液的原子,使其产生激烈的碰撞与摩擦而加热,使该铸液保持在一预定的温度,以减少该铸液在浇铸过程中产生提早冷却的现象。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