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葱组培快速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5531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0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葱组培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剥离红葱鳞茎的叶鞘,挑取无菌的茎尖接种于培养基进行茎尖萌芽培养,至茎尖增长3~5cm;将单芽去除顶端优势后转接于培养基进行丛生芽诱导培养,至诱导出2~5个侧芽;将丛生芽切割成单芽后转接于培养基进行鳞茎诱导与生根培养,诱导出鳞茎且生根。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了优系红葱的快速繁殖体系,实现了种苗的工厂化育苗生产,实现了快速大量繁殖优系红葱品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快速高效,有效提高了红葱种苗的繁殖效率,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1个鳞茎经一年时间能变成至少10000个鳞茎,即能快速大量繁殖优系品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的组织培养及繁殖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红葱(Eleutherine plicata Herb.)又名小红蒜、红葱头、百步还阳、帕波亮,系鳶尾科红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卵圆形,直径2 2. 5cm,鳞片肥厚,紫红色,无膜质包被。根柔嫩,黄褐色。叶互生;叶片宽条形或披针形,长25 40cm,宽I. 2 2cm,先端渐尖,基部抱茎,有4 5条主脉平行而突出。花茎高30 40cm,上部有3 5分枝,分枝处有叶状苞片。红葱以全草、鳞茎入药,具有清热凉血、活血通经、消肿解毒的功效,主治吐血、咯血、痢疾、经闭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疖肿毒(摘录《中华本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红葱鳞茎含红葱甲素、红葱乙素、红葱丙素及十八烷酸等。红葱能显著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民间的经验认为用红葱鳞茎泡酒服有增强体力的作用。 自然条件下,红葱适宜栽培的地区有限,条件苛刻,且主要以鳞茎进行繁殖,退化现象严重,鳞茎越种越小,导致种质资源严重缺乏,制约着规模化生产。特别是广东各地自引种以来,栽培红葱产量一直较低,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近年来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用植物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为繁殖能力较差的名贵中草药资源的保存和生产提供了新的快捷途径。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在很多植物上已成功实现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并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因此,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建立优系红葱的繁殖体系,进行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具有快速大量繁殖优系品种的优势,也可以解决红葱的种质资源及质量问题。建立红葱无菌快繁体系,并提高增殖效率,适宜大规模生产优质种苗,是目前需解决的问题。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如下步骤 1)剥离红葱鳞茎的叶鞘,挑取无菌的茎尖接种于培养基进行茎尖萌芽培养,至茎尖增长3 5cm,所述培养基为MS + 6-BA 2. O mg/L + NAA O. 2 mg/L ;即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6-BA (6-苄氨基嘌呤)2.0mg/L、NAA (萘乙酸)O. 2mg/L,采用该培养基配方对茎尖直接进行萌芽培养,无须诱导愈伤组织,能有效缩短周期和减少变异; 2)将单芽去除顶端优势后转接于培养基进行丛生芽诱导培养,至诱导出2 5个侧芽,所述培养基为MS + 6-BA 3. O 4. O mg/L + NAA O. 2 mg/L ;采用该培养基,丛芽增殖效率闻; 3)将丛生芽切割成单芽后转接于培养基进行鳞茎诱导与生根培养,诱导出鳞茎且生根,所述培养基为1/2MS + 6-BA I. O mg/L + NAA 0.2 mg/L,即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 6-BA 2. O mg/L、NAA O. 2mg/L。优选的,剥离红葱鳞茎的叶鞘前,将鳞茎进行表层消毒。优选的,表层消毒方法是将鳞茎依次用水洗净,70 75%酒精中漂洗20 30 s,O.l%HgCl2消毒10 15 min,无菌水洗去鳞茎上残余的HgCl2。优选的,表层消毒方法是将鳞茎依次用水洗净,70%酒精中漂洗30 S,O. 1% HgCl2消毒10 min,无菌水洗去鳞莖上残余的HgCl2。优选的,剥离红葱鳞茎的叶鞘,挑取无菌的茎尖,该方法是用经过消毒的刀将鳞茎的叶鞘沿着叶鞘基部层层环割,至叶鞘全部剥离完,取出带有部分球茎组织的茎尖。优选的,剥离红葱鳞茎的叶鞘,挑取无菌的茎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叶鞘环割剥离固定鳞茎的基部,用刀尖从叶鞘包口外下刀,沿着叶鞘基部逆时针环割,并层层剥离叶鞘; 2)茎尖挑取叶鞘剥离完毕后,用刀尖在最后剥离的叶鞘内侧、茎尖外缘的地方,逆时针插刀一圈,将带有部分球球茎组织的茎尖挑离出来。优选的,茎尖萌芽培养条件为光照10h/d,光照强度1500 30001x,温度25°C。优选的,丛生芽诱导培养条件为光照10h/d,光照强度1500 30001x,温度25。。。优选的,鳞茎诱导与生根培养条件光照14h/d,光照强度1500 30001x,温度28°C。该培养阶段采用1/2MS + 6-BA 1.0 mg/L + NAA 0.2 mg/L的培养基配方,并采用14h/d的光照时间,28°C的培养温度进行培养,生长的鳞茎粗大且生根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为了探索扩大种源的途径,本专利技术方法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红葱鳞茎叶鞘环割剥离的无菌茎尖挑取方法、茎尖快速萌芽的适宜培养配方及条件、丛生芽高增殖率诱导的适宜培养配方及条件、快速生根壮苗的适宜培养配方及光温条件等研究,建立了优系红葱的快速繁殖体系,实现了种苗的工厂化育苗生产,实现了快速大量繁殖优系红葱品种。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快速高效,有效提高了红葱种苗的繁殖效率,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I个鳞茎经一年时间能变成至少10000个鳞茎,即能快速大量繁殖优系品种,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移入大田栽培后存活率高,苗系品质高等特点。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更加容易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1)外植体表层消毒以当年生红葱鳞茎为外植体,将鳞茎用水洗净,除去死皮老皮,先于70% (v/v)酒精中漂洗30 S,再用O. 1% (w/v) HgCl2消毒10 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充分洗去残余的HgCl2,以下实验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2)叶鞘环割剥离用夹子夹住鳞茎基部,用经过高温消毒的手术刀的刀尖从叶鞘包口外下刀,沿着叶鞘基部逆时针环割,并层层剥离叶鞘,其中每剥离一层叶鞘需要重新换经高温消毒的手术刀;3)茎尖挑取叶鞘剥离完毕后,用刀尖在最后剥离的叶鞘内侧、茎尖外缘的地方,逆时针插刀一圈,将带有部分球茎组织的茎尖挑离出来; 4)茎尖萌芽培养将挑取无菌的茎尖接种于MS+ 6-BA 2.0 mg/L + NAA 0.2 mg/L培养基上,在光照10h/d、光照强度1500 30001x、温度25°C条件下培养20天,茎尖增长3 5cm ; 5)丛生芽诱导培养将单芽去除顶端优势后转接于MS+ 6-BA 3. O mg/L + NAA O. 2mg/L培养基上,在光照10h/d、光照强度1500 30001x、温度25°C条件下培养25天,诱导出2 5个侧芽;然后再切取丛芽(单丛含2 3个芽)接种到MS + 6-BA 3. 5 mg/L + NAAO.2 mg/L培养基上于上述培养条件下进行继代增殖; 6)鳞茎诱导与生根培养将丛生芽切割成单芽后转接于1/2MS+ 6-BA I. O mg/L +NAA 0.2 mg/L培养基上,在光照14h/d、光照强度1500 30001x、温度28°C条件下培养25 天,诱导出鳞茎的同时根系长出且苗长到3 5cm。本专利技术方法基于下列试验研究,其结果如下 (I)外植体表层消毒及剥离红葱鳞茎的叶鞘后无菌茎尖的挑取 外植体表层消毒步骤中采用O. 1% HgCl2的消毒时间分别设为5min、10min、15min,考察采用O. 1% HgCl2的不同消毒时间对红葱茎尖组培污染率和芽长势的影响。将经过表层消毒灭菌后的鳞茎按叶鞘处理方式设置“50%切除”、“100%剥离”等2个水平,其中,“50%切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葱组培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剥离红葱鳞茎的叶鞘,挑取无菌的茎尖接种于培养基进行茎尖萌芽培养,至茎尖增长3~5cm,所述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2?mg/L;2)将单芽去除顶端优势后转接于培养基进行丛生芽诱导培养,至诱导出2~5个侧芽,所述培养基为:MS?+?6?BA?3.0~4.0?mg/L?+?NAA?0.2?mg/L;3)将丛生芽切割成单芽后转接于培养基进行鳞茎诱导与生根培养,诱导出鳞茎且生根,所述培养基为:1/2MS?+?6?BA?1.0?mg/L?+?NAA?0.2?mg/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武郑锦荣王红星王洪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白云华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