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蕙兰组织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5530 阅读:455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1-20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生蕙兰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处理、培养基配制3个方面:选择蕙兰假鳞茎叶腋处的侧芽作为外植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1/2MS培养基,一方面有利于前期外植体的诱导,节约了化学试剂,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涉及一种植物快速扩繁技术,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兰花作为一种著名花卉,在世界花卉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全球兰花贸易中,主要以蝴蝶兰、大花蕙兰、文心兰、石斛兰、卡特兰、兜兰、万代兰、文心兰等热带兰附生兰为主,也就是所谓的“洋兰”。与洋兰相比,国兰并不具备硕大的花型、艳丽的色彩和挺长的花序,但是国兰它风姿飘逸,神韵高雅,且常有清香甚至异香,这些都是洋兰所没有的。国兰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传统名花,在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的许多国家也很受欢迎,国际上又称国兰为“东方兰”。国兰素淡的花色、雅致的花姿、清幽的花香、`婀娜的叶姿和多变的叶艺近年来也逐渐被欧洲消费者所接收,所以不论是国内花卉市场还国际兰花市场上,国兰蕴藏着不可估量市场价值。尽管国兰在我国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尽管我们有全世界最丰富的国兰野生资源,然而,国兰在我国花卉产业中却一直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始终没有能够成为一项主导产业。目前国兰的市场状况是,繁殖主要采用分株方式,即使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所采用的繁殖方式,也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分株繁殖方式;生产模式以家庭小作坊为主,栽培设施简陋,交易市场以民间私人交易为主,精品兰花掌握在民间少数私人手中,其实质是一个投资市场,兰花只是充当了一个资金流动的载体,至使“天价兰花”一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所谓精品兰花实际是野生兰花的自然变异,因为自然界兰花自然变异的几率非常小,且具有唯一性,加上中国文化赋予这个植物高雅逸致、超凡脱俗的文化内涵,使得精品国兰近乎成为类似文物和古董那样的投资收藏品)。由于国兰自然分株繁殖速度慢,繁殖系数低,种源主要来自野生资源,致使一些人对兰花野生资源的疯狂采挖,使兰花的野生原始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上述情况情况似乎为国兰所特有,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花卉是依靠销售野生资源来维持其产业的。目前兰花领域的学者以及兰界业内人士都一致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国兰目前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生产,产业化生产是国兰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实现一种作物的产业化生产,必须要有成熟而且有效的繁殖技术。所以繁殖问题是制约国兰产业化的关键。目前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应用于蝴蝶兰、大花蕙兰等洋兰,组织培养核心技术主要由台湾等大的公司和企业控制,国内洋兰企业大部分从事的是种苗、试管苗或者原球茎一下的下游产业环节。至于国兰,国内少数研究单位或公司掌握了春兰的组织培养技术,但组培对象是人工驯化栽培多年的品种,对野生国兰的组织培养国内尚没有成功报道的例子,尤其是野生蕙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本专利技术在多年试验的基础上,针对野生蕙兰提出了一套有效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处理、培养基配制3个方面(I)外植体选择选择蕙兰假鳞茎叶腋处的侧芽作为外植体;(2)外植体处理步骤为I)、将步骤(I)中选好的外植体,从母体切离假鳞茎,切除所有肉质根系及上部叶片,只保留下面5厘米叶片;`2)、将切除下来的假鳞茎置于流水下冲洗10分钟;3)、用镊子从基部依次从外向内剥离假鳞茎上的叶片,露出叶腋处的侧芽;4)、将剥离叶片露出侧芽的假鳞茎在流水下冲洗20分钟,然后置于洗衣粉溶液中浸泡15分钟,洗衣粉溶液浓度为10毫升水/克洗衣粉,期间用干净玻璃棒搅拌3次;5)、浸泡后取出置于流水下冲洗5分钟,用自来水洗3次;6)、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的水,在无菌滤纸上用手术刀小心地切取侧芽,用消毒纱布包裹,注意保证侧芽完整无损;7)、将包有侧芽的纱布包裹置于75 %的乙醇中,5秒后,从乙醇溶液中取出,用蒸馏水冲洗3次;8)、用镊子仔细把侧芽从纱布包裹中取出,置于小烧杯中,用蒸馏水冲洗5次,浙干;9)、加入消毒液蒸馏水为I : 5的“84”消毒液浸泡15分钟,期间用玻璃棒搅拌5次;10),15分钟以后浙去消毒水,用蒸馏水冲洗5次,浙干后置于超净工作台准备接种。(3)培养基配制,配制好6种母液,以I升培养基为例,用移液管分别取10毫升母液1,5毫升母液2,5毫升母液3,5毫升母液4,5毫升母液5,5毫升母液6,混合,加蒸馏水至450毫升,搅拌制成基本培养基;然后分别精确秤取毫克NAA,2. I毫克6_BA,20毫克蔗糖,6. 5毫克琼脂,2毫克PVP,分别用适量蒸馏水溶解混合在容器中,用蒸馏水稀释至450毫升,充分搅拌后与前面配好的450毫升基本培养基混合,用蒸馏水定容至I升。然后加热,边加热边搅拌,直到琼脂粉完全溶解,加热至沸腾即可停止,再用蒸馏水补充到I升,加热过程有蒸发,接下来在精确的PH计上用O. lmol/L的NaOH和O. lmol/L的HCl调整pH至5. 7。注意在带有温度补偿功能的PH计上调节pH值,必须在琼脂凝固前完成。步骤(3)中,培养基配方为(I)、配制MS基本培养基母液I : (50倍母液,配I升培养基取此母液20毫升)NH4NO3 82. 5gKNO3 95gMgSO4. 7H20 18. 5g蒸馏水1000ml母液2 (100倍母液,配I升培养基取此母液10毫升)CaCl. 2H20 22g蒸馏水500ml 母液3 (100倍母液,配I升培养基取此母液10毫升)KH2PO4 8. 5g蒸馏水500ml母液4 (100倍母液,配I升培养基取此母液10毫升)FeSO4. 7H20 2. 75gNa2. EDTA 3. 73g蒸馏水1000ml母液5 (100倍母液,配I升培养基取此母液10毫升)MnSO4. 4H20 2230mgZnSO4. 7H20 860mgH3BO3 620mgKI 83mgNa2MoO4. 2H20 :12. 5mgCoCl· 6H20 I. 25mgCuSO4. 5H20 I. 25mg蒸馏水1000ml母液6 (100倍母液,配I升培养基取此母液10毫升)肌醇5g烟酸25mgVbi 5mgVB6 25mg甘氨酸IOOmg蒸馏水500ml(2)、培养基配方基本培养基用1/2MS培养基,即用蒸馏水稀释I倍。NAA I. 8mg/L6-BA 2. lmg/L蔗糖20mg/L琼脂6. 5mg/LPVP 2mg/LpH :5. 7进一步,母液4配制的时候,先分别秤取2. 75克FeSO4. 7H20和3. 73克Na2. EDTA,各自溶解于450毫升的蒸馏水中,搅拌或加热至完全溶解,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同时倒入第三个I升容量的烧杯,调整pH值至5. 5,最后定容I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的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组织培养外植体选用侧芽,而现有技术体系外植体采用顶芽或茎尖,每个蕙兰假鳞茎仅有一个顶芽或茎尖,而侧芽的数量一般在5-12个,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对外植体的利用率比现有技术提高了数倍或十几倍。现有技术外植体消毒多采用升汞或其他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试剂,本专利技术采用“84”消毒液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其消毒效果与现有技术相同,“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自来水消毒用的就是次氯酸钠)。本专利技术外植体的消毒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消毒成本,另一方面减少了有害试剂对操作人员的威胁,同时也极大减少了有毒有害试剂对环境的污染。现有技术多采用MS基本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生蕙兰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处理、培养基配制3个方面:(1)外植体选择:选择蕙兰假鳞茎叶腋处的侧芽作为外植体;(2)外植体处理步骤为:1)、将步骤(1)中选好的外植体,从母体切离假鳞茎,切除所有肉质根系及上部叶片,只保留下面5厘米叶片;2)、将切除下来的假鳞茎置于流水下冲洗10分钟;3)、用镊子从基部依次从外向内剥离假鳞茎上的叶片,露出叶腋处的侧芽;4)、将剥离叶片露出侧芽的假鳞茎在流水下冲洗20分钟,然后置于洗衣粉溶液中浸泡15分钟,洗衣粉溶液浓度为10毫升水/克洗衣粉,期间用干净玻璃棒搅拌3次;5)、浸泡后取出置于流水下冲洗5分钟,用自来水洗3次;6)、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的水,在无菌滤纸上用手术刀小心地切取侧芽,用消毒纱布包裹,注意保证侧芽完整无损;7)、将包有侧芽的纱布包裹置于75%的乙醇中,5秒后,从乙醇溶液中取出,用蒸馏水冲洗3次;8)、用镊子仔细把侧芽从纱布包裹中取出,置于小烧杯中,用蒸馏水冲洗5次,沥干;9)、加入消毒液∶蒸馏水为1∶5的“84”消毒液浸泡15分钟,期间用玻璃棒搅拌5次;10)、15分钟以后沥去消毒水,用蒸馏水冲洗5次,沥干后置于超净工作台准备接种;(3)培养基配制?配制6种母液,用移液管分别取10毫升母液1,5毫升母液2,5毫升母液3,5毫升母液4,5毫升母液5,5毫升母液6,混合,加蒸馏水至450毫升,搅拌制成基本培养基;然后分别精确秤取毫克NAA,2.1毫克6?BA,20毫克蔗糖,6.5毫克琼脂,2毫克PVP,分别用适量蒸馏水溶解混合在容器中,用蒸馏水稀释至450毫升,充分搅拌后与前面配好的450毫升基本培养基混合,用蒸馏水定容至1升,然后加热,边加热边搅拌,直到琼脂粉完全溶解,加热至沸腾即可停止,再用蒸馏水补充到1升,加热过程有蒸发,接下来在精确的pH计上用0.1mol/L的NaOH和0.1mol/L的HCl调整pH至5.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军阳张显刘建军张宁王保宁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湖北省武汉市上海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通CDN节点] 2015年01月23日 23:02
    蕙兰(学名:Cymbidiumfaberi)为兰科蕙兰属的地生草本植物。根较粗短,基部略比根前端粗大,无分枝。假鳞茎不明显,集生成丛,呈椭圆形。花常为浅黄绿色,有深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花通常香气浓郁。一茎多花,常6~15朵,芳香。蕙兰原产中国,是我国栽培最久和最普及的兰花之一,古代常称为“蕙”,“蕙”指中国兰花的中心“蕙心”,常与伞科类白芷合名为“蕙芷”。蕙兰是我国珍稀物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物种,分布于秦岭以南、南岭以北及湖北,西南广大地区,是比较耐寒的兰花品种之一。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