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产业化生产番薯脱毒组培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4226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产业化生产番薯脱毒组培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材料培养(2)材料消毒(3)外植体芽诱导(4)继代增值培养(5)病毒检测(6)生根培养(7)炼苗、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病毒在植株顶端生长点的数量远远少于植株下部的成熟部位的原理,加大取生长点的代数,达到脱毒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低激素浓度、改良MS基本培养基和三天的暗培养的方法,大大降低了脱毒组培苗的变异率,加快了组培苗的生长速度,缩短了繁殖周期,扩繁速度高,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物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番薯(Ipomoea batatas Lam.)是一种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稳产性好等优点。然而,由于番薯病毒病的广泛存在,以及生产中番薯以薯块进行无性繁殖,造成病毒病的蔓延,从而造成番薯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种性退化。目前科研上主要通过茎尖离体培养获得脱毒种苗,但此方法运用于产业化大批量生产,扩繁速度慢,变异率高,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变异率低、扩繁速度快、缩短了繁殖周期的高效产业化生产番薯脱毒组培苗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包括以下步骤(I)材料培养从大田取回待脱毒番薯的20 30 cm长的茎段,扦插在大棚培养基上,让其生长新枝;过程中,每星期浇一次营养液,每5天用50%多菌灵或百菌清500倍喷叶及周围环境,每天晚上用75%酒精喷一次周围环境,以保棚内环境清洁;待新长出的枝长到8 10 cm时,剪下新枝,重新扦插到新的培养基上,用同样的方法让它长出新枝;(2)材料消毒待二次扦插苗的新枝长到8 Cm以上时,取两三节长的茎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产业化生产番薯脱毒组培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材料培养从大田取回待脱毒番薯的20~30㎝长的茎段,扦插在大棚培养基上,让其生长新枝;过程中,每星期浇一次营养液,每5天用50%多菌灵或百菌清500倍喷叶及周围环境,每天晚上用75%酒精喷一次周围环境,以保棚内环境清洁;待新长出的枝长到8~10㎝时,剪下新枝,重新扦插到新的培养基上,用同样的方法让它长出新枝;(2)材料消毒待二次扦插苗的新枝长到8㎝以上时,取两三节长的茎段,剪下后放入消毒过的密封玻璃瓶中密封,拿到超净工作台,用75%酒精浸19~20秒,再用0.1%升汞消毒5~7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3)外植体芽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林王效宁刘迪孟卫东齐兰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