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用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414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简化结构以及各个零部件的小型化、薄型化等来实现了小型化的卡用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卡用连接器具有:外壳(2),存放卡(1)并能够电连接;弹出机构(3),具备滑动件(31)和施力部件(32)使卡向弹出方向移动;以及锁定机构(4),具备凸轮部(31a)和锁定部件(41)并克服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保持滑动件。凸轮部具备引导锁定部件的引导壁(31g),引导壁的一部分为开放的形状的开放部(31m)。(*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卡用连接器,尤其涉及卡用连接器的小型化。
技术介绍
在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设备上,拍摄下来的图像一般被保存在叫作存储卡(以后简称为“卡”)的大致矩形且板状的记录介质上。卡用连接器用于存放卡并电连接卡和安装有卡用连接器的电子设备。近几年,小型化的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逐渐增加,而且为了在小型化产品上安装,还要求卡用连接器的小型化。 作为卡用连接器,公知一种下列专利文献I所记述的卡用连接器。专利文献I所述的卡用连接器具有用于使插入的卡弹出的弹出机构。下面,用图12至图17说明专利文献I所述的卡用连接器。图12为表示专利文献I所述卡用连接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3 (a)、图13 (b)为表示专利文献I所述卡用连接器组装状态结构的图;图13(a)表示外观,图13(b)为从图13(a)取下罩体部件后表示内部结构的图。图14为表示图13 (a)截面14-14的剖视图。另外,在图中省略了表示壳体部件C以及滑动部件SL以外的部分。图15为表示锁定部件LP配置的概要图,表示从图13(b)的上方俯视到的状态。图16为表示凸轮槽CM概要形状的图。图17为表示施力部件SP、滑动部件SL和壳体部件C配置的概要图,是图13 (a)截面17-17的示意图。还有,在图17中省略了表示施力部件SP、滑动部件SL和壳体部件C以外的部分。专利文献I所述的卡用连接器如图12、图13 U)、图13 (b)所示具备壳体部件C,具有插入卡(图中没有表示)的存放部;罩体部件,覆盖壳体部件C的上表面;连接端子TM,被配设在该存放部的一端侧并能够与卡的外部接触部接触;滑动部件SL,随着卡的插入以及弹出可向卡的插入以及弹出方向移动;施力部件SP,将该滑动部件SL向弹出方向施力;凸轮槽CM以及锁定部件LP,克服施力部件SP的作用力将滑动部件SL保持在卡插入位置上。此外,还具备将卡保持在滑动部件SL上的保持部件KP。专利文献I所述的卡用连接器如图14所示,沿着壳体部件C的侧壁SW配置滑动部件SL。而且,如图15所示,锁定部件LP的一端被配置在凸轮槽CM内,并随着滑动部件SL的移动改变与凸轮槽CM的接触位置。在凸轮槽CM的两侧形成引导壁GW。凸轮槽CM的整体形状如图16所示。另外,图15表示在凸轮槽CM的直线形状部CMl的某个位置上配置了锁定部件LP —端的状态。随着卡的从插入到弹出的动作,凸轮槽CM和锁定部件LP之间的接触位置从图16的SE点向箭头Z方向变化,并返回到SE点。而且,如图17所示,施力部件SP以其一部分被存放于在滑动部件SL的底面设有的凹状部SLl内的状态被配置,通过构成零部件的有效配置,为卡用连接器的小型化做出-Tj. 士 另外,保持部件KP被配置在本来属于死区空间(dead space)的图16的DS区域,通过有效地配置构成零部件,为卡用连接器的小型化做出贡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5-352548号公报专利文献I所述的卡用连接器作为卡用连接器在其功能上并无多大问题,但是想要在如今的小型化电子设备上安装,其外形尺寸还是过大,所以要求外形尺寸更接近所插入卡的外形尺寸。这与在确保卡存放部的基础上缩小外形尺寸是相同的。要缩小外形尺寸,必须解决在不影响卡用连接器功能的范围内实现结构的简单化以及各零部件的小型化、薄型化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小型卡用连接器。本技术卡用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外壳,至少具有开口以及至少能够存放 从上述开口插入的卡的卡存放区域;接点,被配置在上述外壳内,能够与在上述卡上设有的电极电连接;弹出机构,沿着上述卡存放区域的宽度方向的侧壁配置,并具有使上述卡向上述弹出方向移动的滑动件以及将上述滑动件向上述弹出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以及锁定部件,具备被形成在上述滑动件上的凸轮部,以及随着上述滑动件的移动沿上述凸轮部摆动一端部的锁定部件,使上述凸轮部和上述锁定部件卡合,并克服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在与上述卡的规定配置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保持上述滑动件。而且,上述凸轮部具备与上述锁定部件的一端部抵接的凸轮面和在上述凸轮面的侧方引导上述锁定部件的引导壁,上述引导壁使与上述卡存放区域内配置了上述滑动件的一侧的宽度方向的侧壁面对的部分之中的至少一部分开放作为开放部。现有技术在凸轮面的全周设置引导壁,但是根据上述结构,在卡存放区域内使与靠近滑动件的一侧的宽度方向的侧壁面对的凸轮面的引导壁的一部分开放,所以与以往相比使凸轮部的横宽能够缩短相当于一个引导壁的大小,从而能够缩短滑动件的横宽。通过上述方式,使缩短卡用连接器的宽度尺寸成为可能,从而能够形成可实现宽度方向更加小型化的连接器。而且,本技术卡用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凸轮面由始终点路部、从上述始终点路部连续形成的去路部以及归路部、连接上述去路部和上述归路部的锁定部构成;上述始终点路部为直线形状,上述去路部形成为相对于上述弹出方向进行交叉,上述归路部形成直线形状,与上述始终点路部成一条直线;通过滑动件随着上述卡的从插入到弹出而进行的移动,上述凸轮面和上述锁定部件之间的抵接位置从上述始终点路部沿着上述去路部变化到上述锁定部,然后从上述锁定部沿着上述归路部变化到上述始终点路部。如上所述,当滑动件随着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移动时,由于锁定部件与凸轮面之间的抵接位置从归路部到始终点路部进行直线性的变化,所以锁定部件高速冲撞引导壁的可能性很小,从而能够平滑地弹出卡。即,当解除锁定之后滑动件通过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自动复位时,滑动件的移动速度变得比用手操作更快。因此,如果锁定部件和凸轮面之间的抵接位置沿弯曲的路径进行变化,锁定部件容易高速冲撞引导壁,从而难以平滑地弹出卡。相反,如果锁定部件和凸轮面之间的抵接位置从归路部到始终点路部进行直线性的变化,那么锁定部件高速冲撞引导壁的可能性就很小,从而能够平滑地弹出卡。还有,如果采取从始终点路部穿过归路部、经锁定部之后穿过去路部返回始终点路部的路径,在从去路部切换到始终点路部的位置上,锁定部件就相对地朝向引导壁被开放的方向移动,但是由于采取了从归路部返回到始终点路部的路径,所以不会朝向引导壁被开放的方向,而更加稳定地卡合锁定部件和凸轮部,从而能够进行稳定的工作。而且,本技术卡用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有锁定施力部件,该锁定施力部件向从靠近上述滑动件的一侧的上述侧壁离开的方向对上述锁定部件施力。通过上述方式,通过对锁定部件施加向滑动件从相邻的上述卡存放区域内的宽度方向的侧壁离开的方向的作用力,能够更加稳定地在凸轮面上配置锁定部件,从而能够进行稳定的工作。而且,其特征还在于,上述卡存放区域的宽度方向的上述侧壁和上述滑动件之间的间隔被配置为窄于上述锁定部件的一个端部的宽度尺寸。通过上述方式,即使假如锁定部件穿过开放部而要从凸轮面上脱落,也因受到上述卡存放区域的侧壁的引导,所以能够发挥锁定机构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止卡用连接器的功能受损的效果。而且,本技术卡用连接器的特征还在于,上述外壳具备树脂制壳体部件和金属制罩体部件,该壳体部件使与具有上述接点的一面相对置的一侧开放,该罩体部件覆盖上述壳体部件的上述被开放的一侧。而且,与沿着上述凸轮面摆动的上述锁定部件的一端部滑动接触的上述卡存放区域的宽度方向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至少具有开口和卡存放区域的外壳,该卡存放区域能够存放从上述开口插入的卡,设有接点,该接点被配置在上述外壳内并能够与被设在上述卡上的电极电连接,设有具备滑动件和施力部件的弹出机构,该滑动件沿着上述卡存放区域的宽度方向的侧壁配置并用于使上述卡向弹出方向移动,该施力部件向上述弹出方向对上述滑动件施力,具有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具备在上述滑动件上形成的凸轮部和随着上述滑动件的移动使一端部沿上述凸轮部摆动的锁定部件,而且上述凸轮部与上述锁定部件卡合并克服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上述滑动件保持在与上述卡的规定配置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上述凸轮部具备与上述锁定部件的一端部抵接的凸轮面和在上述凸轮面的侧方引导上述锁定部件的引导壁,上述引导壁使与上述卡存放区域内配置了上述滑动件的一侧的宽度方向的侧壁面对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开放作为开放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山笃大野真稔西冈彻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