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连续弯曲段和两个连续矫直段的连铸机辊列曲线,其特征是:该辊列曲线是由垂直段H↓[FE]、连续弯曲段S↓[ED]、基本圆弧段S↓[DC]、第一连续矫直段S↓[CB]、过渡圆弧段S↓[BA]、第二连续矫直段S↓[AO]及水平段L↓[OH]光滑连接的一条曲线,整个辊列曲线均由固定辊列组成,该辊列曲线的曲率变化连续,其中: 第二连续矫直段S↓[AO]: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的曲线方程:y=x↑[3]/6RL,式中的参数R,L由下面的方程组求得: *** 式中的R↓[2]及S↓[AO]应根据铸坯的许用应变[ε]及许用应变速率[*]给定。 一般,S↓[AO]=1~4米,R↓[2]=(1.1~3)×R↓[1],R↓[1]=(15~50)×D,式中D是所浇铸坯的最大厚度,R,L求得后需验算:当x≤L时,y=x↑[3]/6RL曲率的变化是否单调,如果不单调可通过减少S↓[AO]或相应增加S↓[AO]的端点A的曲率半径来满足曲率变化的单调性。 过渡圆弧段S↓[BA]=0~1.55R↓[2]; 第一连续矫直段S↓[CB]: 第一连续矫直段S↓[CB]是渐开线,它在直角坐标系x↓[3]oy↓[3]中的参数方程为: *** 式中r↓[o]为渐开线的基圆半径,渐开线S↓[CB]的始端C的曲率半径与基本圆弧段半径R↓[1]相等,曲率中心与基本圆弧段的圆心O↓[1]重合,末端B的曲率半径与过渡圆弧半径R↓[2]相等,曲率中心与过渡圆弧段的圆心O↓[2]重合,S↓[CB]=0~2米; 基本圆弧段S↓[DC]=(0~1.5)×R↓[1]; 连续弯曲段S↓[ED]: 在直角坐标系x↓[1]Ey↓[1]中的曲线方程:y↓[1]=x↓[1]↑[3]/6rl,式中的参数r,l由下面的方程组求得: *** S↓[ED]=l+l↑[3]/40r↑[2]。 r,l求得后验算:当x↓[1]≤l时,曲线y↓[1]=x↓[1]↑[3]/6rl的曲率是否单调,如果不单调可以通过增大α来满足曲率变化的单调性要求; 垂直段H↓[FE]=0~3米; 水平段L↓[OH]=1.1×L↓[e]-H↓[FE]-S↓[ED]-S↓[DC]-S↓[CB]-S↓[BA]-S↓[AO] 式中L↓[e]为铸坯的冶金长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连续铸钢领域,它涉及一种全部由固定辊列构成的具有连续弯曲、矫直段的直弧型(或称垂直弯曲型)连铸机辊列曲线(连铸机的辊列曲线是指连铸机中运动的铸坯外弧侧的运动轨迹)及仅具有连续矫直段的弧型连铸机辊列曲线,尤其是一种具有两个连续矫直段的高度低的直弧型及弧型连铸机辊列曲线。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全部由固定辊列构成的具有弯曲、矫直段的直弧型及仅具有矫直段的弧型连铸机辊列(见图7、图8),其铸坯都是在具有液相芯的条件下进行弯曲、矫直的。图7、8所示的弯曲、矫直段有多点弯曲、矫直和奥钢联的渐进弯曲、矫直两种情况。上述弯曲、矫直段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多点弯曲、矫直使得铸坯在弯曲、矫直过程中都产生较大的应变ε的突变和很大的应变速率 峰值;渐进弯曲、矫直使得铸坯产生非线性变化的应变ε及相应的应变速率 的较大峰值,较大的应变速率 容易导致铸坯的内裂。另外采用上述弯曲、矫直段的连铸机高度较大。中国专利ZL94223060.4公开了一种超低头连铸机的矫直辊列布置形状,其特征是第一光滑连续矫直区BC为一段渐开线,第二连续矫直区为改进的康卡斯特连续矫直曲线,即以三次方曲线y=x36R4L]]&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宪奎,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