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真空灭弧室串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376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7:42
高压真空灭弧室串联结构,克服了现有高压真空断路器采用1个单断口真空灭弧室进行开断,无法满足更高电压等级要求的问题,特征是包括2~5个高压真空灭弧室,每2个高压真空灭弧室通过连接法兰、中间屏蔽法兰、中间静导电体、中间直线轴承和长连接导向轴串联连接,最右侧的高压真空灭弧室的右侧连接末端静导电体和后端盖,最左侧的高压真空灭弧室的左侧安装前端盖,在最左侧的和最右侧的绝缘屏蔽罩上安装端盖屏蔽法兰,有益效果是,将2~5个单断口高压真空灭弧室串联使用,可以达到更高电压等级,降低技术难度,节约制造成本,且互换性好,便于安装,可也可以用2~5个低电压等级的高压真空灭弧室代替1个高电压等级的高压真空灭弧室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高压电器
,特别涉及高压真空灭弧室串联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高压真空断路器产品多采用I个单断口真空灭弧室进行开断,目前单断口高压真空灭弧室已经达到126kV电压等级,但是这种单断口高压真空灭弧室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高,同时也无法满足更高电压等级的要求。申请号为201010147463. 2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双断口真空灭弧室,它包括绝缘外壳、设置在绝缘外壳内的静组件和动组件,其中所述绝缘外壳内腔上部的凸棱上设置有中间隔离屏蔽罩,所述中间隔离屏蔽罩位于静组件与动组件之间。如该申请说明书附图所示,上述结构是将双断口置于一个绝缘外壳内腔中,即在一个绝缘外壳内腔中有I个静组件和2个动组件,这种结构制造难度大,操 作复杂,也无法进行2个或2个以上真空灭弧室的串联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2 5个单断口闻压真空灭弧室串联使用的闻压真空灭弧室串联结构,在满足更闻电压等级要求的条件下,降低技术难度和制造成本,并提高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高压真空灭弧室,高压真空灭弧室左侧设有动导电杆,所述高压真空灭弧室为2 5个,在所述动导电杆上安装有连接法兰,每2个高压真空灭弧室之间通过连接法兰、第一中间屏蔽法兰、加工有直线轴承安装通孔的第二中间屏蔽法兰、中间静导电体,以及在直线轴承安装通孔中安装的中间直线轴承和在中间直线轴承中安装的长连接导向轴串联连接,在第一中间屏蔽法兰和第二中间屏蔽法兰中插入绝缘屏蔽罩,在最右侧的高压真空灭弧室的右侧连接末端静导电体,在末端静导电体上安装后端盖,在后端盖与末端静导电体之间安装导向套,在最左侧的高压真空灭弧室的左侧安装前端盖,在前端盖上加工的直线轴承安装盲孔中安装有前端直线轴承,在前端直线轴承中安装短连接导向轴,在最左侧的和最右侧的绝缘屏蔽罩上安装端盖屏蔽法兰。所有的高压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屏蔽罩之间的腔体均连通。所述短连接导向轴与前端直线轴承为滑动配合,所述动导电杆与安装在高压真空灭弧室上的中间静导电体为滑动配合,所述导向套与安装在高压真空灭弧室上的末端静导电体为滑动配合.所述直线轴承安装盲孔与直线轴承安装通孔的孔径一致。在所述高压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屏蔽罩之间相连通的腔体中充入绝缘气体。所述绝缘气体为洁净干燥空气或氮气或六氟化硫气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将2 5个单断口高压真空灭弧室串联使用,所能承受的总电压是2个或2个以上单个高压真空灭弧室所能承受电压的数值之和,这样就可以实现I个单断口的高压真空灭弧室所无法使用在更高电压等级场合的问题;(2)本技术在高压真空灭弧室上增加螺纹连接孔,通过包括相应的连接导向轴、直线轴承、端盖屏蔽法兰和中间屏蔽法兰组成的串联结构可以将2 5个高压真空灭弧室串联组合在一起,且互换性好,便于安装,降低了技术难度和加工难度,可以满足更高电压等级使用的要求;也可以用2 5个低电压等级的高压真空灭弧室代替I个高电压等级的高压真空灭弧室的使用,同样可以降低技术难度和加工难度,节约制造成本并提高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3)本技术在所述前端盖上加工有4个直线轴承安装盲孔,使盲孔处在安装前端直线轴承后起到密封作用,而在第二中间屏蔽法兰上加工有4个用于安装中间直线轴承的直线轴承安装通孔,便于通过长连接导向轴实现2 5个高压真空灭弧室串联组合以及使所有的高压真空灭弧室与绝缘屏蔽罩之间的腔体均连通,屏蔽法兰与真空灭弧室的动静导电杆连接,可以起到均匀电场和散热的作用;(4)本技术在高压真空灭弧室绝缘外壳外又增加了绝缘屏蔽罩,绝缘屏蔽罩与动导电杆相连接,对所有串联中的高压真空灭弧室进行同步操作,同时,绝缘屏蔽罩也提高了绝缘能力,根据需要,还可以在高压真空灭弧室绝缘外壳与绝缘屏蔽罩之间形成的腔体内充填绝缘气体,进一步提高绝缘能力。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前端盖2的主剖视图;图3是图2的A向视图;图4是第二中间连接屏蔽法兰的主剖视图;图5是图4的B向视图;图中I.端盖屏蔽法兰,2.前端盖,2 - I.直线轴承安装盲孔,2-2.前端盖法兰连接螺纹孔,3-1.前端直线轴承,3-2.中间直线轴承,4.短连接导向轴,5.动导电杆,6.连接法兰,7.绝缘屏蔽罩,8.高压真空灭弧室,8-1.静导电体螺纹连接孔,8-2.连接导向轴螺纹连接孔9.中间静导电体,10.长连接导向轴,11.第一中间屏蔽法兰,12.第二中间屏蔽法兰,12-1.直线轴承安装通孔,12-2.第二中间屏蔽法兰连接螺纹孔,13.后端盖,14.末端静导电体,15.导向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提供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技术包括2 5个高压真空灭弧室(8),所述高压真空灭弧室(8 )左侧设有动导电杆(5 ),在动导电杆(5 )上安装有连接法兰(6 ),在高压真空灭弧室(8 )左右2个端盖上设有静导电体螺纹连接孔(8-1)和连接导向轴螺纹连接孔(8-2),在2 5个高压真空灭弧室(8 )串联结构中,每2个高压真空灭弧室(8 )之间的采用的连接结构是在右侧的高压真空灭弧室(8)的左侧通过动导电杆(5)上安装的连接法兰(6)用螺钉连接第二中间屏蔽法兰(12);在左侧的高压真空灭弧室(8)的右侧通过螺钉将第一中间屏蔽法兰(11)与第二中间屏蔽法兰(12)固定在一起,左侧的高压真空灭弧室(8)的右侧通过静导电体螺纹连接孔(8-1)用螺钉固定连接中间静导电体(9);在第二中间屏蔽法兰(12)上加工有4个用于安装中间直线轴承的直线轴承安装通孔(12-1)和4个第二中间屏蔽法兰连接螺纹孔(12 — 2),在直线轴承安装通孔(12-1)中安装中间直线轴承(3-2),并用螺钉将中间直线轴承(3-2)固定在第二中间屏蔽法兰(12)上,在中间直线轴承(3-2)中安装长连接·导向轴(10),所述长连接导向轴(10)两端加工有螺纹,通过长连接导向轴(10)两端的螺纹以及左右2个高压真空灭弧室(8)的连接导向轴螺纹连接孔(8-2)将左右2个高压真空灭弧室(8)串联连接在一起,在第一中间屏蔽法兰(11)和第二中间屏蔽法兰(12)中插入筒形的绝缘屏蔽罩(7),并用密封胶密封;在2 5个高压真空灭弧室(8)串联后,在最右侧的高压真空灭弧室(8)的右侧用螺钉连接末端静导电体(14),在绝缘屏蔽罩(7)上安装环形的端盖屏蔽法兰(I ),在环形的端盖屏蔽法兰(I)上安装后端盖(13),在后端盖(13)与末端静导电体(14)之间安装导向套(15);在2 5个高压真空灭弧室(8)串联后,在最左侧的高压真空灭弧室(8)的左侧安装前端盖(2 )和环形的端盖屏蔽法兰(I),所述前端盖(2 )上加工有4个直线轴承安装盲孔(2-1)和4个前端盖法兰连接螺纹孔(2 — 2)),为了实现前端直线轴承(3-1)和中间直线轴承(3-2)的互换,直线轴承安装盲孔(2-1)与直线轴承安装通孔(12-1)的孔径一致,在直线轴承安装盲孔(2-1)中安装有前端直线轴承(3-1 ),并用螺钉将4个前端直线轴承(3-1)固定在前端盖(2)上,在4个前端直线轴承(3-1)中安装短连接导向轴(4),所述短连接导向轴(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真空灭弧室串联结构,包括高压真空灭弧室(8),高压真空灭弧室(8)左侧设有动导电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真空灭弧室(8)为2~5个,在所述动导电杆(5)上安装有连接法兰(6),每2个高压真空灭弧室(8)之间通过连接法兰(6)、第一中间屏蔽法兰(11)、加工有直线轴承安装通孔(12?1)的第二中间屏蔽法兰(12)、中间静导电体(9),以及在直线轴承安装通孔(12?1)中安装的中间直线轴承(3?2)和在中间直线轴承(3?2)中安装的长连接导向轴(10)串联连接,在第一中间屏蔽法兰(11)和第二中间屏蔽法兰(12)中插入绝缘屏蔽罩(7),在最右侧的高压真空灭弧室(8)的右侧连接末端静导电体(14),在末端静导电体(14)上安装后端盖(13),在后端盖(13)与末端静导电体(14)之间安装导向套(15),在最左侧的高压真空灭弧室(8)的左侧安装前端盖(2),在前端盖(2)上加工的直线轴承安装盲孔(2?1)中安装有前端直线轴承(3?1),在前端直线轴承(3?1)中安装短连接导向轴(4),在最左侧的和最右侧的绝缘屏蔽罩(7)上安装端盖屏蔽法兰(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交锁国世铮侯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华德海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