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检测装置,尤其是通过重力压迫的感知来产生电性信号上的不同变换来实现传感检测的一种传感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传感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和信号采集设备,传感器通过信号线引出并接在信号采集设备的信号采集连接端口。其中,所述的传感器是由上下交错的2层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和设置分布在2层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之间用于电性隔离的若干个绝缘隔离点组成,2条信号线分别接于上、下层的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辆的乘客座椅,实现对乘客是坐在在座椅的检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检测装置,尤其是通过重力压迫的感知来产生电性信号上的不同变换来实现传感检测的一种传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机动车辆上会安装多种传感检测装置以实现更加智能控制和易用性。在机动车辆上乘客座椅上安装一种用于感知是否有乘客坐在座椅上的传感检测装置是已有的手段。目前广泛使用的针对乘客检测的传感检测装置,通常采用超声波、红外、压敏电阻膜片等作为传感器来检测。其中,采用超声波或者红外的乘客感知的传感检测装置具有较大的误差性,同时实现的成本不低,对安装位置具有严格要求,可靠性较差。另外,现有技术亦有采用压敏电阻膜片、电容式或者多种方式复合使用的乘客传感检测装置。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108595的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乘员检测器的乘客座椅,其就是将一种用于检测座椅是否被占用(占用情况)的电极单元(9)连同电动座椅加热器⑶嵌入在机动车辆的椅座⑷中。电极单元(9)和座椅加热器⑶都是扁平的,并且电极单元(9)层压在座椅加热器(8)上。电极单元(9)由上电极(11)、下电极(12)和设置在这两个电极之间的绝缘膜(10)构成。根据上电极(11)和与车身接地的构件之间的电容变化来检测占用情况。为了减少上电极和座椅加热器⑶之间的电容并由此提高占用情况检测的灵敏度,将随供应至上电极(11)的交变电压而改变的交流电压供应给下电极(12)。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650214的车辆的乘客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模块,其用于在座位的第一点处检测第一电压差值和第一温度;和智能传感器模块,其用于在座位的第二点处检测第二电压差值和第二温度;根据与所述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对应的预定的温度修正值以及所述第一电压差值和第二电压差值计算最终重量,以及将所述最终重量与设定参考值相比较来检测乘客。这类乘客传感检测装置虽然检测精度较高,但是实现的方案较为复杂,因此成本闻。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的乘客检测装置要么检测精度不足、可靠性不佳,要么复杂且成本高的种种不足之处,申请人提出一种更加适用的乘客检测装置。该乘客检测装置是通过重力压迫的感知来产生电性信号上的不同变换来实现传感检测,检测精度符合要求且方案简单易于实现,成本较低。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感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和信号采集设备,传感器通过信号线引出并接在信号采集设备的信号采集连接端口。其中,所述的传感器是由上下交错的2层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和设置分布在2层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之间用于电性隔离的若干个绝缘隔离点组成,2条信号线分别接于上、下层的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进一步的,所述的上、下层的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之外还分别粘结有附着保护层。进一步的,所述的信号线的一根接地,另一根接在在信号采集设备的一个信号采集连接端口。本技术的一种传感检测装置通过简单的方式实现利用重力压迫的感知来产生电性信号上的不同变换来实现传感检测。该传感检测装置具有轻柔的优点,安装在座位处不会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同时,该装置具有安装简单、安全、美观、舒适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传感器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传感检测装置的电气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该实施例的传感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和信号采集设备,传感器通过信号线引出并接在信号采集设备的信号采集连接端口。其中,所述的传感器是由上下交错的2层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和设置分布在2层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之间用于电性隔离的若干个绝缘隔离点组成,2条信号线分别接于上、下层的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实施例2:参阅图I所示,该实施例的传感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I和信号采集设备2,传感器I通过信号线弓I出并接在信号采集设备2的信号采集连接端口。其中,所述的传感器I是由上下交错的2层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21和设置分布在2层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21之间用于电性隔离的若干个绝缘隔离点22组成,2条信号线分别接于上、下层的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21。其中,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21可以由铜或铜合金制成,也可以是其他导电材料制成。由于传感器I的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需要一定的压力作用在挤压点上才可以产生足够的形变,使内部的开关闭合有效。因此,可以根据所需的压力强度来调整薄膜开关的材质的硬度。绝缘隔离点22是由普通的绝缘材料制成,如塑料、橡胶、电木等材质,绝缘隔离点22可以制成短立柱状对上、下2层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21进行电气隔离,绝缘隔离点22也可以直接是颗粒状的间隔分散在上、下2层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21之间。同时,为保护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21,所述的上、下层的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21之外还分别粘结有附着保护层23。较佳的,附着保护层23可以是绝缘的、柔软的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如橡胶、尼龙布等。本技术的传感检测装置的传感器内部由上下交错的2层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的每个交错地方,就是一个上下可接触的点,组成一个一个交错的“小开关”阵列。当任意点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产生形变,图I的虚线框A所示的即为形变区,导电金属薄膜上下层接触,产生“闭合点”201,即开关闭合。这样即可以实现多点开关感应,同时该装置要求具有一定的面积,可以覆盖住乘客的乘坐范围,一个乘客座位配置一个传感器,并通过检测传感器的内部通断来判断是否有乘客,并由信号采集设备接收到传感器的开关信号。参阅图I和图2所示,本传感检测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选择适当大小的传感器I置于乘客坐椅上,置于乘客座椅的皮具上,最优置于乘客座椅皮具下。两根信号线,一根信号线202接地为信号提供低电平参考,一根信号线203接信号采集设备2。可提供“低电平”和“悬空” 2种状态,不需要额外提供电源。本装置或可实施成坐垫的外形,使用护罩封装,放置于乘客座椅上。当有乘客坐在装置上,装置内部的传感器薄膜由于人体的重量受到挤压,挤压点发生形变,开关发生闭合现象,信号线202与信号线203接通,采集设备在信号203上采集到低电平信号;当无乘客时,信号线202与信号203断开,信号203悬空,信号采集设备2采集不到信号,由信号采集设备2内部提供高电平信号。以此电平变化来判断是否有乘客存在。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专利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传感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和信号采集设备,传感器通过信号线引出且接在信号采集设备的信号采集连接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是由上下交错的2层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和设置分布在2层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之间用于电性隔离的若干个绝缘隔离点组成,2条信号线分别接于上、下层的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传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层的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之外还分别粘结有附着保护层。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传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线的一根接地,另一根接在在信号采集设备的一个信号采集连接端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检测装置,尤其是通过重力压迫的感知来产生电性信号上的不同变换来实现传感检测的一种传感检测装置。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感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和信号采集设备,传感器通过信号线引出且接在信号采集设备的信号采集连接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是由上下交错的2层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和设置分布在2层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之间用于电性隔离的若干个绝缘隔离点组成,2条信号线分别接于上、下层的柔性网状导电金属薄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茹涛,许宁,刘燚华,唐磊,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