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微机防误暨智能锁群综合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3305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微机防误暨智能锁群综合管理系统,包括安装有管理软件的上位机、信号传送装置、电脑钥匙,以及用于防止误操作电力设备的五防锁具和安装在房门、箱门和柜门上的一匙通锁具,上位机和电脑钥匙通过信号传送装置相互连接,电脑钥匙与五防锁具和一匙通锁具匹配使用,且电脑钥匙设置有与五防锁具中的电气锁匹配的接触电极及可开启对应五防锁具和一匙通锁具中的机械锁具的解锁头,以及完成锁具开启的状态判断电路,实现对电力设备的防误管理。实现了一把电脑钥匙对变电站中的五防锁具和一匙通锁具的开启,操作、携带方便,而且只需安装一套管理系统即可实现传统两套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更简化,维护更方便,同时降低了管理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安全防误领域及锁群的微机管理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力微机防误暨智能锁群综合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业内周知,在电力安全防误领域,已经公开和成熟使用的微机防误系统有由九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基于双柄模式电脑钥匙的微机防误系统,其基本构成特征是由上位机及模拟管理软件、信号传输装置、双柄双极式电脑钥匙、与电脑钥匙配合的带有锁码的通配型防拨锁芯的机械挂锁和五防固定锁具以及带有锁码的由两个可同电 脑钥匙电极匹配接触的电极柱构成的电气锁等构成。具体使用办法是一匙通锁具闭锁在电力设备上,约束设备未开锁不能操作;五防锁具串接在电控回路上,两电极断开,电极未导通则无法启动电操机构。每个锁具的锁码以代表和区别不同的具体设备。在预计的一组电力设备操作前,将必须坚持的操作顺序在上位机及模拟管理软件进行模拟操作,获得验证无误后形成操作序列数据,通过信号传输装置将操作序列数据传输到电脑钥匙上,这样,将电脑钥匙拿到设备现场,按照计划进行操作,电脑钥匙通过识别锁码及时间先后秩序,每操作一个步骤,均同电脑钥匙的操作序列核对,若步骤正确,则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若步骤不正确,则电脑钥匙报错并不能够开启锁具,从而防止出现误操作电力设备造成巨大损失。微机防误系统的特点是锁具种类少,一匙通锁具闭锁电力的一次设备,电气锁闭锁控制电气回路,锁具一般需要具备防拨功能以防止操作人员拨动式开锁。一般不需要特别的防盗特性,锁芯一般是比较简单的锁扭式锁芯以确保足够的可靠性和降低生产使用成本。电脑钥匙相关识别锁码和开锁机构同锁具相匹配。其中,电脑钥匙不一定是双柄模式,因为双柄模式带来电脑钥匙偏大和使用不方便问题,实际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发人员的努力,单柄式电脑钥匙以及基于单柄式电脑钥匙的锁芯锁具已经设计并公开,2010年7月30日申请的专利号为20102028422. 8的一种单柄式电脑钥匙和2010年7月28日申请的专利号为201020280587. 3的一种数字化锁芯及数字化锁具已经解决了在微机防误背景下的单柄电脑钥匙和与单柄匹配的基于锁扭式防拨级简易锁芯的锁具问题。另一方面,在一个变电场站,除了很多一次设备需要通过微机防误系统的锁具去管理外,还有许多非一次设备也要靠锁具闭锁的地方,如爬梯防护栏、端子箱、控制屏柜门、通道门、防火隔离门、楼层防盗门、设备房间门、安具室门及其他各种办公或会议室门。这些门锁的特征是,通过挂锁或各种款式的固定类锁具闭锁,如挂锁、把手锁、柜门锁、执手门锁、防火门锁、防盗门锁、球型门锁等等。这些锁具的特征是需要较高的防盗特性以防止门锁被轻易打开造成损失。这些门锁构成了一组组锁群。为解决传统的需要一串机械钥匙开锁模式的麻烦,人们想了些办法,比如采用机械式通配锁芯管理。或更为进一步的,给每个锁设置锁码,借用裁剪原微机防误系统管理模式,在单柄电脑钥匙及对应的锁具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锁群控制系统,由上位机及管理软件、信号传送装置、电脑钥匙及锁具构成。比如2010年3月22日申请的专利号为201010131690. 6的电力安全智能锁控系统以及2010年02月11日申请的专利号为201019050039. 3的一种用于磁编码锁的电控智能钥匙等,能够看出,锁群控制的特点是有开启锁的身份识别及开启范围识别。但一般并无严格是先后秩序要求。同时,锁芯的防盗特性要较高,而且因为这些门的开启频率高,故这些锁群的锁其可靠耐用性和防盗特性应等同民用门锁级别。根据前述现状,若既要采用微机防误系统,又要采用锁群控制系统,则将导致一个变电场站人员在操作时将带两把不同的电脑钥匙,其管理维护也是两套系统,故造成用户成本上升和维护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一把电脑钥匙即可开启变电站中的五防锁具和一匙通锁具的,且结构简单、便于维护、成本低的电力微机防误暨智能锁群综合管理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微机防误暨智能锁群综合管理系统,包括安装有管理软件的上位机、信号传送装置、电脑钥匙,以及用于防止误操作电力设备的五防锁具和安装在房门、箱门和柜门上的一匙通锁具,所述上位机和电脑钥匙通过所述信号传送装置相互连接,实现数据信号的传输,所述电脑钥匙与所述五防锁具和一匙通锁具匹配使用,所述电脑钥匙设置有与所述五防锁具中的电气锁匹配的接触电极及可开启对应所述五防锁具和一匙通锁具中的机械锁具的解锁头,以及完成锁具开启的状态判断电路,实现对电力设备的防误管理。进一步地,所述五防锁具采用防拨级锁扭式锁芯,所述一匙通锁具采用轴向偏置磁控钢柱的锁芯;或者,所述五防锁具和一匙通锁具均采用轴向偏置磁控钢柱的锁芯。进一步地,所述信号传送装置上还设有的安装座,所述电脑钥匙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实现数据信号的传输和/或充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可实现使用一把电脑钥匙对变电站中的五防锁具和一匙通锁具的开启,完成对电力设备的查看和操作,操作、携带方便,而且只需安装一套管理系统即可实现传统两套管理系统(五防系统和一匙通系统),管理系统结构更简化,维护更方便,同时可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电力微机防误暨智能锁群综合管理系统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电力微机防误暨智能锁群综合管理系统实施例中的一种电脑钥匙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电力微机防误暨智能锁群综合管理系统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电脑钥匙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电力微机防误暨智能锁群综合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I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力微机防误暨智能锁群综合管理系统,包括安装有管理软件的上位机I、信号传送装置2、电脑钥匙3,以及用于防止误操作电力设备的五防锁具4和安装在房门、箱门和柜门(如如爬梯防护栏挂锁、端子箱把手锁、控制屏柜柜门锁、大门执手门锁、防火门锁、大门防盗门锁、房间门球型门锁等)上的一匙通锁具5,所述上位机I和电脑钥匙3通过信号传送装置2相互连接,实现数据信号的传输;所述五防锁具4至少是挂锁、固定锁、电气锁中的一种,均采用防拨级锁扭式锁芯,所述一匙通锁具5至少是挂锁、执手锁胆、防火门锁胆、把手锁、柜门锁、球形锁中的一种,均采用轴向偏置磁控钢柱的锁芯;所述电脑钥匙3设置有与五防锁具4中的电气锁匹配的接触电极31及可开启对应五防锁具4和一匙通锁具5中的机械锁具的解锁头32,以及完成锁具开启的状态判断电路(图中未表示出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防误管理。而且,所述信号传送装置2上还设有的安装座21,电脑钥匙3放置在安装座21上,即可实现数据信号的传输和/或充电。当然,所述五防锁具4和一匙通锁具5也可同时采用轴向偏置磁控钢柱的锁芯。参见图4,一种基于上述电力微机防误暨智能锁群综合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包括步骤A.所述上位机采集所述管理系统中的所述五防锁具和一匙通锁具的锁码值,并与所述锁具对应关系的设备名称或房间门名称或锁具位置名称和锁具类型回传给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微机防误暨智能锁群综合管理系统,包括上位机(1)、信号传送装置(2)、电脑钥匙(3),以及用于防止误操作电力设备的五防锁具(4)和安装在房门、箱门和柜门上的一匙通锁具(5),所述上位机(1)和电脑钥匙(3)通过所述信号传送装置(2)相互连接,实现数据信号的传输,所述电脑钥匙(3)与所述五防锁具(4)和一匙通锁具(5)匹配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钥匙(3)设置有与所述五防锁具(4)中的电气锁匹配的接触电极(31)及可开启对应所述五防锁具(4)和一匙通锁具(5)中的机械锁具的解锁头(32),以及完成锁具开启的状态判断电路,实现对电力设备的防误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茅利陈永金李雅祥林伟明胡光耀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伟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