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光板、侧入式背光模组和双面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侧入式背光模组为单侧出光,若要满足向两侧出光,则需要两个背光模组,成本较高的问题。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出光面、与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出光面,以及四个侧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上均设置有网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应用在设置有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产品中,如液晶显示装置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侧入式背光模组和双面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广泛应用于需要信息传播的场所,例如商场、银行、医院等。一般情况下,液晶显示装置需要依赖侧入式背光模组提供充足与分布均匀的光源来达到显示的功倉泛。现有技术的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如图I所示,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1以及连接背板11四边的外框12,背板11用于承载侧入式背光模组内的部件,外框12用于固定侧入式背光模组内的部件;背板11上覆盖有底反射片13,底反射片13上覆盖有导光板14,在导光板14上,且靠近底反射片13的一侧设置有大量网点141,在导光板14的四边中的一侧或多侧设置有多个光源15,光源15设置在外框12内,在导光板14设置大量网点141 一侧的对侧设置有扩散膜16,在扩散膜16上设置有增亮膜17。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发光过程是多个光源15向导光板14发出光线,一部分光线直接通过导光板14、扩散膜16、增亮膜17向外射出,另一部分光线通过导光板14射到导光板14上的大量网点141上,经过网点141的反射,通过导光板14、扩散膜16、增亮膜17向外射出。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为单侧显示,在实际应用中,若要满足两侧的人都能观察到液晶显示装置传播的内容,则需要将两个液晶显示器背向放在一起进行相同内容的传播,这样提高了显示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导光板、侧入式背光模组和双面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侧入式背光模组为单侧出光,若要满足向两侧出光,则需要两个背光模组,成本较高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光板,包括第一出光面、与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出光面,以及四个侧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上均设置有网点。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第一出光面和所述导光板第二出光面的网点密度排布不同。在导光板技术中,所述网点用于反射光线出导光板,而所述网点的密度排布越密集,所述网点反射的光线越密集,进而反射的光强度越高,因此通过在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上设置不同密度排布的网点,可以使两个面的出光亮度不同,满足了两个面对导光板亮度的不同需求。或者,所述导光板第一出光面和所述导光板第二出光面的网点大小不同。在导光板中,所述网点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若网点较大,所述网点反射的光线越多,进而一定区域内反射的光强度越高,因此通过在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上设置不同大小的网点,可以使两个面的出光亮度不同,满足了两个面对导光板亮度的不同需求。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上述的导光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四个侧面中至少一个侧面外的光源。优选的,在所述导光板的四个侧面外均设置有光源。通过四个侧面外均设置有光源,能够使得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亮度最大化。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第一出光面和所述导光板第二出光面的网点密度均由导光板中心向四周递减。由于网点密度越密集,其反射的光线越密集,而在所述导光板各处的网点密度相同时,由于所述导光板的中心处距离四个侧面的光源较远,从而中心处会较暗,因此通过所述导光板第一出光面和所述导光板第二出光面的网点密度均由导光板中心向四周递减来达到所述导光板的两个面出光均匀的效果。进一步的,在所述导光板第一出光面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扩散膜和第一增亮膜,在所述导光板第二出光面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扩散膜和第二增亮膜。通过所述第一扩散膜使得·所述第一出光面的出光更加均匀,通过所述第一增亮膜使得所述第一出光面的出光亮度增加;同理,通过所述第二扩散膜使得所述第二出光面的出光更加均匀,通过所述第二增亮膜使得所述第二出光面的出光亮度增加。进一步的,在所述导光板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一扩散膜之间设置有第一透反膜,以及所述导光板第二出光面与所述第二扩散膜之间设置有第二透反膜。所述第一透反膜与第二透反膜将一定角度范围内的光反射,而将另一部分光透射,这样使得反射回去的光进入导光板进行再次反射而被打散,而另一部分透射的光通过第一透反膜和第二透反膜的扩散离子有效扩散,使得从所述第一透反膜和第二透反膜发出的光更均匀。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进一步的,所述双面显示装置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两侧的两个显示面板。这样使得所述双面显示装置通过所述两个显示面板向两个方向进行显示。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采用液晶显示面板,可以使所述双向显示装置更加轻薄,且功耗较低。进一步的,所述双面显示装置,还包括外框。通过设置所述外框,从而能够固定所述双面显示装置内部的各层膜材与显示面板。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侧入式背光模组和双面显示装置,由于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出光面、与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出光面,以及四个侧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上均设置有网点,使得所述导光板的四个侧面中至少一侧面外设置的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导光板时,能够通过两个面上的网点进行反射,从而能够使得一个背光模组的两个面均能出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若要满足向两侧出光,则需要两个背光模组,成本较高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现有技术的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侧视剖面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侧视剖面示意图二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侧视剖面示意图三;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侧视剖面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侧视剖面示意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显示装置的侧视剖面示意图一;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面显示装置的侧视剖面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如图2所示,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出光面21、与第一出光面21相对设置的第二出光面22,以及四个侧面23,所述第一出光面21与所述第二出光面22上均设置有网点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由于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出光面、与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出光面,以及四个侧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上均设置有网点,使得有光线通过导光板时,能够通过两个面上的网点进行反射,从而能够使得一个背光模组的两个面均能出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若要满足向两侧出光,则需要两个背光模组,成本较高的问题。进一步的,如图3所不,所述导光板第一出光面21和所述导光板第二出光面22的网点24密度排布不同。在导光板技术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出光面、与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出光面,以及四个侧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上均设置有网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中莲,马国恒,杨东升,郑卫新,张传庆,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