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线缆被电机卷起的组合秤称重单元,包括机架、缓冲斗控制电机、称重斗控制电机、称重部件、缓冲斗和称重斗,其中,所述缓冲斗控制电机和称重斗控制电机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分别设有检测盘,该检测盘的外围设有光电开关;所述检测盘的外侧设有保护壳,所述缓冲斗控制电机和称重斗控制电机的电源接头以及光电开关接头均设置在保护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合秤称重单元中连接于光电开关接头和电源接头上的线缆由于有保护壳的阻隔,无法到达检测盘附近,因此不会被检测盘卷起,避免了线缆被检测盘卷起的意外,确保称重单元能够安全工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组合秤,具体涉及一种可防止线缆被电机卷起的组合秤称重单J Li ο
技术介绍
组合秤是一种由振动送料装置、多个独立的称重单元以及集料机构组成的称重装置,其利用排列组合原理将称量单元的载荷量进行自动优选组合计算,得 出最佳、最接近目标重量值的重量组合进行包装。其中,称重单元主要由机架、位于机架一侧的自上而下设置的缓冲斗和称重斗以及位于机架另一侧的自上而下设置的两个电机和称重部件构成,其中,称重斗连接在称重部件上,两个电机分别用于驱动缓冲斗和称重斗的开合。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电机主轴的一头从该端伸出并与驱使缓冲斗(或称重斗)的开合控制机构连接,电机主轴的另一头从电机的另一端伸出并与检测盘连接,该检测盘上设有光电开关(检测盘与光电开关配合,用以控制电机的转动角度)。在现有的称重单元中,电机的电源接头以及光电开关的接头分别与外部的线缆连接,其中光电开关接头位于检测盘附近,电源接头位于电机靠近机架的一头,电源线缆需要横跨过检测盘才能与电源接头连接,上述与光电开关接头和电源接头连接的线缆由于距离检测盘较近,并且可以屈曲摆动,因此容易被转动的检测盘卷起,造成线缆被扯断或电机转轴被缠住而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防止线缆被电机卷起的组合秤称重单元,以克服称重单元因电机转轴上缠绕线缆而无法工作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防止线缆被电机卷起的组合秤称重单元,包括机架、缓冲斗控制电机、称重斗控制电机、称重部件、缓冲斗和称重斗,其中,所述缓冲斗控制电机和称重斗控制电机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分别设有检测盘,该检测盘的外围设有光电开关;所述检测盘的外侧设有保护壳,所述缓冲斗控制电机和称重斗控制电机的电源接头以及光电开关接头均设置在保护壳上。本技术所述的可防止线缆被电机卷起的组合秤称重单元,其中,所述保护壳上设有电源接头孔,所述缓冲斗控制电机和称重斗控制电机的电源接头固定在该电源接头孔上。本技术所述的可防止线缆被电机卷起的组合秤称重单元,其中,所述缓冲斗控制电机和称重斗控制电机的光电开关接头设置于保护壳的外侧。本技术所述的可防止线缆被电机卷起的组合秤称重单元,其中,所述缓冲斗控制电机和称重斗控制电机的检测盘之间设有直立的安装板,该安装板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机架上;所述缓冲斗控制电机和称重斗控制电机的光电开关设置于光电开关电路板上,该光电开关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的安装板上,该光电开关电路板由保护壳的内侧穿过保护壳延伸至保护壳的外侧,所述的光电开关接头设置在位于保护壳的外侧的光电开关电路板上。本技术所述的可防止线缆被电机卷起的组合秤称重单元,其中,所述保护壳上设有光电开关接头孔,所述的光电开关电路板由该光电开关接头孔伸出保护壳的外侧;所述的电源接头孔设置在光电开关接头孔的两侧。本技术所述的可防止线缆被电机卷起的组合秤称重单元,其中,所述保护壳的上部为直立的上平板,所述缓冲斗控制电机和称重斗控制电机的电源接头以及光电开关接头设置在该上平板上。本技术所述的可防止线缆被电机卷起的组合秤称重单元,其中,所述上平板的两侧边设有向内弯折的侧翼,该侧翼向下延伸,该延伸的侧翼的内侧设有直立的下平板。本技术所述的可防止线缆被电机卷起的组合秤称重单元,其中,所述的称重部件包括称重传感器、传感器固定架以及控制模块,其中称重传感器设置于传感器固定架内,控制模块设置于模块盒内,称重传感器与称重斗连接。 本技术所述的可防止线缆被电机卷起的组合秤称重单元,其中,所述传感器固定架的一端与机架连接,另一端与下平板的内侧连接,所述的模块盒连接在下平板的外侧。本技术的可防止线缆被电机卷起的组合秤称重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在缓冲斗控制电机和称重斗控制电机的检测盘的外侧设置了保护壳,并将电机的光电开关接头和电源接头设置于该保护壳上,连接于光电开关接头和电源接头上的线缆由于有保护壳的阻隔,无法到达检测盘附近,因此不会被检测盘卷起,避免了线缆被检测盘卷起的意外,确保称重单元能够安全工作。附图说明图I 图3为本技术的可防止线缆被电机卷起的组合秤称重单元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I为主视图,图2为左视图,图3为立体图。图4为图I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 图5,本技术的可防止线缆被电机卷起的组合秤称重单元包括机架I、缓冲斗控制电机2、称重斗控制电机3、称重部件8、缓冲斗4和称重斗5,其中,缓冲斗控制电机2、称重斗控制电机3和称重部件8从上到下设置于机架I的一侧,缓冲斗4和称重斗5设置于机架I的另一侧;所述缓冲斗控制电机2和称重斗控制电机3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机架I的一侧,它们的该端的输出轴穿过机架I并通过开合控制机构分别缓冲斗4和称重斗5连接;所述的称重部件8主要包括矩形的传感器固定架8-2、设在传感器固定架8-2内的称重传感器8-1以及控制模块,其中称重传感器8-1与称重斗5连接,控制模块设置于模块盒8-3内。参见图I 图5,所述缓冲斗控制电机2和称重斗控制电机3的另一端分别设有检测盘6,每一检测盘6的外围分别设有光电开关10、光电开关电路板11和光电开关接头12。所述两个检测盘6的外侧设有保护壳7,该保护壳7的上部为直立的上平板7-4,该上平板7-4的两侧向内弯折形成两侧翼7-3 ;保护壳7的上平板7-4设有位于中间的光电开关接头孔7-2和位于两侧的两个电源接头孔7-1。所述的两检测盘6之间设有直立的安装板9,该安装板9通过两连接杆13连接在机架I上;所述的两个光电开关电路板11水平固定于安装板9的上下两端,所述的光电开关10设置在光电开关电路板11上,光电开关电路板11的外端穿过保护壳7上的光电开关接头孔7-2并延伸到保护壳7外,所述的光电开关接头12设置于光电开关电路板11上位于保护壳7外侧的部分上;所述的缓冲斗控制电机2和称重斗控制电机3的电源接头(图中没显示)固定安装于保护壳7的电源接头孔7-1上,所述电源接头与电机之间的连接导线由包线层包裹起来,且该段导线从电机伸出穿过连接杆13之间的空间并绕过安装板9的边沿连接到电源接头上,该段导线长度以不发生屈曲摆动为宜,以免触及到检测盘6 (此外,也可以在安装板9的边沿设置卡口,电源接头与电机之间的连接导线卡入在该卡口上,以防连接导线摆动)。 参见图I 图5,所述保护壳7上部的两侧翼7-3向下延伸,该延伸的侧翼7_3的内侧(与上平板7-4相对的一侧)设有直立的下平板7-5 ;所述称重部件8中的传感器固定架8-2的一端与机架I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平板7-5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称重部件8中的模块盒8-3连接于下平板7-5的外侧。上述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防止线缆被电机卷起的组合秤称重单元,包括机架、缓冲斗控制电机、称重斗控制电机、称重部件、缓冲斗和称重斗,其中,所述缓冲斗控制电机和称重斗控制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防止线缆被电机卷起的组合秤称重单元,包括机架、缓冲斗控制电机、称重斗控制电机、称重部件、缓冲斗和称重斗,其中,所述缓冲斗控制电机和称重斗控制电机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分别设有检测盘,该检测盘的外围设有光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盘的外侧设有保护壳,所述缓冲斗控制电机和称重斗控制电机的电源接头以及光电开关接头均设置在保护壳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贻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力德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