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大型节能型区域供热蓄热系统。
技术介绍
区域供热蓄热器是节能设施,在芬兰等北欧国家以及韩国得到了很普遍的应用,但在中国仍然是新生事物而未大规模应用。在举国上下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下,区域供热蓄热器将是热电联产与区域供热行业实现节能以及优化运行的最切合实际的举措。区域供热蓄热器能够将热负荷低谷时的热源或来自其它工业余热的部分供热量蓄存,在热负荷高峰时段与热源共同向热用户供热。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区域供热蓄热器的容积一般在5000m3以上,冷、热水自然分层现象会比较明显,如何更好地利用水自然分层蓄热,做到最大限度的优化,是本系统要解决的问题。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型节能型区域供热蓄热系统,包括蓄热器筒体,高温水热交换器,控制阀,截止阀,供热管道,供热水管道,所述蓄热器筒体上部布置有进,出水布水器,底部也布置有进、出水布水器,蓄热器筒体中部布置有出水布水器;蓄热器筒体上部进水布水器通过截止阀与热源管道连接;蓄热器筒体上部、中部出水布水器均通过控制阀与供热管道连接;供热管道与用户换热器连接,蓄热器底部的进水布水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节能型区域供热蓄热系统,包括蓄热器筒体(14),高温水热交换器(13),供热管道(15),供热水管道(6),用户换热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器筒体(14)上部布置有进,出水布水器,底部也布置有进、出水布水器,蓄热器筒体中部布置有出水布水器(12);蓄热器筒体上部进水布水器(17)通过截止阀(1)与热源管道(16)连接;蓄热器筒体上部、中部出水布水器(12)均通过控制阀(8)与供热管道(15)连接;供热管道(15)与用户换热器(7)连接,蓄热器底部的进水布水器(17)通过截止阀与用户回水管和补水管路连接,出水布水器(12)通过截止阀与高温水热交换器(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鹏,秦刚,班猛飞,张洪星,李集强,王瑞勇,许龙只,郝维钦,曲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圣火科技河南有限责任公司,李志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