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仪器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源于环保、消防、公共安全等领域对在事发地点进行现场检测的要求,分析仪器必须能够安装在各种车辆上,随车到达事发地点进行检验分析,甚至要求仪器能够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工作。而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颠簸,所以对仪器的抗振能力提出严苛的要求。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颠簸分解为冲击和振动两种作用。其中,冲击是瞬时的、大加速度的作用力,通常作用时间在几十毫秒以内,冲击加速度在十几至几百g之间;振动是持续的、小加速度的作用力,振动频率从几赫兹至几百赫兹之间随机产生。目前,用于车载减振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橡胶阻尼减震器,这种减震器体积小,安·装方便。但缺点是减振能力有限,对冲击和振动加速度的吸收小于50% ;另外,对轻巧的小型仪器减振效果较好,对于体积和重量较大的设备减振效果不佳。此外,用于车载设备减振的技术还有“钢缆弹簧式汽车后桥减振器”(专利公开号1772521A),这种减振器利用钢缆弯曲时的弹性减振,优点是减振行程长,对重量较大的设备减振效果好;但缺点是很难同时适应冲击和振动的双重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仪器减振装置,安装在车体内的水平台面上并位于仪器的底部,其特征在于,采用由软减振层和硬减振层构成的双层减振结构,所述软减振层位于硬减振层的上方,所述软减振层和硬减振层之间设有隔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凭,李玉江,王怀德,吴晓勇,杨洪建,张扬,唐松,高松海,陈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北分仪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