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防盗门电控锁,包括锁壳及安装在锁壳内部的斜锁舌装置、主锁舌装置、电机装配体、连杆及连杆拉环、转动片、挡位器、锁芯及反锁装置,其中,所述斜锁舌装置包括斜锁舌开启垫片和斜锁舌开启滑块,斜锁舌开启垫片与连杆拉环设置在挡位器上,斜锁舌开启垫片上设有横槽,斜锁舌开启滑块通过铆钉直接与斜锁舌开启垫片上的横槽铆合连接,并安装在主锁舌安装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盗门电控锁体中斜锁舌开启滑块和斜锁舌开启垫片直接用铆钉铆合连接,减少了传动机械部件,并且对开启滑块在结构上进行改进,使得在钥匙开门时斜锁舌开启滑块与斜锁舌开启垫片偏离问题得到克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防盗门电控锁体,具体是一种改进型防盗门电控锁。
技术介绍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专利申请号是200820152435. 8,授权公告号是CN201258631 Y,为防盗门电控锁体,该专利中提出一种防盗门用电控锁体,包括主锁舌、斜锁舌、天地钩、挡挡位器、锁芯、反锁配件、微动开关、电机等,在这种电控锁体中,当钥匙开门时,斜锁舌开启滑块和斜锁舌开启垫片接触后,开启斜锁舌,当开启滑块在和斜锁舌开启垫片接触后,容易发生斜锁舌开启滑块与斜锁舌开启垫片偏离等故障,使得斜锁舌无法正常打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改进型防盗门电控锁。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进型防盗门电控锁,包括锁壳及安装在锁壳内部的斜锁舌装置、主锁舌装置、电机装配体、连杆及连杆拉环、转动片、挡位器、锁芯及反锁装置,其中,锁壳内通过铆钉和滑槽机构安装有可上下运动的转动片,连杆通过连杆拉环与转动片连接,主锁舌装置包括主锁舌安装板及若干个主锁舌,所述若干个主锁舌并排地固定在主锁舌安装板上,所述主锁舌安装板通过铆钉与转动片上的斜槽相配合,反锁装置位于挡位器与锁芯之间,电机装配体固定在锁壳内部,所述斜锁舌装置包括斜锁舌开启垫片和斜锁舌开启滑块,其中,斜锁舌开启垫片与连杆拉环设置在挡位器上,斜锁舌开启垫片上设有横槽,斜锁舌开启滑块通过铆钉直接与斜锁舌开启垫片上的横槽铆合连接,并安装在主锁舌安装板上。优选地,所述斜锁舌装置还包括斜锁舌活动挡,所述斜锁舌开启垫片的前端设置为90度弯弓,所述弯弓与斜锁舌活动挡相接触。优选地,所述转动片上的斜槽为44. 2度。优选地,所述反锁装置上设有反锁弹簧。优选地,所述挡位器包括挡位器挂挡和挡位器销子,所述挡位器挂挡通过挡位器销子带动挡位器旋转。优选地,所述改进型防盗门电控锁还包括固定板,所述斜锁舌开启垫片与固定板之间相接触且不固定。本技术将斜锁舌装置进行一体化设计,克服了以前通过斜锁舌开启滑块接触斜锁舌开启垫片,造成偏离的问题,铆合后,斜锁舌开启滑块只能在斜锁舌开启垫片的横槽中运动,不发生偏离问题;斜锁舌开启垫片前端设计为呈90度角弯弓,增大了弯弓与斜锁舌活动挡的接触面积,使斜锁舌开启垫片更稳定;斜锁舌开启垫片恰好与固定板6接触,但不固定,利用固定板的面板增强斜锁舌开启垫片的稳定性;通过挡位器从表面拆分,调换方向重新安装,不用打开盖板实现左右门互换,避免非专业人员拆开后,导致锁结构破坏或无法安装复原;上方斜锁舌方式调整用螺丝刀压住斜锁舌尾端,将锁舌推出,旋转方向,实现左右互换。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横槽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弯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斜锁舌开启垫片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主锁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I为斜锁舌开启垫片,2为斜锁舌开启滑块,3为斜锁舌活动挡,4为电机装配体,5为连杆拉环,6为固定板,7为斜锁舌开启滑块定位螺丝,8为横槽,9为弯弓,10为挡位器挂挡,11为斜锁舌,12为锁芯葫芦,13为转动片,14为主锁舌安装板,15为斜锁舌开启滑块末端,16为挡位器,17为主锁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锁壳和安装在锁壳内部的斜锁舌装置、主锁舌装置,电机装配体4、连杆及连杆拉环5、转动片13、挡位器16、锁芯及反锁装置,其中,锁壳内通过铆钉和滑槽结构安装有可上下运动的转动片13,转动片13上端设置有转动片归位弹簧,连杆通过连杆拉环5与转动片13相连接;转动片13上开设有斜槽,主锁舌装置包括若干个主锁舌17及主锁舌安装板14,主锁舌17并排地固定在主锁舌安装板14上,主锁舌安装板14通过其上的铆钉与转动片13上的斜槽配合;斜锁舌装置包括斜锁舌开启垫片I、斜锁舌开启滑块2和斜锁舌活动挡3,斜锁舌开启垫片I与连杆拉环5设置在挡位器16上,如图3所示,斜锁舌开启垫片I上设有横槽,斜锁舌开启滑块2通过铆钉直接与斜锁舌开启垫片I上的横槽结构铆合连接,并安装在主锁舌安装板14上;如图4所示,斜锁舌开启垫片I的前端设置为90度弯弓9,弯弓9与斜锁舌活动挡3相接触;斜锁舌开启垫片I与锁壳内的固定板6相接处但不固定;反锁装置位于挡位器16与锁芯的锁芯葫芦12之间,反锁装置上设有反锁弹簧,主锁舌17尾部的钩挂部位与反锁装置的挂钩相对应。具体为转动片13上开设有上下两道纵向滑漕,与锁壳上的铆钉滑动配合,转动片13的上端设有转动片归位弹簧,挡位器16上设有斜锁舌开启垫片I和连杆拉环5,连杆拉环5通过连杆与转动片13连接,可将把手的转动转变为转动片的纵向运动,转动片13上开设有44. 2度斜槽,主锁舌安装板14通过其上的铆钉与转动片13的斜槽相配合,实现纵向运动向横向运动的转变;主锁舌17有若干个,并排地固定在主锁舌安装板14上;斜锁舌开启滑块2通过纵向的铆钉、滑漕结构安装在主锁舌安装板14上;斜锁舌开启垫片I上开设有横槽,斜锁舌开启滑块2通过铆钉铆合连接在斜锁舌开启垫片I上;斜锁舌开启垫片I的前端设置为90度弯弓9,弯弓9与斜锁舌活动挡3相接触;斜锁舌开启垫片I与锁壳内的固定板6相接处但不固定;主锁舌安装板14的尾部开设有横向的定位导槽,其下方与锁芯葫芦12相对应,上方与反锁装置相对应,反锁装置位于挡位器16与锁芯葫芦12之间,当反锁旋钮放到把手孔和锁芯孔的中间位置,采用钩住锁舌尾部的方式实现反锁;反锁装置上设有反锁弹簧。在本实施例中,取消了斜锁舌开启滑块归位弹簧的设计方式,直接由轨道槽归位方式代替了弹簧归位方式。这样的设计稳定可靠。本实施例还便于左右开门互换-通过挡位器从表面拆分,调换方向重新安装,而不用打开盖板,从而避免非专业人员拆开后,导致锁结构破坏或无法安装复原; -上方斜锁舌方式调整用螺丝刀压住斜锁舌尾端,将斜锁舌推出,旋转方向,实现左右互换。本实施例有两种开门模式,一种是验证指纹开门,一种是直接钥匙开门。-验证指纹开门把手带动挡位器挂挡10旋转,挡位器挂挡10通过挡位器销子带动挡位器16旋转,并带动斜锁舌开启垫片I向右运动,进而带动斜锁舌11缩进开门;-直接钥匙开门钥匙转动带动锁芯葫芦12旋转,并带动转动片13向上运动,转动片13开设有44. 2度斜槽,主锁舌安装板14通过其上的铆钉与转动片13的斜向导槽配合,实现纵向运动向横向运动转变,将主锁舌缩进;然后钥匙旋转一周之后,进行第二个360度时,斜锁舌开启模块末端15与锁芯葫芦12相碰,推动斜锁舌开启滑块2向上运动,并推动斜锁舌开启垫片I向右转动,斜锁舌开启垫片I拨动斜锁舌活动挡3向右运动,拨动斜锁舌11缩进。本实施例具有以下特点I、斜锁舌开启垫片开有横槽,与斜锁舌开启滑块铆钉铆合连接,使斜锁舌装置成为一体化,克服了以前通过斜锁舌开启滑块接触斜锁舌开启垫片,造成偏离的问题,铆合后,斜锁舌开启滑块只能再斜锁舌开启垫片的横槽中运动,不发生偏离问题;2、斜锁舌开启滑垫片前端是呈90度角弯弓,增大了斜锁舌开启垫片与斜锁舌活动挡的接触面积,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防盗门电控锁,包括锁壳及安装在锁壳内部的斜锁舌装置、主锁舌装置、电机装配体、连杆及连杆拉环、转动片、挡位器、锁芯及反锁装置,其中,锁壳内通过铆钉和滑槽机构安装有可上下运动的转动片,连杆通过连杆拉环与转动片连接,主锁舌装置包括主锁舌安装板及若干个主锁舌,所述若干个主锁舌并排地固定在主锁舌安装板上,所述主锁舌安装板通过铆钉与转动片上的斜槽相配合,反锁装置位于挡位器与锁芯之间,电机装配体固定在锁壳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锁舌装置包括斜锁舌开启垫片和斜锁舌开启滑块,其中,斜锁舌开启垫片与连杆拉环设置在挡位器上,斜锁舌开启垫片上设有横槽,斜锁舌开启滑块通过铆钉直接与斜锁舌开启垫片上的横槽铆合连接,并安装在主锁舌安装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云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威士迪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