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建筑钢筋绑扎用电动扎钩。
技术介绍
在进行钢筋绑扎的施工过程中,都要使用到扎钩来对钢筋进行绑扎和定位,但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扎钩大多为弯杆,在捆扎时利用手部旋转幅度较大,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增加了工人工作时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建筑钢筋绑扎用电动扎钩,它能有效地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扎杆和手柄,所述的扎杆为直杆,其尾端插入到手柄内,并与驱动电机连接,蓄电池位于驱动电机的后方,并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连接,该蓄电池底部设有充电接口,所述手柄的底部设有通过螺纹旋接的底盖。由于采用了以上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扎钩的杆部为直杆,在捆扎钢筋时手部的转动幅度较小,大大的提高了捆扎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扎杆I、手柄2、驱动电机3、蓄电池4、底盖5。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扎杆I和手柄2,所述的扎杆I为直杆,在捆扎钢筋时手部的转动幅度较小,提高了捆扎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其尾端插入到手柄2内,并与驱动电机3连接,蓄电池4位于驱动电机3的后方,并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3连接,该蓄电池4底部设有充电接口,所述手柄2的底部设有通过螺纹旋接的底盖5。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建筑钢筋绑扎用电动扎钩,它包含扎杆(1)和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扎杆(1)为直杆,其尾端插入到手柄(2)内,并与驱动电机(3)连接,蓄电池(4)位于驱动电机(3)的后方,并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3)连接,该蓄电池(4)底部设有充电接口,所述手柄(2)的底部设有通过螺纹旋接的底盖(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华,张勇,夏永进,殷小明,叶华容,王晓明,周伯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国裕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