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载缓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8352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荷载缓和装置,包括滑轮装置、拉索和重物;滑轮装置包括大轮盘,大轮盘可转动设置在滑轮座上,滑轮座顶部设有一个拉索连接端,其特征是所述的滑轮装置还包括位于大轮盘两侧并与大轮盘固定连接的小轮盘;所述的拉索包括第一拉索、第二拉索和第三拉索;第一拉索与拉索连接端相连接;第二拉索与两个小轮盘相连接;第三拉索将大轮盘和重物相连接。这种荷载缓和装置,小轮盘与大轮盘的大小不同,从而可使荷载缓和装置所悬挂重物的重量小于小轮盘拉索的合力,因此更为高效;同时结构形式与第二代荷载缓和装置相比更为简洁,可靠性更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结构的荷载缓和体系,尤其是一种荷载缓和装置
技术介绍
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曾提出了一种荷载缓和体系(Load Relieving System)的概念,并将其运用于一个索网结构的垃圾场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虽然后来很多学者对荷载缓和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至目前为止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荷载缓和体系还相当少,一方面的原因是难以构造出简单高效的荷载缓和装置,另一方面原因是荷载缓和体系需要通过释放结构的位移来保证构件的应力不超过容许应力,因此它必须与柔性结构相结合,工程应用背景具有局限性。从上面的分析可知,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荷载缓和体系的研究还相当少,现有的研究缺乏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没有充分发掘这种体系的潜能。造成荷载缓和体系实用性不强的原因之一是所采用的缓和装置比较单一,缺乏简单高效的荷载缓和体系装置,其中,第一代荷载缓和装置(如图I所示),所悬挂重物的重量仅是轮盘拉索的拉力的三分之一,导致所需悬挂的重物较重、体积较大、不便施工;第二代荷载缓和装置(如图2所示)依靠齿轮之间的咬合接触来传力,可以通过改变两个齿轮的尺寸调整悬挂重物的重量,调节范围比第一代广。但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荷载缓和装置,包括滑轮装置、拉索和重物;滑轮装置包括大轮盘,大轮盘可转动设置在滑轮座上,滑轮座顶部设有一个拉索连接端,其特征是所述的滑轮装置还包括位于大轮盘两侧并与大轮盘固定连接的小轮盘;所述的拉索包括第一拉索、第二拉索和第三拉索;第一拉索与拉索连接端相连接;第二拉索与两个小轮盘相连接;第三拉索将大轮盘和重物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文风周琛喻福东杨旭萍周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八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