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涂装废水处理装置。该涂装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调节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气浮池、中间池、除磷池,其特殊之处在于:格栅与调节酸化池之间设有电解池,调节酸化池与生物接触氧化池之间设置高强制水解酸化池,中间池与除磷池之间设置曝气生物滤池,电解池中添加多金属和碳的填料,高强制水解酸化池中添加截留颗粒和胶体污染物的组合填料,曝气生物滤池中添加表面生长有生物膜的粒状填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常规工艺无法使涂装废水处理达到一级A标准的难题,同时具有初期投资低、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出水稳定、操作运行简单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涉及涂装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涂装废水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水质变化大、可生化性差,是环保业内公认的高难度处理废水。目前我国排放涂装废水的企业有1000多家,因无成熟的处理技术,一般处理后只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 1996)中的三级标准,排放后对环境仍有很大污染。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环保局已提出更严格地排放要求,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 2002)中一级A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美国和欧洲等国的环保法规对涂装废水的排放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我国,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环境质量的重要性,随着一次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的出现,我国的水污染排放标准也会提高,涂装行业废水排放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 2002)中一级A标准的要求也是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生产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 2002)中一级A标准、初期投资低、运行费用低、出水稳定、操作运行简单的涂装废水处理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涂装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调节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气浮池、中间池、除磷池,其特殊之处在于格栅与调节酸化池之间设有电解池,调节酸化池与生物接触氧化池之间设有高强制水解酸化池,中间池与除磷池之间设置曝气生物滤池,电解池中添加用于去除难降解物质材质为多金属和碳的填料,高强制水解酸化池中添加截留颗粒和胶体污染物的组合填料,曝气生物滤池中添加用于悬浮物吸附、截留与有机物降解的表面生长有生物膜的粒状填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常规废水处理装置相比,增加了电解池、高强制水解酸化池、曝气生物滤池,解决了常规工艺无法使涂装废水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 2002)中一级A标准的难题,同时具有初期投资低、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出水稳定、操作运行简单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I格栅,2电解池,3调节酸化池,4高强制水解酸化池,5生物接触氧化池,6 二沉池,7气浮池,8中间池,9曝气生物滤池,10除磷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涂装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格栅I、调节酸化池3、生物接触氧化池5、二沉池6、气浮池7、中间池8、除磷池10,还包括电解池2、高强制水解酸化池4、曝气生物滤池9,电解池2中添加用于去除难降解物质材质为多金属和碳的填料,高强制水解酸化池4中添加截留颗粒和胶体污染物的组合填料,曝气生物滤池9中添加用于有机物吸附、截留与生物分解的表面生长有生物膜的粒状填料。本技术适用于一种涂装废水处理方法,其包括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及深度处理系统。其中预处理系统中包括格栅I、电解池2和调节酸化池3 ;生化处理系统包括高强制水解酸化池4、生物接触氧化池5、二沉池6和气浮池7 ;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中间池8、曝气生物滤池9、除磷池10。涂装废水经预处理中的粗细格栅I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后进入电解池2进行闻电位差微电解,电解池2米用多金属+碳作填料,停留时间1-1. 5h去除难降解的物质,特别是电泳废水、喷漆废水中含苯环、长链的物质,提高可生化性,然后进入调节酸化池3停留6-8h,使进入该池的水混合充分。经预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生化处理系统,首先进入高强制水解酸化池4,在高强制水解酸化池4的停留时间2. 5-3h,池内装组合填料,该组合填料为塑料组合填料,是将塑料圆片压扣改成双圈大塑料环,将醛化纤维或涤纶丝压在环的环圈上,使纤维束均匀分布,内圈是雪花状塑料枝条,在此主要使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提高水的可生 化性,更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然后经上述处理过的废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5停留时间12h,内装组合填料,底部采用膜式曝气器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池5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然后进入二沉池6,沉淀经生物接触氧化池5而生化产生的污泥,使水、泥分离,从二沉池6出来的污水再进入气浮池7,在气浮池7内可进一步去除细小悬浮物和胶体。最后进入深度处理系统,从气浮池7流出的污水,在中间池8内由泵提升至曝气生物滤池9,曝气生物滤池9采用一种粒状滤料,填料负荷可达2. 0-2. 5kgB0D/m3 · d,在曝气生物滤池9中经反硝化段和硝化段,去除水中的氨氮和总氮,然后进入除磷池10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磷,经过整个工艺流程后,涂装废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 2002)中一级 A 标准。其中在电解池2中进行的高电位差微电解是利用多金属材料作为电解质,提高传统电解质的电位差,用于处理涂装废水中的喷漆和电泳废水,微电解反应的主要机理是靠电位差产生一个还原、氧化空间来分解水中的污染物,电位差的高低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氧化还原能力。传统微电解利用铁和碳作为填料,铁和碳的电位差为120mv,铁和碳微电解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缺点,如还原能力差、易板结、填料更换周期短等。本技术的高电位差微电解利用多种金属填料+碳填料,该多金属填料是铁、镁、铜、锰等多种金属中至少两种混合制成,其电位差为400-600mv,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还原能力,在填料底部设置气、水反冲系统,定期反冲防止板结。高强制水解酸化池4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改进型,它的停留时间为2. 5 3h (与传统的初沉池停留时间相当),能在常温下(水温13 25°C)正常运行,不产生沼气,简化了流程,降低了造价,管理也很方便。由于该高强制水解酸化池4集生物降解、物理沉降和吸附为一体,污水中的颗粒和胶体污染物得到截留和吸附,并在污泥菌种等微生物作用下得到降解,改善了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高强制水解酸化池4中投加组合填料,加强悬浮物截留作用,对于悬浮物较高的来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可以保证进入后续生化处理阶段的出水悬浮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曝气生物滤池9的最大特点是使用了一种粒状滤料,在其表面生长有生物膜。通过对滤料表面的电镜照片观察,在滤池中存在种群丰富,结构完整,功能稳定的生态系统。污水自下向上流过滤料,池底则提供曝气,吸附、截留悬浮物,降解有机物,使滤池出水化学耗氧量COD ( 50mg/l,氨氮彡5mg/L·曝气生物滤池出水水质好、运行性能稳定,滤池内微生物量大、活性高,具有以下优点(I)处理效果非常显著能得到高质量的出水,其化学耗氧量C0D、生化耗氧量BOD均能满足排放或回用要求,并且对氨氮、悬浮物有较高的去除能力。(2)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能够适应来水水量与浓度较大的波动。(3)占地面积小其池容和占地面积只是常规深度处理的1/5左右,不需要二沉池。(4)节省能源消耗由于使用了粒状填料,有高效切割气泡的能力,氧的利用率高,所以曝气量为普通生物处理的1/2 ;由于处理流程简化,因而能源消耗与设备维护费用较低。 (5)运行管理简便。本技术中与常规废水处理装置相比,增加了电解池2、高强制水解酸化池4、曝气生物滤池9,解决了常规工艺无法使涂装废水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涂装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调节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气浮池、中间池、除磷池,其特征在于:格栅与调节酸化池之间设有电解池,调节酸化池与生物接触氧化池之间设置高强制水解酸化池,中间池与除磷池之间设置曝气生物滤池,电解池中添加用于去除难降解物质材质为多金属和碳的填料,高强制水解酸化池中添加截留颗粒和胶体污染物的组合填料,曝气生物滤池中添加用于悬浮物吸附、截留与有机物降解的表面生长有生物膜的粒状填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影影,陆建华,王法贵,盖元波,赵勇,杨恒凯,陈公卫,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