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光电两用型太阳能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供能系统和污水处理设备;供能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光电两用控制柜,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太阳能光伏板和蓄电池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进水井、厌氧池、缺氧池、曝气池和沉淀池,沉淀池中设有导流筒,沉淀池通过污泥泵回流污泥至厌氧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光电两用、程序化控制,具有远程监控的功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指一种光电两用型太阳能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建设新农村” “建设生态县、生态乡村” “农村环境连篇整治”等村镇建设步伐的推进,以及国家现行对新能源应用的鼓励政策的实施,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厂不断兴建,污水的处理率不断提高,但主要集中在城市,全国大部分农村的污水得不到处理。而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绝大部分农村没有建设污水管网,公共设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大量生活废水未经处理排入各种水体,农村污水排放量在污水总排放量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目前全国给村民的生活环境和卫生状况造成很大的影响,长期下去,必然会危害村民的身体健康。 但农村地区地广人稀,无法照搬城市集中污水处理系统,必须发展分散式和单户型污水处理系统。针对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技术人才稀缺,农村单户型污水处理设备应满足地低能耗甚至无能耗、少维护、集成化程度高等要求。现有技术已经公开了一些污水处理设备,但是具有如下共同的缺陷1、太阳能光伏板提供电力不足,不适宜长时间运行,连续阴雨天后,往往污水处理设施无电可供,污水设施废弃;2、机电设备运行功率偏小,处理能力有限;3、沉淀池出水直接排放,出水水质不稳定,容易把部分悬浮细颗粒排放出去,影响出水水质;4、只能到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光电两用型太阳能污水处理设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电两用型太阳能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供能系统和污水处理设备;供能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光电两用控制柜,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太阳能光伏板和蓄电池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进水井、厌氧池、缺氧池、曝气池和沉淀池,沉淀池中设有导流筒,沉淀池通过太阳能污泥泵回流污泥至厌氧池。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电两用控制柜中设置有实现程序化控制的芯片。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井中设置有过滤格栅。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水处理设备还设有多介质池,位于沉淀池之后,通过管道与沉淀池连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池与多介质池之间为全自流,无能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蓄电池组为胶体蓄电池组,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I、采用光电两用,在连续阴雨天太阳能蓄电池电量耗光时,采用民用电提供动力,使污水处理具有连续性;2、占地面积少;3、采用太阳能专用的胶体蓄电池替代了铅酸电池,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了 3倍;4、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版标准》(GB18918 — 2002) 一级A标准;5、采用了芯片,采用程序控制,使污水处理无需人为操作;6、具有远程监控功能,使污水处理在远程就可进行操作管理及监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一种光电两用型太阳能污水处理设备;I 一太阳能污水处理设备、11 一光电两用控制柜、12—太阳能光伏板、13 一进水井、14一厌氧池、15—缺氧池、16—太阳能曝气池、17—沉淀池、18 —导流筒、19一多介质池、20—弹性填料、21—多介质填料。图2本技术太阳能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I所示,太阳能污水处理设备1,包括,供能系统和污水处理设备;供能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光电两用控制柜11,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太阳能光伏板(IOOff) 12和蓄电池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进水井13、厌氧池14、缺氧池15、曝气池16和沉淀池17,沉淀池17中设有导流筒18,沉淀池17通过污泥泵回流污泥至厌氧池14。进水井13、厌氧池14、缺氧池15、曝气池16和沉淀池17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曝气池16为太阳能曝气池。一般而言,通过沉淀池17出来的水已经是合格的水,为了保证出水的稳定性及提高出水水质,在沉淀池17之后还可以设置多介质池19,本实施例中即设置有多介质池19,沉淀池17与多介质池19之间设有提升泵。光电两用控制柜11 (50W-50000W)中设置有实现程序化控制的芯片,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功能,使污水处理在远程就可进行操作管理及监控。进水井13中设置有过滤作用的格栅,去除部分悬浮物,以及大颗粒悬浮的有机、无机等物质。经过格栅处理后,水中粗粒、不溶性C0D、SS等大大降低,栅渣通过人工定期清理外运安全处理。厌氧池14和缺氧池15中设有弹性填料20,多介质池19中设有具有吸附过滤作用的多介质填料21。太阳能电池组件在有光照的条件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两端产生电动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将储存到蓄电池组件中,蓄电池组件可以优选胶体蓄电池,能够提高蓄电池3倍的使用寿命。在连续阴雨天蓄电池组件的电量耗光时,采用民用电提供动力,使得污水处理能够连续进行。上述的格栅采用5目不锈钢,进水井、厌氧池、缺氧池、太阳能曝气池、沉淀池、多介质池和导流筒使用的材料为A3钢,弹性填料150*2000。参见图2所示,生活废水集中收集后首先进入污水处理站内的进水井13,经过滤格栅去除部分悬浮物,以及大颗粒悬浮的有机、无机等物质后的污水,进入厌氧池14,在此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使大分子复合链的有机物氧化为小分子单链的有机物。污水和从沉淀池17回流的含磷污泥,在厌氧状态下释放出磷,并在好氧池进行吸磷,从而通过污泥进行除磷。混合液经过回流泵污水进入缺氧池,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带入的大量NO3-N和NO2-N还原为N2释放至空气,从而去除氨氮。在经过曝气池16反应后,污水中的污染有机物已经被微生物基本消解,混合液流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为保证生化池的污泥浓度,将沉淀池17的污泥通过太阳能污泥泵回流到前池中。经沉淀池17处理后的水已是合格的水,为保证处理出水的稳定性及提高出水水质,·设计出水经过多介质填料池进行吸附过滤后再进行排放。多介质填料池后出水后即可稳定的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版标准》(GB18918 - 2002) 一级A标准,达标排放。本技术采用光电两用,在连续阴雨天太阳能蓄电池电量耗光时,采用民用电提供动力,使污水处理具有连续性;占地面积少;采用太阳能专用的胶体蓄电池替代了铅酸电池,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了 3倍;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版标准》(GB18918 - 2002)—级A标准;采用了芯片,采用程序控制,使污水处理无需人为操作;具有远程监控功能,使污水处理在远程就可进行操作管理及监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电两用型太阳能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供能系统和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光电两用控制柜,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太阳能光伏板和蓄电池组;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进水井、厌氧池、缺氧池、曝气池和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中设有导流筒,沉淀池通过污泥泵回流污泥至厌氧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国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