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728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处理装置,主要由进水口(1),白水层(2),木炭层(3),带孔水泥板(4),出水口(5),箱体(6)组成。箱体(6)内上部为白水层(2),下部为木炭层(3),箱体(6)一侧上部设有进水口(1),相对底部设有出水口(5),出水口(5)上方设有带孔水泥板(4)置于木炭层(3)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了木炭作为吸附剂和中和剂来实现了对矿山酸性废水的处理,在环境应用方面降低了其处理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矿山废水主要来自采矿生产中排出的矿坑水、废石场的雨淋污水和选矿厂排出的洗矿、尾矿废水。由于金属矿体往往伴生着多种金属和硫化矿物,所以,矿山酸性废水具有PH值低,硫酸盐含量高等特点,其中往往还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及其氰化物,如铜、锌、镍、铅、铁等以及其氰化物。当矿山酸性废水排入至河流、湖泊等水体后,可改变水体的PH值,进而抑制或阻止细菌及微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危害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其含有的大量重金属离子及其氰化物将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若酸性废水渗透到地下,可使矿区地下水污染。当前对矿山酸性废水的处理技术较多,如中和沉淀法、硫化沉淀浮选法、人工湿地法、微生物法等,但大都存在着一些的缺点。比如石灰石中和沉淀法其反应池中易形成较大颗粒沉淀于池底,降低了其利用率,且泥渣量大,管理复杂。硫化法处理废水pH难以控制,排放后不易达到国家标准,且硫化剂本身有毒,人工湿地处理面积大,处理程度受环境影响大,部分残余硫化氢会从土壤逸出,污染环境。微生物处理法难以处理重金属及其氰化物浓度较高且成分复杂的废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利用木炭作为吸附剂,用于对矿山酸性废水重金属成分的吸附及过滤,实现对矿山酸性废水的处理。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技术主要由进水口,白水层,木炭层,带孔水泥板,出水口,箱体组成。箱体内上部为白水层,下部为木炭层,箱体一侧上部设有进水口,相对侧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方设有带孔水泥板置于木炭层底部。本技术使用了木炭作为吸附剂和中和剂来实现了对矿山酸性废水的处理。本技术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对矿山酸性废水的处理效果优秀,且由于木炭生产方便,原料来源广泛、便宜,因而在环境应用方面降低了其处理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主剖视图;图2是图I的右侧剖视图;图3是图I的俯视图;图中,I-进水口,2-白水层,3-木炭层,4-带孔水泥板,5-出水口,6-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I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处理装置,主要由进水口1,白水层2,木炭层3,带孔水泥板4,出水口 5,箱体6组成;箱体6内上部为白水层2,下部为木炭层3,箱体6 —侧上部设有进水口 I,相对侧底部设有出水口 5,出水口 5上方设有带孔水泥板4置于木炭层3底部。装置工作时木炭层3填充木炭;矿山酸性废水经进水口 I进入白水层2,然后逐渐由上至下渗入至木炭层3中,经木炭层3的吸附、过滤、中和之后,处理水经带孔水泥板4流下,并由出水口 5流出。·权利要求1.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处理装置,主要由进水口(1),白水层(2),木炭层(3),带孔水泥板(4),出水口(5),箱体(6)组成,其特征是箱体¢)内上部为白水层(2),下部为木炭层(3),箱体(6) —侧上部设有进水口(I),相对底部设有出水口(5),出水口(5)上方设有带孔水泥板(4)置于木炭层(3)底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处理装置,主要由进水口(1),白水层(2),木炭层(3),带孔水泥板(4),出水口(5),箱体(6)组成。箱体(6)内上部为白水层(2),下部为木炭层(3),箱体(6)一侧上部设有进水口(1),相对底部设有出水口(5),出水口(5)上方设有带孔水泥板(4)置于木炭层(3)底部。本技术使用了木炭作为吸附剂和中和剂来实现了对矿山酸性废水的处理,在环境应用方面降低了其处理成本。文档编号C02F103/10GK202671329SQ20122020981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胡继伟, 刘春 , 李治兵, 罗晋, 黄先飞 申请人:贵州师范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处理装置,主要由进水口(1),白水层(2),木炭层(3),带孔水泥板(4),出水口(5),箱体(6)组成,其特征是:箱体(6)内上部为白水层(2),下部为木炭层(3),箱体(6)一侧上部设有进水口(1),相对底部设有出水口(5),出水口(5)上方设有带孔水泥板(4)置于木炭层(3)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继伟刘春李治兵罗晋黄先飞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