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源含碳固废协同解毒与全组分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9332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固体废物资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源含碳固废协同解毒与全组分资源化利用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多源含碳固废进行粒度控制和干燥处理,得到高氟物料和固化物料,然后将高氟物料和固化物料按比例添加进行活化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置于高温处理设备中于空气环境下进行共处理,得到尾渣和含氟烟气,之后将含氟烟气通入收集液,处理得到冰晶石和滤液,将尾渣和铝硅酸盐固废混合,处理得到胶凝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多源含碳固废的协同解毒与全组分资源化利用,整个协同处置过程为闭环处理,无二次污染风险;碳组分、氟化物组分及其他无机盐组分可分别适用于燃料、高值冰晶石产品及高性能胶凝材料,兼具显著的经济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具体涉及一种多源含碳固废协同解毒与全组分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退役锂离子电池湿法回收、在金属原铝生产、含有污泥热解处置及煤炭开采过程均会产生大量富含炭质材料与环境不友好性物质的固体废物,兼具环境污染风险与资源化利用双重属性。因此,实现上述多源含碳固废的协同解毒与全组分资源化利用对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保障安全重大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针对上述含碳固废的处置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2、第一种方法是填埋处理,主要是将含碳固废进行粒度细化,经过压缩处理后,在具备防渗功能的场地进行填埋处理,同时在场地底部铺设排水管道,将渗滤液引出进行解毒处理,从而实现含碳固废的安全处置。其缺点是土地占用量大,容易造成泄漏污染周边环境,大量优质炭质材料和高值氟化物未能实现有效地资源化利用。

3、第二种方法是浮选处理,主要是利用含碳固废中碳组分与非碳组分的润湿性差异,通过表面活性剂与碳组分的相互作用,矿浆中的碳颗粒与表面活性剂产生的大量气泡发生接触、碰撞,最终粘附于气泡表面上浮溢出,从而实现含碳固废中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源含碳固废协同解毒与全组分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含碳固废协同解毒与全组分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高氟物料包括退役锂离子电池湿法浸出碳渣和铝电解废旧阴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固化物料包括含油污泥热解碳渣和煤矸石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源含碳固废协同解毒与全组分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高氟物料和固化物料的粒度范围相同,所述粒度范围为3~5mm、1~3mm、0.15~1mm、0.074~0.15mm、<0.074mm中的一种。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源含碳固废协同解毒与全组分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含碳固废协同解毒与全组分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高氟物料包括退役锂离子电池湿法浸出碳渣和铝电解废旧阴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固化物料包括含油污泥热解碳渣和煤矸石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源含碳固废协同解毒与全组分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高氟物料和固化物料的粒度范围相同,所述粒度范围为3~5mm、1~3mm、0.15~1mm、0.074~0.15mm、<0.074mm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含碳固废协同解毒与全组分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高氟物料和固化物料的质量比为0.5:1~10:1,活化混合时间为10~12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含碳固废协同解毒与全组分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共处理温度为400~1000℃,共处理时间为0.5-5h。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桢刘卫周军彭茜赵雪伊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