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在卸料平台的后端设置有卸料斗,卸料斗出口下方设置有输送带,在输送带上设置有电磁铁与金属探测器;输送带的终点设置有粉碎机,粉碎机的出口通过螺杆输送机连接至反应罐,反应罐分为厌氧反应区与好氧反应区两段,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加菌罐通过管路与反应罐的好氧反应区相连通,反应罐的厌氧反应区的排出口通过管路连通至液体储罐入口;液体储罐上设置有排液口与排渣口;整套设备采用控制器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道共用一条筛选流水线,通过多路螺杆输送机将粉碎后的颗粒分配与投料至后道若干组反应罐与液体储罐,从而可以灵活的设计配置处理能力,达到规模化,产业化的处理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保
,尤其是一种固定式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餐厨垃圾、动物粪便等有机废弃物,有机物含量丰富、水分含量高、易腐烂,其性状和气味都会对环境卫生造成恶劣影 响,且容易滋长病原微生物、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城市每年产生餐厨垃圾不低于6000万吨。但是同时,据农业部有关专家测算,餐厨垃圾内含大量的营养物质,主要成分是油脂和蛋白质,按干物质含量计算,5000万吨餐厨垃圾内含的能量相当于每年1000万亩耕地的能量产出量,内含的蛋白质相当于每年2000万亩大豆的蛋白质产出量。也就是说,如果我国一年产出的餐厨垃圾全部得以利用,相当于节约了 1000多万亩耕地。并且这种循环利用,符合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特点,是发展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的生动案例。日本专利JP11157972A所公开的将餐厨垃圾利用菌群进行发酵制成有机液体肥料,是一种比较成熟优秀的的处理技术,该方法先将有机垃圾粉碎,采用多功能高效复合菌群在好氧和厌氧环境中对其进行发酵,产出物为有机液体土壤改良剂,该有机肥料不含病原菌、不含有毒物质,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并富含土壤中的各种微量元素,十八种氨基酸以及大量的活体菌落群;不仅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而且能恢复被化肥及农药严重破坏的土壤活性,增加土壤菌落种群数,达到肥沃土地的目的,肥效高,气味淡,完全可以全部取代化月巴,是生产有机绿色蔬菜水果的理想液肥。但是上述技术多停留在实验室与小规模试制的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化与产业化,无法适应大规模处理量的要求。而且对于中国的现阶段的垃圾分类与收集情况,餐厨垃圾夹杂着塑料袋、泡沫饭盒、金属片、碎陶瓷片以及其他垃圾等,这些非有机废弃物不允许进入后续的反应罐体与储罐中,否则容易对设备造成损坏。尤其是本技术的产出物是液体有机土壤改良剂,这个土壤改良剂对改善目前国内土壤的板结状况,恢复土壤的活性具有极好的功能,是目前有机化肥和有机农药的唯一的替代品,但是改良剂中的重金属含量是严格控制的,而电池或纽扣电池的混入,将会使有害重金属进入到改良剂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餐厨垃圾菌群发酵技术中存在着规模小、过滤筛选不彻底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从而能够适应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筛选,并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化生产。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在卸料平台的后端设置有卸料斗,卸料斗出口下方设置有输送带,在输送带上设置有电磁铁与金属探测器;输送带的终点设置有粉碎机,粉碎机的出口通过螺杆输送机连接至反应罐,反应罐分为厌氧反应区与好氧反应区两段,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加菌罐通过管路与反应罐的好氧反应区相连通,反应罐的厌氧反应区的排出口通过管路连通至液体储罐入口 ;液体储罐上设置有排液口与排渣口 ;整套设备采用控制器进行控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体储罐的中部靠下设置有排液口,液体储罐的下部设置有排渣口。所述反应罐与液体储罐设置有四组,由多路螺杆输送机将粉碎机粉碎后的颗粒进行分配与投料。所述输送带两侧采用人工进行分拣与筛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前道共用一条筛选流水线,通过多路螺杆输送机将粉碎后的颗粒分 配与投料至后道若干组反应罐与液体储罐,从而可以灵活的设计配置处理能力,达到规模 化,产业化的处理量。本技术采用方形布置,可以在有限的区域内紧凑地进行布置,从而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本技术通过设置筛选流水线,通过人工、磁选、监测等多项手段,可以充分有效地对有机废弃物垃圾中混有的杂质进行分拣与筛选,从而确保了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高质量无污染的高效土壤改良剂生成物。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平面布置图。图2为图I中前道处理工艺的主视图。图3为图I中后道处理工艺的主视图。图中1、斜坡;2、卸料平台;3、卸料斗;4、输送带;5、强力电磁铁;6、金属探测器;7、螺杆输送机;8、粉碎机;9、控制器;10、加囷iip ;11、反应;12、液体储iip ;13、揽祥电机;14、厌氧反应区;15、好氧反应区;16、排液口 ;17、排渣口 ;18、垃圾收集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在卸料平台2的后端设置有卸料斗3,卸料斗3出口下方设置有输送带4,在输送带4上设置有强力电磁铁5与金属探测器6,输送带4的终点设置有粉碎机8,粉碎机8通过电机驱动粉碎刀片进行快速旋转,对垃圾进行粉碎。粉碎机8的出口设置有多路螺杆输送机7,将粉碎后的垃圾输送至反应罐11内。反应罐11分为厌氧反应区14与好氧反应区15两段,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13,加菌罐10通过管路与反应罐11的好氧反应区15相连通,反应罐11的厌氧反应区14的排出口通过管路连通至液体储罐12的上部入口。液体储罐12的中部靠下设置有排液口 16,用以排放内部生产的土壤改良剂,液体储罐12的下部设置有排渣口 17,用以排放储罐底部沉积的固形沉淀物。本技术整套设备采用控制器9进行控制。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的前道共用一条筛选流水线,通过多路螺杆输送机7将粉碎后的颗粒分配与投料至后道四组反应罐11与液体储罐12,每组反应罐11与液体储罐12的设计处理量为5吨,因此本实施例的处理能力是日均20吨的处理量。本实施例采用方形布置,可以在有限的区域内紧凑地进行布置,从而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实际工作时,如图2所示,垃圾收集车18每日定点收集餐馆、饭店、居民区、菜场等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运输至设置有本技术的垃圾处理站。垃圾收集车18开上设有斜坡I的卸料平台2,将有机废弃物倾倒在卸料斗3内。卸料斗3内的垃圾落在筛选流水线的输送带4上,由输送带4向前送进。在输送带4两侧设置有操作工人,对垃圾进行拆塑料袋、分拣等工作,同时,输送带4中部设置的强力电磁铁5与金属探测器6对垃圾中的金属碎片、干电池、纽扣电池等杂质进行磁吸与报警,防止混入后部产生污染。经过筛选后的有机废弃物输送至输送带4的末端,掉落在粉碎机8内,被高速旋转的粉碎刀片粉碎为IOmm左右的颗粒,然后被螺杆输送机7输送至反应罐11内,先在好氧反应区15与从加菌罐10输入的菌群进行搅拌混合,发生好氧反应;然后进入厌氧反应区14发生厌氧反应。生成的液体肥料被输送至液体储罐12内,进行深度发酵,最终获得的土壤改良剂通过液体储罐12中部的排液口 16排放,而储罐底部沉积的固形沉淀物通过罐体下部的排渣口 17排放。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权利要求1.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卸料平台(2)的后端设置有卸料斗(3),卸料斗(3)出口下方设置有输送带(4),在输送带(4)上设置有电磁铁(5)与金属探测器(6);输送带(4)的终点设置有粉碎机(8),粉碎机(8)的出口通过螺杆输送机(7)连接至反应罐(11),反应罐(11)分为厌氧反应区(14)与好氧反应区(15)两段,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13),加菌罐(10)通过管路与反应罐(11)的好氧反应区(15)相连通,反应罐(11)的厌氧反应区(14)的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卸料平台(2)的后端设置有卸料斗(3),卸料斗(3)出口下方设置有输送带(4),在输送带(4)上设置有电磁铁(5)与金属探测器(6);输送带(4)的终点设置有粉碎机(8),粉碎机(8)的出口通过螺杆输送机(7)连接至反应罐(11),反应罐(11)分为厌氧反应区(14)与好氧反应区(15)两段,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13),加菌罐(10)通过管路与反应罐(11)的好氧反应区(15)相连通,反应罐(11)的厌氧反应区(14)的排出口通过管路连通至液体储罐(12)入口;液体储罐(12)上设置有排液口(16)与排渣口(17);整套设备采用控制器(9)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臻梁,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赛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